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火眼金睛的觀眾已經能夠憑借演員名單來判斷片子值不值得看了。在觀眾的大力排查之下,很多演員現在都已經被蓋上了爛片代名詞的章。
不過,在這些演員之中,還是有不少人演技不錯或潛質不錯噠,無奈就是沒有在合適的時間碰到合適的作品和合適的角色,導致時常被人吐槽,然而,一旦碰到好角色,那種精氣神便立馬不一樣了。
典型之倪妮
類型:起點頗高,無奈高開低走
頂著“謀女郎”光環出道的倪妮起點非常高,而以張藝謀一向精準獨到的眼光來看,她也確實是顆好苗子。論身材論相貌論氣質,倪妮都是上等,而且無論是清新風還是成熟風都能駕馭得了,戲路很是寬廣,不過就今天的個人發展來看,她顯然沒有達到預期的高度。
《金陵十三釵》后,倪妮基本上就沒再拿出過太出色的作品,《等風來》、《新娘大作戰》、《28歲未成年》......拍了一大波小妞電影的她不知不覺就把戲路走窄了,大多數角色只能說是完成了,但并沒有太出彩的地方,加上這些年花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時尚代言和雜志拍攝中,導致其表演實力莫名其妙的就被忽視了,現在一提起倪妮,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時尚、街拍、穿衣。。。如此一來,無論是演技還是作品,觀眾的認可度都在逐漸降低,甚至電視劇《凰權》官宣女主時,不少人還對她的演技抱有很大的質疑。
證明之作:《金陵十三釵》
倪妮的演技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甚至是很不錯的,當年的處女作《金陵十三釵》就是最好的證明。雖然那時的她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但卻完全沒有青澀,有的只是一種未經雕琢的美,一顰一笑一個眼神全部都融在骨子里,優雅嫵媚卻毫不艷俗。那時的玉墨確實驚艷,相信大多數觀眾對倪妮在電影里的表現也是十分的認可。
點評:
需暫時放棄小清新電影,接演更具層次感的角色,蛇蝎壞女人或許也是種不錯的嘗試。電視劇《凰權》是個突破口,好好把握機會,賺回口碑和觀眾緣!
典型之劉亦菲
類型:“神仙姐姐”光環太亮,尋求突破屢碰壁
劉亦菲算是影視圈蠻獨特的一個存在,雖然在很多年里都沒有讓人滿意的作品,但是觀眾緣一直不錯,這或許同她低調隨和的個性有關。不過也可能正是因為這種性格,讓她從里到外、戲上戲下都有著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無論什么角色,大家首先看到想到的是劉亦菲,而不是角色本身。
從當年《神雕俠侶》之后,“神仙姐姐”一詞叫響大江南北,但多年以來,這個頭銜卻成為了劉亦菲演藝路上的最大桎梏。近兩年她自己應該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所以變著花樣地尋求突破,哭戲、崩潰戲、吻戲、床戲......雖然看得出她很用力,但是憑借著毫不精準的接戲眼光,硬生生把自己折騰成了爛片代名詞之一。《四大名捕》、《露水紅顏》、《第三種愛情》、《夜孔雀》、《致青春·原來你還在這里》......這樣的成績實在有些慘不忍睹,同時,看似是在尋求突破,但她接演的每一個角色都帶著一股神秘的疏離感,也難怪觀眾說她演誰都是一個樣。
證明之作:《仙劍奇俠傳一》
估計到現在,最讓觀眾戀戀不忘的還是當年靈兒一角,雖說是個天真爛漫的少女角色,但是那股靈巧勁可不是隨隨便便是人就能演出來的,搞不好就會呈現單一的傻白甜和甜膩膩的造作感。很多說劉亦菲演戲像木頭的觀眾完全可以參照這個角色,清清爽爽、靈動灑脫,那種少女的小心思、毫不做作的呆萌以及喜悅時的小表情,無一不戳中人心。
點評:
選戲真的很重要!!仙氣和相貌總是率先被觀眾看到的一面,既然要突破那就索性放棄這一特質,嘗試點夸張的喜劇式人物也不錯。雖說不可能再重拾趙靈兒類型的角色,但切忌再演悲傷、陰郁、高冷、掙扎型角色!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雖然扮演的是上仙,但好在人物性格爽朗、愛恨分明,這或許是個不錯的契機。
典型之景甜
類型:“高高在上”不接地氣,流言掩蓋實力
無論什么電影,只要一見景甜二字,觀眾第一反應便是:嚯!怎么又是她!
從很多年前開始,景甜的目標似乎就很明確了,那就是要專攻大銀幕,于是在各種大片里我們總能看到一眾大咖圍著她轉的神奇景象。然而在最適合與觀眾打成一片的年月里她選擇去出演電影,況且很多電影都是重在男人戲,作品本身評價也不咋滴,從而就讓自己變得越來越不接地氣,觀眾緣和熱度也沒積攢多少,時間久了觀眾看到她首先想到的便是:怎么捧也捧不紅、到底有怎樣的后臺、電影大咖都給她做配、演的都是爛片......各種傳言成為觀眾樂此不疲的話題,根本沒有人在乎她的演技水平究竟如何,一提起就是演技爛、作品爛、人氣爛。因為不紅而走紅的明星,除了景甜也真是沒誰了!
