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當年初中的我來說,寫作是件特別簡單的事,幾分鐘的構思就可以完成一篇備受老師夸獎的作文,我想這與我小時候喜歡讀書的習慣有關吧。
? ? 我爸媽都是沒讀過什么書的農民,他們對于我小時喜歡買童話書、故事書這種事,他們總是這樣勸我:“你為什么不把課本好好看看?這種書看完了就沒用了,還不如買些東西補補身體呢。”
? ? 對于爸媽這種想法,我也不知道怎么辯解,只是以后會省點零花錢去書店買我喜歡的書,然后偷偷的藏在衣服里躲過爸媽的視線跑到樓上去尋找自己的世界。
? ? 現在回憶起來,那段時光也勝是美好。雖然小時候看的都是些故事書之類的,但是無形中對我的寫作也是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對于自己的寫作也是十分有信心的。
? ? 到了初三后期,課外讀物不斷的從我生活中消失。到了高中,我不是那種特別聰明的孩子,所以許多時間我都得話費在課本中,語文作文這種作業開始真的成為一種作業,一味的只知道在書店里尋找別人編排好的素材,尋找那種得分率高的篇章結構。那是真正對作文感到難過的日子,感覺自己就是一片沙漠,不停地想尋找那片綠洲,卻始終無法找到。
? ? 我記得初二時我寫了一篇讀后感獲得市里的一等獎,還在報紙上刊登。現在想想,其實那篇文章寫得不是那么出色,當時寫得時候沒有抱著我要獲獎的心理,只是我融入了我真實的感情,我想也正是這份情感的加入,使一篇文章有了生命。
? ? 相對于高中時期的我來說,作文是用來獲得分數和榮譽的。當一個單純的文字附加了這些物質化的東西,它無法承受的壓力使它變成干燥的沙漠。當寫作一味脫離了寫者的感情,只是華美辭藻和緊密的結構堆砌而成,寫作成了一種負擔和痛苦。
? ? 今年的我上了大學,在學校在積極參報了學校社團里的編輯部,我在尋找曾經寫作帶給我的樂趣,尋找最單純的情感去用文字表達我的內心,尋找我內心沙漠里的那片綠洲,讓文字在紙張上開出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