要強大,需要脫離舒適區

每個人都渴望自己不斷進步、不斷成長、不斷強大,而實際情況是絕大部分人都在日復一日重復昨天的日子,日子就像復印機掃過一樣的單調和重復。能做到日日精進,不斷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變得更好的人非常之少,因為戰勝自己的確太難了,你要不斷審視自己的內心,不斷鞭策頑固的惰性、不斷面對冒出的問題、不斷戰勝存在的困難,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讓自己覺得舒服,是每個人的天賦,我們通過常年累月的行為習慣和經驗教訓,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舒適區,在這個舒適區里你感到自信、感到舒服、感到自己可以掌控,很有安全感,一旦走出這個區域,人們就會感覺別扭、不舒服、不習慣、甚至是沒有安全感,十幾萬年以來的生物演化使人類的心中遺留著一種原始的恐懼,這種恐懼會讓人們從本能上拒絕改變,而更愿意呆在自己的舒適區。

對于加入寫作這個群,按時寫稿上交,一開始我也是有心理障礙的,害怕自己寫不好,擔心自己沒時間和精力堅持,自己知道寫作是一件耗費心思、折磨心志,絕不是一件舒服的事,但是我仍不想放棄,因為寫作帶來的好處和改變太大了,寫作是一種高度集中注意力、提煉思想、深入思考的活動,它帶來的不僅是寫作水平的快速提升,更可以帶來深入思考的能力、總結表達的能力和人生出彩的能力。但如果你沒有脫離舒適區、沒有不停的對自己進行折騰,這一切的愿望都將是一個幻影,難以實現,所以我決心走出舒適區,從我,從現在做起。


我們都受限于以下幾種最常見的舒適區,一是思考方式的舒適區,它讓你一直沿襲這種思維模式去完成思考、做出選擇,難于突破思維的束縛,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命運,所以抱著守舊的思想,容易讓自己陷于停滯不前的困境。二是人際交往的舒適區,局限于自己舒適的人際交往小圈子,擔心主動和不了解、不熟識的人交往會遭受冷漠和拒絕,很在意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看法,容易陷在自我封閉的慣性中,如果別人不主動找你,你也不會主動出擊去結識他人、加深聯系,這樣自己的人際交往范疇將越來越窄。三是行為方式的舒適區,靠一直以來的習慣去待人接物、維持個體的運轉,這種慣性力量巨大,整個人的行為都被其左右,如果不是有意識的去改變,人就很容易像困在轉籠中的小白鼠一樣,被慣性帶著走。比如長期處在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中,連更改一下上下班的路徑都未曾想過,再比如每天按部就班的完成駕輕就熟的工作,未曾想過采取哪些辦法提高效率,使手頭的工作進展得更有成效,如何主動積極開展一個新的工作計劃,從哪兒開始去改變工作氛圍,增強團隊凝聚力等等。四是生活方式的舒適區,一直沿用,沒想過改變,或有心改變卻無力堅持,如早睡早起、跑步、健康飲食、不吸煙不喝酒等生活方式的改變,說起來容易,但要和長期的習慣和惰性做斗爭,真正做到改變和堅持卻極其困難。

為了進步,為了突破,更為了迎接更好更強大的自己,我們必須脫離舒適區,自己和自己較勁,自己和自己斗爭,在堅持一件事情時人的腦海里一般有兩種聲音,一種是讓你退回舒適區,叫你別這么累,讓你放棄的,一種是鼓勵你邁出這一步,并痛苦得咬牙堅持的,世界上最難戰勝的敵人其實是自己,當你最終戰勝了自己,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目標的時候,這種成就感帶來的愉悅難以言喻,就好像整個世界都在向你招手,一切都有無限可能。

停在港灣的船是安全的,但這不是生而為船的意義。

要跳出舒適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或技能

新學一門語言有很多好處,它可以擴展到你學習任何新的技能。你可以是學習英語、寫作、演講、學做PPT,也可以是練習廚藝、學習攝影、練習發聲等,打磨自己的一項技能,不斷堅持做下去,在看電視、玩手機和悄無聲息流逝的零碎時間里,充實了自己,利用好了時間,提升了專業技能。也許,這一切并沒有想像的那么困難,只要立刻行動起來,找對一個堅持理由,適時給自己一些獎勵,最好是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走出舒適區,在日益精進的路上一起出發。

改變一種方式

有意識的去改變一些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吧,換條路線去上班,試吃新餐館,吃素一個星期或一段時間,嘗試新的操作系統,主動去結識你認為有趣的人,重新調整你的現實生活狀態,無論改變或大或小,每天做出一點改變,從改變中尋找新的視角,即使它是負面的,如果事情沒有像你計劃的那樣發展,也存在嘗試和改變的意義,不要擔心和不安。

更新認知和思維

在處理同樣的事情時,要避免掉入固定思維模式的套路。

比如說:

原來朋友借過錢,后來鬧得很不愉快,就得出結論:朋友之間不能借錢,否則就會失去朋友。

原來替別人出過頭,幫過忙,結果被人坑了,變成自己的事情,就得出結論:這輩子再也不做好人了,有事就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原來因為心直口快,得罪了小人,就得出結論:沉默是金,能打哈哈就打哈哈。

對他人抱著固有的成見,總是停留在舊有的印象里,不主動去了解、接觸,不刷新對他人的看法和認識。

固定的思路,可以讓你避免犯錯誤,但是太過求穩,固步自封,也讓你喪失了很多的可能性。

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認知和思維,和改變生活方式相比,人們更容易抱持固有的認知方式 、使用慣性的思維模式。在做重大選擇時,有人要么很輕易很草率的就做出決定,要么瞻前顧后,左思右想,猶豫不決,生怕做出錯誤選擇,從而錯失良機。每個人做選擇的根基就是他的價值觀,價值觀更新了,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不斷學習是更新認知、刷新三觀、突破思維的重要途徑,很多成功人士和大師都有長期持續閱讀和學習的習慣,比如俞敏洪跟自己規定不管多忙每天至少看50頁書,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長年保持在早上的固定時間看報和閱讀的習慣。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要不斷的探索、追求、學習新的知識和觀念,養成學習的習慣,不斷鼓勵自己去突破、嘗試和堅持,不斷試驗,有時還要冒著失敗和受挫的風險,把一件事情從不舒服變成舒服,不斷擴大自己的舒適區,迎來日益強大和自我更新迭代的個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最近,加拿大萊橋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特約教授鮑勇劍,在一個論壇上做了一個演講,主體是《創客...
    好運氣研究中心閱讀 518評論 0 1
  • 抓包分析 抓包分析是爬蟲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常用的工具有Fiddler4,Charles, whareshark或...
    yuanquan521閱讀 3,518評論 0 3
  • 加入貓叔的讀書營,是我做得正確且超級正確一件事(堅定以及肯定) 對于讀書營: 在這里有一群能量滿滿的小伙伴,他們主...
    云舒向上爬閱讀 757評論 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