不過好在不錯的個性和樂觀的心態讓她這些年里都可以對這些亂七八糟的傳言一笑置之,而前段時間的自黑式問答也讓大家看到了這姑娘很不錯的一面,好感度逐步上升。
證明之作:《大唐榮耀》
大甜甜終于開竅了!如果說《長城》是群眾情緒積聚的爆點,那么緊接著的《大唐榮耀》就是個轉折點,很多觀眾也反映竟第一次get到景甜的美。拋開女主人設,景甜把沈珍珠這個角色完成得很好,各種細膩的情緒也表現得十分有層次感,本身就具有鄰家氣質的她終于選對了一次角色,也正是因為這部作品,觀眾對她的評價紛紛轉好,甚至很多冷靜下來的人回想一下也覺得她之前演技就不錯,根本沒有傳說中的慘不忍睹。
點評:
現在看來古裝言情劇完全能hold住,再來點都市現代劇也不錯,或許大甜甜本身的相貌和氣質并不太適合大銀幕,多接演一些接地氣的電視劇還是不錯的。至于今后,盡量少演各路男主扎堆的大片吧,畢竟展示不了太多個人特點,當然,如果對大銀幕有追求的話還是值得鼓勵的,但選片需謹慎。
典型之黃曉明
類型:耍帥形象固化,罵聲中偶有驚喜
教主的演技一直是個謎一樣的存在,百分之九十的表演是在觀眾的罵聲中度過,所以能一路走到今天的位置也實屬不易。或許曉明哥本身不屬于有表演天賦的一類人,但憑借人品和后天努力也一步一步為自己打造出了一片天。
不過一路走來,他給自己的定位總是有種局限性,對霸道總裁或酷帥英雄型角色特別情有獨鐘,演的大多數作品也都是極力表現出一種“我帥我帥我最帥”的感覺,僵化的表演模式加上千篇一律的人設,觀眾看完都覺得尷尬的要命。從《泡沫之夏》到《錦繡緣華麗冒險》,從《白發魔女傳》到《何以笙簫默》,他也算是爛片的添磚加瓦者,論起近幾年的爛片代名詞,黃曉明絕對榜上有名。
證明之作:《風聲》、《中國合伙人》
如果把黃曉明的演技批得一無是處,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只能說發揮極其不穩定,一旦碰到真適合他的角色,演出來的效果是很讓人驚艷的,比如《風聲》中的武田和《中國合伙人》中的成東青,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都有各自的驚喜。《風聲》中的日本軍官武田雖是個壞人但很有魅力,黃曉明的表演也從浮于表面轉向了內心活動,雖然說話時語氣都是風輕云淡,但內心的陰狠卻能讓人感受到。《中國合伙人》則是其非常舒服的一次表演,雖然傻氣但很可愛,有一種大智若愚的感覺,不再一本正經端著演的方式看起來非常自然流暢。
點評:
暫且不要再考慮酷帥型和英雄型的角色了,這太難讓觀眾買賬。同時也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外貌,不要太一本正經地去表演,用力過猛是個大麻煩。可以嘗試下平民小人物的角色,例如電影《十月圍城》中謝霆鋒扮演的阿四一角,估計是個不錯的參考。
典型之吳鎮宇
類型:選片不走心,覆蓋演技太可惜
演員與作品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即便一個演員演技再好,但整日泡在爛片堆里,他的光芒終究會被埋沒,而吳鎮宇絕對是這一類演員的典型。
對于吳鎮宇的演技,這是絲毫不用質疑的,無論是癲狂的還是內斂的,他駕馭起來統統游刃有余,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實力派。但是看看他長久以來接演的電影,這就讓人有些痛心疾首了:《獵仇者》4.8分;《請叫我英雄》4.3分;《熱愛島》3.2分;《瘋狂的蠢賊》3.9分;《變節:潛罪犯》6.2分;《堵車》2.5分;《戰國》3.6分;《午夜心跳》3.1分;《西風烈》5.8分。他自己也說過“我的確演過一些爛片,但我沒有演過爛角色。”事實確實如此,吳鎮宇對待每一個角色都是盡心盡力,但是在長期作品低水準的情況下,很多與他同時期的演員都已經風生水起,而他卻一直有著“爛片影帝”的稱號,演技也總是被大大低估甚至被人淡忘。
證明之作:《無間道2》
《無間道2》可算作吳鎮宇的巔峰之作,影片中他扮演的黑幫大佬倪永孝可稱為港片史上的標桿式人物,內斂、沉穩,殺人不眨眼卻唯獨將家人看得最重,臨終前發現弟弟臥底身份的那場戲也是一直以來觀眾心中的經典場景。吳鎮宇憑借這部作品入圍了當年的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可惜的是可能平日里爛片太多,所以評委對于這種偶爾的爆發并不感冒,最終還是與影帝失之交臂。
點評:
曾經以為從《無間道2》開始,吳鎮宇就可以走上一條輝煌之路,可沒有想到那一次竟然已經是頂峰。出演何種角色對于他來說并不是問題,關鍵是選戲要選準。今年,吳鎮宇憑借電影《脫皮爸爸》再次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此次出演腦退化老人的他也算有了新的突破,期望會有好運!
總結
演員可以成就作品,作品也可以成就演員。在丸子看來,作為演員,在選戲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既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也要不斷轉換思路,別總死摳一種類型。往往作品和角色意味著難得的機遇,表演是門藝術,選擇同樣是門藝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