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成長第九天:情緒管理不當

家里氣氛好了幾天,這兩天又陷入了死循環。

起因是我前天下午收到班主任老師發來的照片,孩子上語文課睡著了。過后老師還說等有時間約談,聊聊孩子的近況。

我一聽就緊張了起來,開始在腦海里回憶孩子最近的行為表現,他做錯了什么事,哪個地方沒守規矩。

最近他其實每天回來都很熱情地跟我分享學校發生的趣事,好的壞的也都有。比如抱怨老師把自己的零食收走了,搞得下午很餓,學校中飯又不頂餓,怎么辦的煩惱;吐槽班上物理老師,樣貌一般,講話還“口吐芬芳”等;還說放學后和同學們一起打球的快樂,結交了一個新朋友等。

從這些只言片語中,感受到他最近的校園生活是比較放松,但學習上只字未提。

也許班主任感受到他學習上的懈怠,上課狀態差等問題,所以才想著和家長一起溝通下,商量下對策什么的。

這都是個人的臆測,想打電話先找老師聊聊,又沒有足夠的勇氣。

只有自己心里憋著對孩子的不滿意,影響了我對孩子的判斷。

我就是活在他人評價的人,一旦受到點風吹草動,就影響了自己的思維能力,陷入了消極的情緒。

直接影響是,再次看到孩子晚回來,失去了以往的耐心對待,用責難的語氣說“怎么今天這么晚回來啊,別人放學了都直接回家,你看天都黑了,路上多不安全呀,之前都跟你講過最晚天黑之前就要到家的嘛……”

孩子可能感受到了我的情緒不對,立馬啥也不說話,低著頭,沉默不語。看著他這樣子,我心里更來氣,好吧,你不理我,那我也不說話。

于是兩人陷入了僵局當中,他回房間關上門,留我一個人生悶氣。

最不幸運地就是孩子爸,我需要找個情緒發泄口,于是給他打電話,問他回來吃飯么?

他說回啊,結果不知道什么原因就點燃了我的火氣。“你不是說不要管飯的么,回來那么晚吃了有什么用,吃得太晚還影響消化……”之類的言語脫口而出,對方一下就撲捉到了我情緒問題,問怎么啦,是不是出啥事了?

我肚子里又藏不住什么事,帶著情緒把整個事情復述了一遍,事情是真的,但在這種情況下說出來,只會添油加醋。

就這樣,我發泄完了,自己心情爽了,但我知道這個事情沒完,蝴蝶效應還沒觸發。

果不其然,孩子爸爸回家后,就開始找孩子詢問,最近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孩子在他面前出于弱勢地位,不敢亂發脾氣,也只有受爸爸的嘮叨。

最后爸爸強制制定了幾條規矩,首先以后放學必須六點15分前到家,第二每天早上6點半必須起來讀書;第三上課不能睡覺,太困了就自己站起來或扯自己耳朵根什么的。

第二天,執行情況。

完成:

1、6點13到家;

2、地理課太困,自己主動站起來了;

3、寫作業的時候,自己寫了計劃。

管教后的第一天表現還不錯,希望繼續保持!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