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高考,你以為那么好?

從1977年恢復高考,今年已是第40個年頭了,18歲的孩子擠在考場里,應是98、99年出生的孩子。

加油!同學們!

高考導致的應試教育被批評了那么多年,那么它到底有多不好?總結一下,大約是以下這些:

只有成績,沒有能力。只有成績,沒有德行。只有成績,沒有興趣。只有成績,沒有創新。只有成績,沒有視野。只有成績,沒有身體。

這些情況擺在北上廣這種經濟發達、資源豐富的地區,好像問題還不大。班主任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品行的確是不吝賜教的。一個班級里的孩子,總有出挑的能做班干部(除去家里塞了紅包的那些孩子),學校里也有社團、也有各式各樣的活動,讓學生一展所長,家長也愛趕時髦,讓孩子在課余的時間里學一些樂器。

說到底還是那句,只要你確有能力,沒有什么教育埋沒你的才能。只要你真有想法,沒有什么教育阻礙你的視野。

也許,問題出現在競爭激烈的江蘇、山東等地。

我讀書的時候,趕上高校擴招,我是大城市的平民階層,在那些高中階段能靠著贊助費,以幾分之差入學的富二代面前,我只能靠自己考得更高的分數。我也沒能在學生時代學一門樂器,為此我想得都快發瘋了,只要能見到鋼琴、古箏的時候,我必上走上前去摸一摸。

等我進了一所211的高校,我才發現我的那些都不是事兒。

我那些來自江蘇的同學,曾經都是早6點到晚12點的學習模式,他們的基礎知識都很扎實,他們的考分要擺在北京和上海,妥妥能進更好地學校,他們競爭激烈,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山東的同學,永遠最刻苦,無論是忙社團、還是忙學習,他們都是最有毅力的一批孩子。當你在睡覺,他們已經開始了早讀;當你上課開著小差,他們已經認真聽完了課、做完了筆記,還是課堂的活躍者、成績的佼佼者;當你刷著劇,看著明星八卦,他們已經為自己找好了打工或者實習。

考的都會,蒙的都對!

他們確實比大城市里的孩子,更加刻苦和努力。當然,功利心也更重??赡阋麄冊趺辞逍墓延克麄兛蓻]有當官的爹,當“總”的媽,他們除了靠自己,別無他路。

即便如此,那些能在大城市讀大學的外地孩子們,家境亦不會太差,觀念亦不會太保守。試想,如果他們來自窮得上頓不知下頓的農村或偏遠地區,他們哪兒有學費?若是女孩子,家里但凡有兄弟的,恐怕早就被定下了嫁人換彩禮的命運。

高考給他們留了一條路,雖然有點窄。


如果以后不必再高考,各高校完全自主招生;相應的,中小學采用所謂的素質教育是什么后果?

馬太效應。那簡直是必然的。

你所能想象的素質教育的模樣是什么樣子?

品德優于成績,還是創新優于成績,還是身體素質優于成績?所謂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究竟是關于樂器、書法、畫畫這類興趣愛好的培養,還是所謂綜合素質的提升?

這些素質教育靠誰來評判?老師么?怎么確保老師有師德,沒有被有錢人、官二代收買?單靠良心么?

那些被冠以素質教育之名的興趣培養和創新能力提升,如果學校教,那么它的考評怎樣才能避免再一次以成績論英雄?況且,一首流暢的曲子,一篇整齊的書法,它的背后一樣是孩子們日復一復的苦練,也是挨著父母的罵、有時候是打,成長起來的。

如果學校不教,那么更糟。那些興趣培訓班,哪一個不需要花錢來買,有錢人的孩子固然不愁,你讓那些家庭不寬裕的孩子怎么辦?靠自學么,怎么去和一些受過專業教育的孩子們拼?

每當我們的小孩子出了什么問題,最終總要怪到教育的頭上。但真的只是教育有問題么?用分數來辨別孩子的優劣,就好比用GDP來評判官員的政績。政府自身的政績工程,尚沒有解決,問責起教育來,倒是一副腰桿很硬的樣子。

我們當下的社會風氣是功利的。很多社會問題的產生,都源于此。

世上萬千人,只認有錢人,哪怕他德行敗壞,有錢他就是大佬,有錢他就可以包裝自己。用心讀書、上進的人,但凡不成功,都是笑話;投機取了巧的,被稱贊機智。讀書培訓的終極目標,是要轉化成錢與權。

在這種社會風氣下,一頂應試教育弊端的帽子扣下來,我們的教育未免也太冤了。


高考,確實是我所能見到最公平的競爭了。

無論你出身富貴,還是身在寒門,只要你成績踩線,你就能上大學,你能遇到五湖四海的同學,你能以一個大學生的身份到大城市里去,你能看的更多、想得更遠,為自己的未來規劃更多。

我不敢想象,清華北大、復旦交大完全自主招生是什么后果?那應該會變成有錢人、官二代的大半壁江山,然后寒門中極出色、極優秀的孩子勉強占著一隅。

因為有錢,校方的很多活動、很多優勢和特色變得容易,無論你要搞收費高昂的合作交流辦學,還是一臺絢麗華彩的晚會,有錢人自然愿意掏腰包。人性中的趨利避害,將寧愿選擇一個有錢的、一般優秀的孩子,也不會選擇一個貧窮的、十分優秀的孩子。

除非你特別優秀。

可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特別優秀的人?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有一點點優秀普通人。一旦推行那些拍腦袋人士提出的素質教育,我們這些一丟丟優秀的普通人,就沒了活路。

要扭正教育問題,必先扭正社會風氣,要扭正社會風氣,大抵先可以從,糾正官員靠GDP和政績謀求發展的路子。那是治國理政的根,正本溯源,才是王道。

應試教育固然要改革,應當從公平性,尤其是保證大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孩子相對公平,好好做一番思考,好好做一番研究;要引入那些素質教育所引以為傲的內容,德行、興趣、創造力等等。我們的孩子可不是沒有,他們甚至大大的有,關鍵在于校方、老師如何引導。

我鄙視那些暗里收著賄賂、明里拍胸脯稱贊素質教育的人。

他們都是臭流氓;是比強奸犯、殺人犯臭一億倍的臭流氓。

大學,在不遠處等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愛,就像三月的桃花 開過了,也就結束了 飛入發髻的歡喜 敵過了歲月的涼薄 我把這歡喜執筆,雕刻 鉛筆的痕跡在時光的...
    三十八度五閱讀 213評論 0 0
  • 1.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去走路一個小時帶著耳機一邊走路一邊聽課,然后回來洗漱,然后去上課,我報一個電腦培訓班,每天學...
    清淺淡然閱讀 39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