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全民學習的時代,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我們能夠成為高效的學習者,并且能夠把所學習到的東西用到生活當中去呢?彭小六說,高效學習者通常都會有8個習慣,因為這個8個習慣貫穿學習始終,往下……
清理認知帶寬,保持專注
在我們的身邊,我可能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
為什么我明明很努力,但依舊很貧窮?
為什么我明明很努力,卻依舊沒辦法改變現狀?
其實,很大的一個原因在于,認知帶寬稀缺。何為帶寬稀缺?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每個人每天所能利用的精力,所能學習到的東西是有限的,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拼命給自己塞進去很多新的學習的內容,我們的帶寬就很容易被堵塞住,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沒有時間去學習新的東西,去接觸新的可能。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現在我們每個人的手機里裝了很多學習軟件,資訊軟件等等,但其實我們真正打開沒幾個。這個時候資訊不斷涌入,各種提醒也開始出現,問題來了,當我們的大腦發現沒辦法處理這么信息的時候,大腦就很容易出現宕機。
因此,我們不要什么都去學,關注當下的東西,保持高度的專注力。
保持專注力,有兩個方法:首先是要從自己的根據地出發,即從自己當前的職業、大學教育或者個人興趣出發。為什么要從自己的根據地出發呢?主要是因為一旦我們偏離了當下自己的需要,我們就會學得很辛苦,但還是很難理解。雖然這個世界上要學的東西很多,但我們還是要一步一步來。
第二個方法,學習一些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
泡夜店、紋身、打洞、買醉……以上這些事,看起來都很酷,但其實這些事一點難度都沒有,只要你愿意去做,其實也能做到,真正難的應該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說看書,賺錢,堅持再比如用心愛一個人,這種在常人看來無趣,且難以堅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