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完了重要的“比氣長”概念后,接下來學習第二部分:如何判斷公司的“經營能力”。
一、概念
“經營能力”可以比作餐廳的“翻桌率”。
桌子是餐廳的資產,餐廳經營能力好不好,看這張桌子一年能為公司做幾趟生意?
引申到公司,就是公司的三個重要資產(應收賬款、存貨和固定資產)一年能為公司做幾趟生意?這就是我們說的“經營能力”!
二、公式
“經營能力”第一個指標B1(“應收賬款周轉率”),在第一部分“比氣長”已經學過,表示“應收賬款”這個資產今年為公司做了幾趟生意。由它可以導出“平均收現天數”。
公式復習:
a.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收入/應收賬款(也即平均應收賬款余額)
b.平均收現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
今天學習的是第二個指標B2(“存貨周轉率”)。
這個資產“存貨”,和“應收賬款”相似:
1.“應收賬款周轉率”對應“營業收入”,說明一定期間內公司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
2.“存貨周轉率”對應“營業成本”,說明企業存貨資產變現能力好不好,產品是否暢銷;
3.注:存貨不是按市場價格,而是按買入存貨當時的成本價,所以用“營業成本”而不是“營業收入”。
公式:
a.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存貨(也即平均存貨周轉余額)
b.平均在庫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三、計算實例
以2016年云南白藥為例:
1.期初存貨(2015年):56.25億
? 期末存貨(2016年):69.18億
*“存貨”在“資產負債表”中找。
計算出“平均存貨周轉余額”=(56.25+69.18)/2=62.72億
2.營業成本:157.18億
*在“利潤表”中找。
3.最后代入公式得:
a.存貨周轉率=157.18/62.72=2.51(次)
b.平均在庫天數=360/2.51=143.43(天)
與財報說對比,基本一致,但平均在庫天數有一點偏差。
四、判斷指標
MJ老師總結如下:
五、同行比較(2016年)
經營能力除了天士力還可以,其他都一般,特別是東阿阿膠,平均收現天數長達408天,不知道阿膠算不算課程里所說的特殊行業呢?
云南白藥在143天,產品屬于需求不旺盛,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