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堅持寫作
我現在在寫讀書筆記,可是我寫不出來,可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我必須得寫,我必須得嘗試做這件事,因為書寫是更好的思考,還有并不要求你現在就得寫出來,你只是盡管去做這件事,
寫博客這件事情給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一件事情如果你能夠堅持做8年,那么不管效率和頻率多低,最終總能取得一些很可觀的收益。而另一個體會就是,一件事情只要你堅持得足夠久,“堅持”就會慢慢變成“習慣”。原本需要費力去驅動的事情便成了家常便飯,云淡風輕。--劉未鵬
也許,或者說,肯定,我現在不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但是,這并不是你不堅持的理由,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你覺得會能有什么能夠阻擋你,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方法
分享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故事,這篇文章對我影響很深,每當我想放棄我的計劃時,就會響起這句話: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然后我的計劃就又能繼續下去了。這句話就是意志力最直接的體現,絕不放棄自己想做的事,不管發生什么事情,你一定會想到一個解決這件事的辦法。
希望每個能看到這篇文章的人,要要記得下面的話: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方法;
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借口。
1953 年11月13日,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消防隊的電話總機在清晨三點收到一個電話。二十二歲的年青消防員埃里希在值班。
「喂喂!這里是消防隊」。電話的那端沒人回答,可是埃里希聽到一沉重的呼吸聲。
后來一個十分激動的聲音,說:「救命,救命啊!我站不起來!我的血在流!」
「別慌,太太」,埃里希回答,「我們馬上就到,您在那里?」
「我不知道。」
「不在您的家里?」
「是的,我想是在家里。」
「家在哪里,哪條街?」
「我不知道,我的頭暈,我在流血。」
「您至少要告訴我您叫什么名字!」
「我記不得了,我想我撞到了頭。」
「請不要把電話掛掉。」
埃里希拿起第二具電話,撥到電話公司,回答他的是一個年老的男士。
「請您幫我找一下一個電話客戶的號碼,這客戶現在正和消防總隊通電話。」
「不,我不能,我是守夜的警衛,我不懂這些事。而且今天是星期六,沒有任何人在。」
埃里希掛上電話。他有了另一個主意,于是問那女人:「你怎樣找到消防隊的電話號碼的?」
「號碼寫在電話機上,我跌倒時把它給拖下來了。」
「那您看看電話機上是否也有您家的電話號碼。」
「沒有,沒有別的任何號碼。請你們快點來啊!」那女人的聲音愈來愈弱。
「請您告訴我,您能看到什么東西?」
「我…我看到窗子,窗外,街上,有一盞路燈。」
好啊──埃里希想──她家面向大街,而且必定是在一層不太高的樓上,因為她看得見路燈。「窗戶是怎樣的?」他繼續查問,「是正方形的嗎?」
「不,是長方形的。」
那么,一定是在一個舊區內。
「您點了燈嗎?」
「是的,燈亮著。」
埃里希還想問,但不再有聲音回答了。
需要趕快采取行動!但是做什么?
埃里希打電話給上司,向他陳述案情。
上司說:「一點辦法也沒有。不可能找到那個女人。而且,」他幾乎生起氣來,「那女人占了我們的一條電話線,要是哪里發生火警?」
但是埃里希不愿放棄。救命是消防隊員的首要職責!他是這樣被教導的。
突然,他興起一個瘋狂的念頭。上司聽了,嚇壞了:「人們會以為原子戰爭爆發了!」他說。「在深夜,在哥本哈根這樣一個大都會里 ……」
「我懇求您!」埃里希堅持,「我們必須趕快行動,否則全都徒勞無益!」
電話線的另一端靜默了片刻,而后埃里希聽到答復:「好的,我們就這么做。我馬上來。」
十五分鐘后,二十輛救火車在城中發出響亮的警笛聲,每輛車在一個區域內四面八方的跑。
那女人已經不能再說話了,但埃里希仍聽到她那急促的呼吸聲。
十分鐘后埃里希喊說:「我聽到電話里傳來警笛聲!」
隊長透過收發對講機,下令:「一號車,熄滅警笛!」而后轉問埃里希。
「我還聽到警笛聲!」他答說。
「二號車,熄滅警笛!」
「我還聽得見… 。」
直到第十二輛車,埃里希喊說:「我現在聽不見了。」
隊長下令:「十二號車,再放警笛。」
埃里希告知:「我現在又聽到了,但越走越遠!」
「十二號車掉回頭!」隊長下令。
不久,埃里希喊道:「又逐漸地近了,現在聲音非常刺耳,應該剛好到了正確的路上。」
「十二號車,你們找一個有燈光的窗戶!」
「有上百盞的燈在亮著,人們出現在窗口為看發生了什么事!」
「利用擴音機!」隊長下令。
埃里希經由電話聽到擴音機的聲音:「各位女士和先生,我們正在尋找一個生命有嚴重危險的婦女。我們知道她在一間有燈光的房間里,請你們關掉你們的燈。」
所有的窗戶都變黑了,除了一個。
過了一會兒,埃里希聽到消防隊員闖入房間,而后一個男音向對講機說:「這女人已失去知覺,但脈搏仍在跳動。我們立刻把她送到醫院。我相信有救。」
海倫.索恩達──這是那女人的名字──真的獲救了。她蘇醒了,幾個星期后,也恢復了記憶。
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方法;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你一定會找到一個借口。「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結語:你一定得堅持寫作,
寫作邏輯:
- 表達我對于劉未鵬本人的思考,以及作為一個程序員的思考
- 內容本身的思考
程序員的反思
其實,我最想成為的,就是像暗時間作者劉未鵬這樣科技與人文并重的程序員,我作為一個程序員,
劉未鵬本身是數學專業,看問題帶有一種數學特有的,怎么說呢,反正是一種新的視角,同時,他又特別了解認知科學領域,例如,思維學習,總之,他是程序員,但又不是一個死程序員,詳情參考:
[誰說程序員不是潛力股?讓這位世界前五名的天才程序員來顛覆你三觀!][1]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332669
這篇文章,我覺得只講述一件事,你之所以邋遢,不是程序員的錯,只是你的錯,也就是說沒有人規定程序員就應該是什么樣子,你可以活出你想要的生活,程序員也可以很文藝
反觀我自己,我是一個什么樣的程序員呢?也許,我還不可以稱之為程序員,算了,還是不批判自己了
程序員應該
技術 + 思維 + 人文
技術--本質
數學--思維(也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人文--哲學,文學,歷史,藝術 這些有助于眼界的形成
劉未鵬顯然做到了,我還沒有
暗時間內容思考
實際上,我僅僅是是在總結,在我看來,其實,這并不高效,但是,現在我也只有這個境界了,
可以參考千錘百煉的大錘
- 關于方法論,怎么利用時間達到高效
- 固有思維,怎么改變思維,看清事實
- 弄懂本質,知其所以然,數學是怎么影響編程的 -> 數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