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6西安封城第十五天

今天的天氣陰冷,重度污染,好像到了中午變成中度了,指數降為178了,空氣質量往好的方向發展。希望疫情和這天氣一樣,能風和日麗,晴空萬里,一去心頭和城市的陰霾。

這兩天網友調侃空氣質量,說這汽車都不跑了,看來空氣質量的好懶與機動車堅決無關。只是這空氣云霧繚繞的,那與啥有關系呢,網友們開動聰明的大腦,說陜西人愛吃面,最近油潑面吃的多了。油潑面把油要燒熱,直到冒了青煙,然后熱油澆到辣子面上又升騰起一陣煙霧,相當于兩次污染環境。這個想法到時很新奇,解釋的骨骼清奇。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西安封城過去了半個月了,似乎已經到了人忍耐的一個小門檻了,逢五過五,時間有些漫長了。

十五天,半個月,兩周多的時間,十五天。這十五天能辦成多少大事,這十五天的隔離,阻礙了多少奔波的腳步。例如我,原本計劃元旦回老家呢,老家的兄弟、長輩們商量著要弄個事情哩。也許這期中有計劃在元旦舉辦新婚大禮的,酒店都預定了,日期都排好了,請柬也發了,所有的所有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一場疫情阻擋了一對對新人步入婚姻殿堂,不能舉辦如此喜慶的活動。與其說婚姻這種形式,不辦不代表你們不是真愛,不辦不能說明你們幸福指數受影響,但人生重要時刻總要有儀式感。舉辦婚禮,這是一次公開的宣誓,向親朋好友宣誓遇到對的人,一起手牽手共同營造美好新生活。

這是我隨手列舉的例子,許多人,許多事,都因為疫情耽擱了,甚至有更重要的事情因疫情徹底改變了生活、人生的轉向。

前幾天聽說,西安的三星工廠因為疫情影響,打亂了該企業既定的部署安排,引發人們擔憂該事件是否會對全球存儲芯片產量產生重大影響。一個西部的工廠,缺牽動全球產業鏈。

西安的疫情關聯這全球許多行業,例如最近聽說比亞迪正在努力回歸正常生產。世界正在日益變成協作緊密的生產鏈條,你中由我,我中有你,共同協作,為人類制造出形形色色的產品。

【1】疫情的拐點應該已經來臨

1月5日0—24時,陜西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63例,均在西安市。雖然數據比昨天的35有小幅度上升,但確診的病例都是在重點隔離、管控區域發現,其它區域再無新增了。政府相關部門發聲,據各個地區的疫情特點,對于那些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發生疫情,各種風險已經有效控制的地區,逐步解封,恢復社會生產秩序,直至西安市全域解封。

鐘南山院士表示,西安采取了極為嚴格的防控措施,現在看是奏效的,因為此輪疫情的拐點應該已出現。

希望如此。

【2】今天的午飯和往常不一樣

因為進出小區特別麻煩,雖說距離家就十來分鐘的自行車程,午飯要么在辦公室吃工作餐,要么吃泡面,從來沒有回家吃過,想想除了元旦2天,其余十幾天都是在辦公室吃午餐。

昨晚上,楊蒸了菜卷,我想著第二天的午飯能不能帶些在辦公室吃。辦公室里有電磁爐,我自己可以整上,就缺一個小篦子,我兩翻箱倒柜的找曾經的一個小小篦子,就是沒有找到,只好找個替代品。

不知道怎么了,就提到了可以在小區門口取。楊說,那好,明天中午吃拉條子,我這邊快好時給你發消息,你往回走。我說,這是個好主意,我直接提到賓館,在賓館一吃,直接就午休了。

疫情就是這樣,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模式,本該我照常,我們一起做午飯,盡管時間緊張,但我們都堅持中午回家自己做。但現在,我距離家門口就1、2百米的距離,我不能像往常一樣回家吃午飯,只能帶走。

上午快下班時,楊問我能出發嗎?我說可以。正出發時,同事問我,要不要在食堂帶飯,我說不用了,我回家吃飯。這個時候說回家吃飯,感覺有點驕傲和自豪。的確,這樣的感覺是真實的,不一樣的。

我到達小區門口時,楊已經出來了。我兩就在門口履行交接手續,我帶著她做好的午飯離開,她回家吃午飯。

怕外面的涼風吹冷了面條,我使勁蹬著自行車,風風火火,想在干一件大事。到了賓館,連忙打開,還熱乎的很。

楊給我帶了滿滿一碗拉條子,還帶了生蒜、糖蒜,泡菜,就缺點面湯,哈哈,就全乎了。

我一個人在賓館的房間里,吃的卻是家里做好的拉條子,熱氣騰騰,別樣的感覺和風味。

對了,楊還給我帶了洗潔精,用塑料袋包著,吃完碗筷洗刷的很干凈。

【3】記幾個小故事

一個故事是有個程瘋子,馬拉松愛好者,宅在家里的14天在家已經跑了700多公里。元旦當天跑了120.22公里,每天最少跑20公里。12月24日 ,在地下車庫跑了1百公里,由于空氣質量不好,改在家里跑步了。每天5點起床,開始跑步,為了不影響大家,他選擇光腳跑步。開始是因為減肥從跑步,現在是愛上了跑步。

二是一個開心的笑話,后經核實說是空穴來風。具體見下面的圖片,大意是疫情期間你和花花草草說話,很正常,甭管你說什么,都是正常的。如果那些花花草草開始回答你的問題,恭喜你,你升華了,哈啊哈。

三是網上發起一個調查,關于疫情后西安的土著和新市民,做了一個調查,疫情結束后是選擇繼續留在西安還是逃離西安。這是個無意義的調查,對于飄者來說,哪里有舞臺、有機遇就去哪里,對于已經扎根的,怎么離開。不是留和走的問題,是無從選擇的問題。但是調查的回答有很多很溫情的,我的城市生病了,要多一份耐心和包容。自己和自己的娃都沒有十全十美,所以相信現會越來越好。我的家鄉、自己的家鄉自己愛。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