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C,某公司GM,自然需要做各種決策,也需要游走于各個談判桌。
他總是帶著一種從容,一種自信,每次吃飯,我總是挖苦他:哎呦,吃飯可不是談判,沒人站在你的對立面,別繃著了,該吃吃該喝喝。
因為熟悉,他也不在意,只是有一次,他突然說:“其實,每次坐在談判桌子上,我就掌握一個要點,無論對方提出什么樣的價格和條件,即使心中有了決斷,我也要思考一分鐘之后再回答?!?/p>
一臉茫然啊,我著急詢問:“你就不怕到手的鴨子飛了?”
“不會,這樣反而對方會更愿意和你合作,因為在他看來,你為了他做出了重大讓步,誠心與他合作?!?/p>
我更疑惑了,難不成我的認知出現了問題?
他慢慢解釋道:“這也是我后來發現的,最開始的時候,當對方說到我心里的想法的時候,我就會眉飛色舞,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結果往往對方還是要再殺殺價或提出更多條件。”
我繼續豎著耳朵聽。
“后來,我就想,怎么會這樣?直到有一次,因為那天家里有事,談判的時候,我有點心不在焉,對方報價的時候,我有一點走神兒,還是旁邊的助理和我再次確認,我才認真聽清楚,然后緩緩地說了幾句,最終拍板確認的?!?/p>
“結果,這一次,對方完全沒有回旋,而且還很愉快的簽了合同?!?/p>
“直到后來,和對方熟悉了,對方無意間說,杜總,當時因為你思考了那么久都不回答,我們心里當時有點慌,想著報價可能有點低,沒想到杜總還是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合作啊 ?!?/p>
“我才意識到,慢一分鐘,有多么重要?!?/p>
我聽的半信半疑,真的假的啊。
他繼續說:“再后來,我就繼續如此,無論什么情況,到最終環節,都要停頓一分鐘,如果符合心里預期,再拍板確認,如果和心里差距較大,也緩緩說出理由,對方也能友好接受,不影響下次合作,或者對方會按照我們的要求進行調整。”
那慢這一分鐘,為什么就能達到如此神奇的效果呢。我還是有點不確認。
他心情好,繼續和我說道:“后來,我看到一本書,叫《慢決策:如何在極速時代掌握慢思考的力量》。我才意識到,這樣延遲決策,才能出手更有力。其實,每次談判,雙方自然搜集了各當面信息,也都有備而來,談判無非就是考量對方的誠信和為自己贏取更多的一些利益。
當我慢了一分鐘,給對方的造成的心理感覺是:我在為難,我的心里在做掙扎,但是我沒有把這個尖銳的問題拋給對方,完全是因為非常想合作,我在做讓步。這樣如果對方報價合理而且是真心想合作,自然可以一拍即合。
如果真的和我們心理底線差很多,對方也不會覺得我們不夠誠意,而是真的不能做賠本生意,為以后也留了一條路。”
我點點頭,隨意說到:“那是適合你們商場的心理戰,可跟我們普通老百姓關系不大啊?!?/p>
他急忙說:“可不是啊,慢決策完全適用于我們的生活啊。比如,你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除非你是去家鄉的周邊玩,如果你去陌生的城市或者出國,可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后,再出發,不然別傻不拉幾的被騙了,還得幫別人數錢?!?/p>
“誰傻?說誰呢?”我一巴掌要呼過去,被他攔在半空。
“哎麥,姑奶奶,你別一說不過,就動手好不好,而且,每次都這一個招式,能不能長點心,打人也多學幾招啊。”他嘲笑的說。
“切,懶得理你?!?/p>
我一邊吃,一邊繼續損他,一邊想,回去趕緊偷偷把這本書買了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