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jīng)常感覺錢不夠花?每月的工資發(fā)下來,除去房租、水電、基本生活用品之外,在打幾次車、看幾次電影、K幾次歌,好像基本沒剩下多少了,最后有的人連午餐加的雞腿都取消了。然而等到碰到大事需用錢之時才發(fā)現(xiàn),錢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都被自己花光了,一不小心成了名符其實的月光族。如果你的回答是YES,那么你一定要讀讀這篇文章。如今物價飛漲,不光是你,很多人都會覺得錢不夠花,那么到底是什么”偷“走了我們的錢呢?
在這里,先給大家介紹一個概念拿鐵因子(latte factor),是一個引申而來的理財名詞,是由作家兼金融顧問的大衛(wèi)·巴赫首先提出來的,源于一個故事:一對夫妻,他們倆每天早上必定各自要點一杯拿鐵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費,30年累積算下來,花費竟高達70萬元。以比較受歡迎的星巴克咖啡來計算,拿鐵一杯30元,每天喝一杯,一年下來就是10950元,10年就是近11萬元!可能平常我們不會有意識的去特意計算這些小錢,可是這些錢如果累積起來絕對是一筆部不小的數(shù)目呢!真的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你不都不知道自己原來有過這么多錢吧?難怪大衛(wèi)·巴赫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錢的問題通常不在于收入太少,而在于開銷太多“。
看到這里我們知道了,”拿鐵因子“就是指,人們每天生活中習(xí)慣性支出的小錢,例如每天上班的打車費、下午的一杯咖啡、一塊蛋糕、逛街口渴時喝的奶茶、午餐點的外賣、宵夜里干掉的小龍蝦、打折買的卻從來沒穿過的衣服、看了就丟了的雜志、買了卻沒有看的書,男生的香煙(你真的需要吸煙而且你真的需要吸那么貴的嗎),女生的口紅(你真的需要那么多色號嗎),等等。這些東西單就每一樣來說都不貴,你都消費的起,但是加起來,這些足夠吸光你的錢包。況且,現(xiàn)在移動支付這么方便,支付寶,微信,唰一下的錢就花出去了,以前老是說刷卡比用現(xiàn)金來的爽快,現(xiàn)在連卡都不用刷了,錢包在慢慢變小我們都感覺不到。如果能減少這些被無意間浪費的小錢,你會發(fā)現(xiàn),你可以更好的掌控你的生活。
在這里不是說不讓大家去正常的消費,而是相對、適當(dāng)?shù)臏p少或改變一些非必要的支出,比如說:早起上班乘坐公共交通,自己做午餐便當(dāng)、把星巴克咖啡改成肯德基現(xiàn)磨咖啡,或者買個咖啡機自己做,等等。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大家“拿鐵因子”都是不一樣的,找對自己的“拿鐵因子”,然后將其從我們的生活中斷舍離掉,才是我們要做的。把這些可以節(jié)約下來的錢,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梢匀W(xué)習(xí)充電,去做投資錢生錢。舍掉一時之快樂,為你的未來積攢更多的財富。
人生需要規(guī)劃,錢財需要打理,夢想的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請問,你的拿鐵因子是什么呢?
微信公眾號:樊小紅的江湖 ?
歡迎關(guān)注。聊聊理財,談?wù)勅松?。夢想的路上,一起前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