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貧愛富拋下子女改嫁3次,如今老了沒人管,被繼子丟在山上自生自滅。想讓親兒子養老,兒子說: 我不認識她。
86歲的李翠華有三個子女,個個條件優渥,她卻一個人住在山上的鐵皮房里,每天吃饅頭配冷水,現在路也走不了了,只能挨餓。
遠在臺灣的女兒魯九梅聽說后回來看母親,看著老母親被趕出來氣憤不已,說母親的房子拆遷,所有的錢都給了弟弟,可弟弟竟然狠心地把母親丟出來自生自滅。
于是她找來調解員為母親討回公道,為了了解實情,調解員找到了李翠華的兒子萬良。
誰知萬良理直氣壯地說:“她有親生子女,找他們養啊,找我干什么?”
原來,萬良并不是李翠華的親生兒子,而是她的繼子。
魯九梅氣得指著萬良的鼻子罵:“母親的拆遷款全給你了,你不管讓誰管?不想管也可以,把拆遷款拿出來,重新分。”
“你也好意思提拆遷款?”萬良都要被氣笑了,他說,房子是他親生父母蓋的,母親去世后,李翠華才嫁到他們家,所以拆遷款和李翠華一點關系都沒有。
剛嫁進他們家時,萬良已經15歲了,完全可以自立,也談不上她有養育之恩。況且那個時候,他學習成績很好,繼母卻讓他輟學出去打工補貼家用。
如今他這個繼子并沒有絕情地不管她,因為房子還沒建好,本來想暫時給她租房子,但是好多房東看她年齡太大不愿意租給她,才在山上臨時搭建了兩間鐵皮房。
雖然外觀看著簡陋,但是里面一應俱全,為了證實自己說話的真實性,萬良帶著調解員來到了山上的鐵皮房內。
一進屋內,還真讓調解員驚訝到了,洗衣機冰箱全是新的,灶臺上什么都有,根本不像老人說得那樣沒人管。
萬良對調解員說,他隔兩三天就來送一次吃的東西,有時候是白天,有時候是晚上。
作為沒有一點血緣關系的繼子,他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再反觀李翠華,有自己的親生子女,個個條件都很好,卻一次也不來看她。
“你說這屋里的東西是誰給你買的?”萬良當著調解員的面問李翠華,本想讓李翠華親口承認自己的付出,誰知李翠華裝聾作啞:“啊,我不記得了啊。”
一句話搪塞過去,差點把萬良氣死,他認為一定是魯九梅在背后教唆的,為的是把責任推給他。自己一片好心,而別人根本就不知感恩。
既然李翠華這么不知好歹,他也不愿意管了,如果要贍養也應該找她的大兒子。
于是調解員又找到了大兒子家。大兒媳看到李翠華就拿起棍子要轟他們走,大兒子魯北橋卻說:“我不認識她,別找我。”
提起李翠華,魯北橋火冒三丈,他說當時他們幾個都還小,李翠華嫌家里窮,三天兩頭鬧,父親剛去世她就要改嫁。
魯北橋曾經哭著求母親不要走,以后會贍養她一輩子,但是李翠華執意要嫁人,還說以后不需要他們贍養。
而李翠華當年走的時候只帶走了3歲的小兒子,大兒子和女兒撇在家沒人管,他們是靠著到處撿垃圾把自己養大的。
這么狠心的母親她還好意思回來?
魯北橋情緒激動,說這輩子都不會原諒李翠華,他們兄妹能活下來都是奇跡。
幾個孩子都有理由不愿意養李翠華,那只剩下李翠華帶走的小兒子了。
找到魯榮涼,他的態度和大哥一樣,更是表示, 他寧愿去坐牢,也不愿意贍養這個母親。
原來,李翠華帶著他改嫁到第二家,但沒過幾年她又不安分了,再次改嫁到萬家,卻把他拋棄在了繼父家。
自從李翠華走后,沒有血緣關系的繼父一家對他態度大變,吃最少的飯,干最重的活,挨最多的打。
所以魯榮涼認為自己遭遇的一切都是母親造成的,無論如何也不會原諒她,她對哪個孩子也不愛,她只愛她自己。
最終李翠華成了皮球被踢來踢去,誰都不愿意管她,只能說一句: 活該。
雖然有幾個子女,但是哪一個她都沒真心管過,以至于給他們一生帶來巨大的苦難,是他們一輩子的傷痛和陰影,又怎么能夠輕易釋懷呢?
如果當初老老實實待在家把孩子們養大,或許現在的晚年不會那么悲涼,咎由自取吧。
你們認為李翠華應該由誰來管?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