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carol
kely和女朋友分手了,原因是他覺得再這樣下去,他們兩之間的關系會更糟糕。
電影《心動》里的講過這么一句臺詞,“最美好的東西,最好是錯過他。當我們不能擁有的時候,放棄也許是唯一不讓自己痛苦的方式。”
現在回想起阿may和kely在分手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他們倆的相識來得很突然。
那是大一的納新聚會,kely是攝影系的社長,阿may是藝術學院的新生,他比阿may大兩屆。由于納新面試那幾天kely一直在外面參加比賽,那晚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kely和我們說起阿may的時候是這樣描述的,“你們曉得嗎?我好像見到了我的女神,我…她真的是我一眼就喜歡上的那種…天哪….你們可以理解嗎”。
講真,我覺得用“驚為天人”來形容也不過分。我們統統白了他一眼,一個掉入戀愛深淵的男子簡直無法直視。
于是,劇情可以說是像偶像劇般的順利進行了,他倆認識沒一個禮拜就確定了關系,真夠迅速。所以說嘛,一見鐘情這東西有時候讓人挺上火,沖動,腦子不太清醒。
kely自從和阿May在一起之后,簡直把阿may當作未來老婆來對待,還說他曾經的幾段戀情都沒有這種感覺。我問他那是什么感覺,阿祥說“一輩子的感覺”。
可在我們眼里,總覺得哪里不太妥。阿May在我們眼里算得上女神級的女生,常常開玩笑說是她瞎了眼才會看上kely。她性格上略安靜,估計與學美術有關,但這都不是重要。重要的是,她的處事風格總有一套規矩,與kely這種隨意慣的性格簡直天差地別。
要說kely吧,長相中等,但是那種處起來特別舒服的人。加上搞攝影的男生有那種自帶的個人魅力,快一米八的個子,七個字形容他“腹黑、嘴賤,人來瘋”,嗯,縱觀整體,他還是挺帶風的。
搞笑的是我們之前組了個樂隊就叫“人來瘋”,kely是主唱,我架子鼓,lily編曲、nick作詞、強子吉他,然后瘋瘋癲癲的五個人就這樣搞了起來。們唱民謠唱搖滾,反正也沒有在追求什么,自個兒圖個開心,每周只要有空就在Nick他們音樂系的練習室里自嗨,那感覺叫一個爽。
但自從kely和阿may在一起后,這樂隊常常變成交響樂團。他說,他要陪阿May去寫生,去聽大師的講座,甚至乎連續一個月都呆在圖書館。
在我們看來,他倆性格上完全不一樣,?不過,好在兩人都有藝術細胞,也算是志同道合。交往一年多,kely面臨畢業,也覺得時機成熟,迫不及待帶阿May回家見了家長。
聽說kely父母很喜歡阿may,兩方家境也算門當戶對,同時雙方父母都不反對,還在各方面給予支持。到這,我們都覺得他倆沒準一畢業就會結婚了,可事情偏偏相反。
krly大四在外實習,為了方便,他和阿May在校外租了個房子,算是開始過起同居生活。離開校園,生活遠沒有想象中的快活,三個月后,我聽到他們第一次真正說要分手。
阿May是處女座,生活上總有些小潔癖,不喜歡屋子特別雜,要那種一切井井有條特簡約的,要不然就會強迫癥發的難受;而kely從小被慣大,喜歡我行我素,也不是說喜歡房間亂,就是有時候拍東西倒騰了一下懶得收拾,他解釋說是一種藝術的凌亂美,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大男孩。
并且kely有抽煙的習慣,煙癮不算大。對于阿may來說,抽煙可以,只要不在房間里就行。不過,實習后的kely常常需要做設計,房里不讓抽煙,他倒習慣到網吧里呆著。
總之,阿may是那種生活上特別不讓人的女生,有點小強勢有自己的規矩,也可以說有點不太會替別人考慮;而kely習慣了我行我素,一旦有些東西不合他意,心情自然很爛。
兩個人剛開始還會想說包容對方,不要去計較。但偏偏兩個生活白癡,加上都有著性格上誰也不讓誰的倔脾氣,久了真受不了,像個定時炸彈,一觸即發。
另一邊呢阿may在學校挺受歡迎,私底下很多男生圍繞在身邊,同時她又是個比較自我的人,喜歡被捧著。不過,kely也沒好到哪里去,暖男性格的他是女性的知心朋友,我就算是他一個特別好的女性友人,幸好我有男朋友了,沒產生什么誤會。
因為生活在一起,似乎放大以前倆人之間就存在的不協調,他們相互猜疑、不信任,越發不可收拾。
一天,阿祥約我出來喝酒,講著講著,他說他真挺累。實習事情多,回去還要因為一點小事吵架,和以前真不一樣。
我說,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才沒那么簡單,考慮的多了去呢。你以為,還是小學生談戀愛嘛。“戀愛的時候不管是怎么瘋狂都還可以接受,但結婚一定要找一個適合自己的,畢竟這是要過生活啊。”,以前覺得沒什么,現在也是深有感受。
那晚,krly酒喝很多,醉醺醺的說要去網吧待著沒打算回去,我估摸著要這樣回去必定又是吵。
堅持了幾個月,最后,他們分手了。
最主要原因其實都不是生活上的這些摩擦,畢竟如果真的愛對方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慢慢克服的。
阿may的托福成績下來了,準備申請加拿大一所名牌大學,打算大四畢業直接出國深造;她很早就有問過kely,但一直以來,kely都沒給出一個答案。
認真看來,他們兩人對未來的規劃、生活態度其實根本就不一樣,一直以來也并沒有把對方納入未來的生活里去,分手是遲早的事。
不禁感嘆,校園里的愛情大多都是這樣,在面對真實生活時往往易于凋零。kely和阿May可以說只是對方的過客,教會你愛,但并不是那個對的人。
就像kely后來對我們說的“阿may符合他對女朋友的所有期望,可直到他們生活在一起才發現兩個人根本不合適。”
故事講到這,腦海里又浮現起電影《心動》里的場景,在那個17歲的青春年華里,小柔和浩俊相愛卻只能分離。故事結尾,小柔成了一位時裝設計師,浩君當了導游,兩人人在日本相遇。
“我們不能擁抱著相守一生,但我會用眼睛記得你的綿軟,你的不可捉摸,你的一碰就不見了,我還會把這些都包裹在心里,像第一次見面那樣嘭一聲,心動了,心醉了,心碎了才美。”
小柔始終沒有答應浩君,因為曾逝去的青春再也找不回來,深愛的人無法在一起,太多現實,太多意想不到,就好像我們主宰不了世界,同樣也control不了愛情,最終只能被迫漂流。
“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事是很奇妙的,為什么是這個女人和這個男人在一起,而不是那個男人呢”。
就像,我無法告訴你,什么樣的人才是最合適的。但兩個人之間一定要擁有一段屬于彼此的經歷,體驗過酸甜苦辣后還能相互支撐;又或者是兜兜轉轉繞了一圈領悟到身邊不離不棄默默關心的那個人更值得托付終身。
這樣的過程,即使耗時,即使不一定是你原本想象中的愛情童話,但卻是更真實,更久遠,更值得的。
最后,祝你們都能找到那個Mr right。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