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電影伴我同行,四個小男孩的冒險之旅,我看電影總是容易帶入自己的情緒,比如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泰迪,暴躁易怒,做事總是欠考慮,看著影片中那個神經質的泰迪,突然覺得自己在某些時候和這個男孩有點像。
其實昨天晚上就想寫這篇文章,但是想了很久就是打不出來一個字,畢竟承認自己和自己討厭的角色相似,是需要勇氣的。
1
有天早上打車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脾氣有點大且不怎么講理的司機師傅,一上車就開始噴:
“打車應該是你到外面再打車,還能讓司機一直等你嗎?這你都不知道嗎?”
“不好意思啊,我電話里不是說您著急可以提前點開始嗎?”
“我就不是為了這個,大清早的想多拉幾單”
“......(沉默是金)”
“我可以給你取消的你知道嗎?早上不好打車的,我取消了你就打不到.......”
司機一直叨叨個不停,絲毫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聽的我氣不打一處來,就在我準備和他理論的時候,坐在一旁的張鐵錘笑著跟人說:“真是不好意思,我們不清楚,謝謝您沒取消”,然后司機就安靜了。
說實話,當時聽到人家那么說張鐵錘還陪笑臉我真的是很氣,覺得憑什么示弱,不應該懟回去嗎?下車后,張鐵錘說:“他一直說話你就心情不好,我不想讓你心情不好。”
后來想著想著就想通了,覺得自己傻的冒氣,一個不相干的人,何必浪費口舌去和他生氣。如果當時和他懟,勢必是要影響心情,假設他再任性一點,車一停讓我下去,我圖個啥。張鐵錘的方式,示弱,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他沒法繼續叨叨下去,至少接下來的行程是安靜的,下車后我再給他一個大大的差評。嗯,好像后者更好呢。
所以說,保持冷靜是多么重要。
2
“瓜女子,以后可不能這樣講話了,聽見了么”
雙十一過后的第二天,一大清早就被我親愛的爸比教育了一番。為什么被教育呢?就不得不說我雙十一晚上盛怒之下發的那條朋友圈了。
刪掉了那條用我鐵錘哥的話來說,就是充斥著“污言穢語”的朋友圈,現下決定好好反思自己。首先我得想想為什么當時情緒激動?
特別喜歡的衣服沒買到
先去下單一個包,結果衣服沒買到,包大把的有
這兩點總結起來就是:結果超出了我的預期
幾個禮拜前,我把喜歡的東西一件一件的加入購物車時,潛意識里就覺得,這是我的。我沒有在腦子里設想如果買不到會怎樣,所以當這一幕真正發生的時候,對我的沖擊就很大,激動,著急,憤怒就隨之而來了。
因此我理解這種情況下保持冷靜的大前提是,提前預想多個場景,有備無患。
當然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緒也有生理上的原因,比如上次和A,B去拔火罐,我和A明顯的肝火旺盛,火紅火紅的一片,B就是淺淺的粉色,生活中B的確是個不瘟不火的妹子。這個就因人而異,只能在作息和飲食等方面自我調理。
人和其他動物的區別是,人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我們老說長大了長大了,那么至少,從現在開始,努力保持冷靜,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