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系統(tǒng)?
這里指的系統(tǒng)是指可以落地的系列化的行動,按照這些確定性的流程來操作可以達到確定性的結(jié)果,而不是隨機的結(jié)果。
以寫作為例:我們需要建立自己的材收集系統(tǒng),標題列表系統(tǒng),寫作系統(tǒng)等等。
如果你喜歡列提綱的話,那么寫作的過程可以分為撰寫提綱,正文寫作,修改文稿。
而如果你喜歡直接寫下來的話,就可以分獲得思路,快速寫作,二次寫作等階段。
寫作的基本步驟對每一個人來講可能略有不同,但大概的程序基本是一致的,建立你自己的系統(tǒng)的的關(guān)鍵在于,你使用你自己的有效的技巧注入到這些行動中,構(gòu)建為自己的獨特的流程,進而為持續(xù)輸出打下最基本的基礎(chǔ)。
二、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寫作系統(tǒng)?
1、寫作是項實踐性強的工作,是一個行動學習項目。
在許多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讀書、聽課來獲得知識,但對于有些工作來講,特別是操作性強的項目除了閱讀、聽課以外,更多的需要通過親自實踐來習得。而寫作就是這樣一種技能,我們需要在寫作中學會寫作。
比如設(shè)計一個程序,寫作文章,為公司或單位寫一份文件或活動,等等。這些都需要你將綜合你的知識和技能,然后注入思想。
2、提高效能的需要
我們之所以做事情比較焦慮,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是我們所采取的行動與自己對行動結(jié)果的預(yù)期不相符,當然降低對行動結(jié)果的預(yù)期可以降低焦慮的產(chǎn)生,但同時也限制了我們的發(fā)展,所以我們需要逐步提高我們行動的效能,使我們的行動效能最高。
注意我這里提的是效能,而不是效率,效能與效率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比如:一個熟練打字員每分鐘可以打200字左右,但如果寫一篇文章,你認為一分鐘會產(chǎn)出多少呢?恐怕很多情況下,即使一個高手每分鐘輸出100字也未必能夠達到。試想一下,每分鐘輸出100字的話,每小時的輸出是6000字,那你需要是高手中的高手才行。在這里每分鐘200字是效率,假定你每分鐘能輸出50字的話,這是一種效能。我們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提高能方面。
進一步講,一分鐘隨機輸出一些文字,也可能會每分鐘會有100多字,但我們寫出的具有自己思想、能夠幫助到別人的內(nèi)容的或者具有其它價值的內(nèi)容的速度才是真正的效能。
如果我們只追求效率,一天到晚不斷地進行閱讀、聽課,在網(wǎng)上不斷地搜索所謂的干貨、技巧之類,但是最后在動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寫作過程很慢,難以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建立自己的寫作系統(tǒng),就是要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工作程序或行動計劃,這一套程序是依據(jù)自己練習和能力量身而定,能夠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效能。當你建立了自己的寫作系統(tǒng)之后,就等于建立了一套強大的技能系統(tǒng)和寫作指南,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持續(xù)輸出能力。
三、如何建立自己寫作系統(tǒng)
第一步:找到一個基本的原型
這個原型可以從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出發(fā)。也可以是從別人講過的。如果實在沒有參考的,就自己假定一個吧。
原型步驟不要太復雜,三到五個步驟就行。比如,我寫作的時候就會是:
1、從自己的題目列表中選擇一個當下想要寫作選題。
2、思考要表達的觀點。
3、立即開始自由寫作,中間不停頓。
4、當寫不下來的時候,立即停止,重視自己的內(nèi)容,從中找出需要進一步寫作的內(nèi)容。
5、再次進行寫作,直到完成。
當然,你可以、但不必要按這個方法來操作,你可以選擇一套你喜歡的方式。
第二步:立即按步驟開始你的行動。
根據(jù)你的行動流程,立即開始你的寫作,因為只有行動才是檢驗?zāi)愕南敕ㄊ欠穹线壿嫛⑹欠裼行У奈ㄒ环绞剑俸玫睦碚摬宦鋵嵉叫袆由蟻恚嫉扔诹恪_@句話人人會說,但不一定人人會做到。這就是所謂的明道者多,行道者少。
另外一種不能產(chǎn)生行動力的原因,是不知道做這件事的下一步該怎么做。在這里,當你有了一個基本的框架后,你就有了一個全局觀,知道了做完這一件事,然后的下一件事該如何做了。
這個步驟,盡量在一個時間段內(nèi)一次性完成,如果你的寫作項目比較大,建議切分為幾個小的項目,從中選擇一個開始,然后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
第三步:列出突破點和阻滯點。
當完成了你的寫作項目后,進行一次總結(jié):
這一次寫作的突破點(breakthroughs)是什么?
這一次的阻滯點(stuckpoints)是什么?
我們看到過很多復盤工具,但這里的工具比較簡單,只有兩項,這樣做起來容易操作。
因為工具本身是供提高效能用的,過度復雜的工具會使人陷入工具本身的思考中。所以我們只需要這兩點就行了,你在行動中形成的突破就納入以后的行動框架中,你的阻滯點就是你的下一步實現(xiàn)的行動目標。
對自己寫作過程的感受出來的突破點進行總結(jié),這里也可以是在寫作過程沒有意識到,而是在回顧工作過程的時候受到的啟發(fā)。
比如:這一寫作過程中在段落擴展方面由于受到什么啟發(fā),使用了什么方法,使寫作更加流暢。這一次觀點是在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方法獲得的。這一次結(jié)構(gòu)是如何如何的。
而阻滯點是你在寫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寫作不順暢的地方,你對自己在某一個方面表達上面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而這又是你想要提高的地方。比如:你的某一個觀點的舉例方式,你對某個情境下的故事構(gòu)建遇到的困難。
注意:這里的所有突破點和阻滯點是重要一個“點”上面,而不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方面,比如:我突破了開場白的寫作。而是:我對課程類文章的開場白的寫作采用了****的方式,非常有效。
第四步:根據(jù)兩個列表進行針對練習并對行動框架進行修改。
當你寫作一篇或數(shù)篇以后,一定會積累數(shù)個突破點,為了強化你的突破點所產(chǎn)生的效能,就要對這些突破點進行單項練習,以確保對你以后的寫作產(chǎn)生良性作用,并作為你的寫作能力的一部分。
將你的阻滯點做地一個新目標進行適當?shù)难芯浚M行單項練習,以確保這些點形成新的突破點。
把這些突破點進行一定數(shù)量的單項練習后,將你的積累的突破點納入你的寫作系統(tǒng)中。比如:在正文寫作中,采用下面N種方式進行篇的寫作。在舉例部分,采用從什么地方收集什么樣的資源、采用什么什么方法來進行寫作。這樣就完成了第一輪的技能迭代,你的新的寫作系統(tǒng)誕生了。
重復上述步驟。
當你的突破點積累到50個以上時,相信你已經(jīng)建立了較為穩(wěn)定的寫作系統(tǒng)了。
我們可以把這個方式應(yīng)用到其它知識工作上,比如程序開發(fā),課程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