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了?----缺失的父愛

文|小v老師談教育

今天上午我去醫院抽血檢查,抽完血后我坐在休息區休息,我對面坐著一對父女,女孩看起來兩三歲,頭上帶著紫色小皇冠,粉嫩的小臉蛋,十分乖巧可愛,爸爸看起來很年輕,正焦急地望著遠處,嘴里不停地叨咕“你媽媽真笨!你媽媽真笨!”等了半天媽媽還沒回來,爸爸閑著沒事,打開了手里的一次性杯子,想要喂孩子喝粥,女孩伸手想自己喝,爸爸則一臉嫌棄,“你的手太臟了!你會弄得哪都是!爸爸喂你?!迸⑸斐鰞芍慌峙值男∈值皖^看了看,不知該怎么辦,但還堅持要自己吃,一開始爸爸還很有耐心地講道理,不一會爸爸就被說煩了,和女孩吼起來,女孩哇的一下大哭起來,眼神里充滿無盡的委屈,淚流不止,聲音越來越大,“我要找媽媽......我要找媽媽.......”嘴里嗚咽著?!翱薨?,哭吧,就知道哭,去吧,去找你媽媽?!卑职忠贿呎f一邊把孩子往外推,孩子哭得更委屈了,邊哭邊往外走。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還好這時候媽媽回來了,女孩像看到救星似的撲向媽媽,媽媽一把摟過孩子,關切地親了親,“不哭了,寶貝,媽媽回來了。”一旁的爸爸終于如釋重負,媽媽交給爸爸一個掛號單,讓爸爸去交費了。媽媽把孩子抱到座椅上,拿出紙給孩子擦去淚痕和鼻涕,女孩早已經不哭了,媽媽拿出包子給女孩,女孩伸出小手,給媽媽看,一臉天真地說:“我手臟。”媽媽拿起孩子的左手,聞了聞,又在女孩手上親了親“嗯,不臟,好香呢?!迸⑦@才放心用媽媽確定不臟的左手接過包子,但右手還懸在空中,短粗的手指展開著。我發現孩子的手指上沾了個白色的東西。顯然粗心的媽媽并沒有發現,我遞給孩子媽媽一個濕巾并告訴她孩子的右手上有東西,年輕的媽媽很溫柔地向我道謝。

擦完了右手,女孩終于可以放心地用兩只手拿著包子吃了。沒過一會兒,孩子又伸開手了問媽媽,“媽媽,我的手臟不臟?”媽媽拿起小胖手聞了聞,“真香,一點都不臟!”小女孩露出花兒般的笑容,可是后來女孩又問了好幾次??梢姲职謱λ南訔壱呀浬钊氲胶⒆佑仔〉男撵`中去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同樣是對待孩子,爸爸的處理方式和媽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哪個更會教育,大家一目了然。這個爸爸并不是一個性格暴躁的爸爸,他的性格算是比較好的,我看過很多性格非常暴躁的爸爸,對待孩子非常粗魯,根本沒有尊重可言。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爸爸犯了哪些錯誤:一、他對待孩子沒有耐心。孩子執意要自己吃,多說了幾句他就吼上了。二、他不了解孩子的需求。當他發現并反復強調孩子手臟的時候只需給孩子提供一個濕巾就一切OK,結果他弄巧成拙,最終把孩子惹哭。三、他不信任孩子。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曾說過“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blockquote>

小女孩明明自己能喝粥,而且也強烈希望自己喝,這個爸爸偏要喂,害怕孩子弄臟衣服,這樣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失去自理能力,失去最好的鍛煉自己的機會。四、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當孩子嚎啕大哭的時候,旁人看到都會心疼,這時候孩子心理是非常脆弱的,她想聽的不是你要講的那些所謂的道理,而是把她摟過來,抱抱她,親親她,愛撫她,讓她感受你愛她,在乎她。為什么女孩一見到媽媽就不哭了,就是因為媽媽會教育孩子,會愛孩子。通過關切的語言和愛撫的動作讓孩子有安全感,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愛。

現在中國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大的問題,其中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缺失就是重要的問題。

受“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雖然現在已經改變了這種男人賺錢養家,女人在家相夫教子的現象,但是很多孩子大多數時候還是跟媽媽在一起,或跟“四老”在一起,偶爾跟爸爸呆在一起,很多爸爸也會像剛才那個爸爸一樣,只充當一個臨時保姆,陪孩子玩玩可以,一旦孩子有了什么情況,哭鬧之類的,爸爸就立馬失去了耐心,在很多爸爸眼中孩子就應該由女人來帶,孩子感覺不到真正的愛,這樣的爸爸只會讓孩子,敬而遠之。

于是很多爸爸就從家庭教育中,“解脫”出來,逐漸淡忘了自己應該在家庭教育中承擔的重任。當孩子有什么問題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去,找你媽去?!焙芏喟职謱幵刚旄C在沙發上看手機,也不愿陪孩子玩一會,或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由于缺少爸爸的參與變得沒有安全感,尤其是男孩子,缺少陽剛之氣,沒有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等等一系列問題。

教育的改革應該從家庭教育著手,而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負責任、懂教育的家長。很多家長并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們要不把孩子的教育推給學校,要不把孩子教育推給老人。一個連時間都不愿意給孩子的父母,如何能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更不用說言傳身教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加入到了生二胎的行列中去。我真的很擔心,他們都準備好了嗎?我身邊有一個家長生老二的理由是,因為老大太不聽話了,所以想通過有一個弟弟或妹妹,讓孩子有點責任心。這種說法簡直太可笑,太荒謬了。孩子的責任心是因為,當了老大的原因嗎?如果父母不教育孩子,不花時間在孩子身上,無論生幾個孩子,孩子都不會有所改變。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老大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理習慣,父母有了老二之后,更無暇顧及老大,于是老大就放任自流,破罐子破摔。有的孩子因為在家里得不到更多的關注,在學校里總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比如說上課做做小動作,打小報告等等。有的甚至產生了心理問題。

家庭教育這個話題太大了,今天是有感而發,就說到這吧。最后用我們都熟悉的一句話結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做父母之前,我們真應該問問自己“我準備好當一個合格的家長了嗎?”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學校教育做多少努力都是5+2=0,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需要家校合作,形成合力,缺少一方都不能實現。強烈呼吁,在家庭教育中舉足輕重的爸爸,快點回來吧!

文|小v老師談教育

如果你認同我的觀點或喜歡這篇文章或插圖,就在下面點個贊,你的認可是我最大的動力!謝謝點贊和關注!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