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數倉(4) - 指標字典


數倉總結目錄:
說說數倉(1) - 什么是數倉
說說數倉(2) - 傳統數倉與互聯網數倉
說說數倉(3) - 數倉架構
說說數倉(4) - 指標字典
說說數倉(5)-最重要的維度之日期維度
說說數倉(6)-關于命名規范
說說數倉(7)-淺談數據治理
說說數倉(8)-關于增量
說說數倉(9)-上下游約定
說說數倉(10)-任務注釋


前面我們說過,數倉是一套體系,一個建設過程,它整合了很多的方法論,并不是一門新的技術。這里我們說說數倉中的指標體系,指標也不是數倉或者數據平臺中特有的, 很多場景都會有指標這個概念。

這里我們說的指標,其實就是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

企業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KPI可以使部門主管明確部門的主要責任,并以此為基礎,明確部門人員的業績衡量指標。
From 智庫*百科

數據平臺的作用是為分析、決策提供支持,來時刻關注企業的運營情況的。
那我們怎樣來看公司的運營情況呢?就是看KPI,公司層面有公司最關注的KPI,比如:日活、GMV、訂單量等等;不同的部門又有不同的關注KPI,比如:新用戶數、復夠人數等等,有了KPI,我們就可以根據KPI來考察部門的表現,也就是績效。
這也是數字化轉型嘛,所有的管理、績效都數字化。

就數據平臺來說,指標算是元數據的一種,指標的維護和管理是有套路的,下面就簡單分享下關于指標的管理-指標字典。

指標字典

指標字典,其實就是對指標的管理,指標多了以后,為了共享和統一修改和維護,我們會在Excel中維護所有的指標。當然,Excel對于共享和版本控制也不是很方便,有條件的話,可以開發個簡單的指標管理系統,再配合上血緣關系,就更方便追蹤數據流轉了。

指標編碼

為了方便查找和管理,我們會對指標定義一套編碼

指標類型

基礎指標:不能再進一步拆解的指標,可以直接計算出來的指標,如“訂單數”、“交易額”
衍生指標:在基礎指標的基礎上,通過某個特殊維度計算出的指標,如“微信訂單數”、“支付寶訂單數”
計算指標:通過若干個基礎指標計算得來的指標,在業務角度無法再拆解的指標,如“售罄率”、“復購率”

業務口徑

指標最重要的就是,明確指標的統計口徑,就是這個指標是怎么算出來的,口徑統一了,才不會產生歧義

指標模板

除了上面,我們說到的幾點,還有一些基本的,像“指標名稱”、計算公式,就組成了指標的模板


以前的話,我們還會有責任部門,就是說這個指標是哪個部門負責維護的,這個KPI是哪個部門來關注和承擔。
說到指標,就離不開維度,我們下回會說說維度的故事。

指標的梳理和管理

一開始指標的梳理是很麻煩的,因為要統一一個口徑,需要和不同的部門去溝通協調;還有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指標出現,需要去判斷是否真的需要這個指標,是否可以用其他指標來替代;指標與指標之間的關系也需要理清楚。
而且第一版指標梳理好之后,需要進行推廣和維護,不斷地迭代,持續推動,讓公司所有部門都統一站在一個視角關注問題。
這件事情的推動會很艱辛,但是很重要,如果有上級的支持會很有幫助,加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