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社會人,七情六欲是避免不了的。這些欲求的獲得與否,直接關聯著心情或心態的起伏平靜與否,也與個人努力爭取的方向及動機息息相關,其存在于內心的時限,或一時,或多時。
一、再次看房-----“心”系新房處
最近這兩天,念念不忘地第二次去臨街小區(離目前居住房直線距離約300m)看房了。
是自己偷偷地從一側施工敞口處,爬上去的,17層的樓高,還沒有安裝電梯,爬到了9樓,仔細查看了東西南北各個方向的房間布局及室外景觀,拍了照片,錄了視頻。
小區至今沒有開盤銷售,置業顧問的解釋和去年一樣:沒有預售證的緣故,目前既不能現場看房,也不銷售。
二、看房緣由
去年的這個時間,當這個小區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主體時,和老婆去售樓處溜達,被房子位置和戶型所吸引。
1-房子位置,地處新區中軸線上,南北依次是市體育館、商務交易區、政府辦公區、花園式國際賓館、城市濕地公園,西側緊臨劇院、圖書館、文化館等,東側一路之隔是重點中學。
小區西側出口是心環路,路西邊是城市水系景觀,南北貫通。從小區樓上往西看,水系景觀盡收眼底(離小區內最近的房子也就50米左右的距離。)
地理位置可謂是得天獨厚,其優越性是沒說的。好奇心驅使,看看現房是最好的。
2-因施工原因不能現場看房。
但看房心切,就找熟人和老婆大人去“游覽”了一番。當時礙于施工網的緣故,在屋內向外看的視線有限,大部分被遮住了,但基本戶型在心里有了現場感,尤其是公攤面積小,是其他小區不能比的。
就這樣,看房后曾一度從經濟上計算買房的可能性,心熱了好久。
3-引起看房的動機
很簡單,有以下幾點:
1)目前兒子臥室的窗戶小點(約寬80cmX高120cm),且較南陽臺前沿北向縮進去5m,打開窗戶后空氣流通不好,屋內光線相對暗一些。
這是當時的主要考慮。
2)目前是三室兩廳,沒有公用書房。所看小區是四室兩廳,臥室、客廳均向陽,書房在北側。當時的想法是:公共書房設電腦,大家輪流使用(尤其是孩子們學英語)。
3)小區地理位置優越。
三、目前住房情況
目前小區是學區房,周邊中小學都有,且是重點,是周邊較好的小區。小區到小學直線距離約1公里,到中學校門約1公里。(此處非自夸,只為分析)
四、老婆觀點
大房子舒適,環境優美,位置優越,有多少人能抗拒呢?
1-老婆一度也如我一樣心起波瀾(那時-去年看房時單價0.95萬左右。)。
2-后期老婆的心態趨于平淡(如今房價已翻倍,且所看小區將會比周邊最高價高幾千)。
3-如今,以目前財力、能力,不支持換房。
4-目前,不應以自己享受為主,應以孩子成才為重。應著手儲備閨女5年后上大學的各種費用及日后兒子的學業需求。
5-目前,經濟壓力有所緩和,剛想松口氣,如果再次背負較大債務,日常生活必受影響,尤其是孩子們外出游玩、有關培訓的機會將減少,學習以外的見識及技能發展會受限制。
6-有閑錢可以考慮換房。
7-你(指我)整天看書,不是不知道“量力而行”。
五、心往何處安放?
1-機遇、環境,可促進能力的發揮。
當初,本著讓孩子上更好學校的初衷,來到市里買了學區房。目前,孩子的表現也算優秀,于孩子目前的狀態來說,與機遇,與環境,與能力發揮是分不開的。
2-早知早覺的意識和執行力,可帶來相對“優質”的結果。
09年,因孩子上學買房;13年,因上下樓不方便,換電梯房。如今,房價高漲,資產隨之水漲船高。如換作今天買房,已不是當前財力所能及。
單從以上兩點,回頭看看當初下定決心、費點力氣買房的動機和做法是明智的。
3-今天看房的動機再分析
1)看房為哪般?
孩子上學的問題已經解決,電梯的訴求也已解決。再去看房是為哪般呢?
四室兩廳?高層遠景?樓上小花園?周邊公建?孩子臥室的舒適、光線和透氣性?還是投資?還是為了虛榮心的滿足?
2)還認同戰友的感悟嗎?
戰友的感悟,說的很好:一般情況下,財力與能力是呈正相關的關系。
還有其他人說的話:當你的能力支撐不起欲望時,煩惱便如約而至了。
就在前幾天,還給戰友點評有關心態愉悅的話題。當時戰友說,隨著欲求的增多,煩惱會隨之增加,生活中應給自己適當做減法。給戰友回復的大意是:不論是追求的多與少,如果能達到內心的愉悅或滿足,就能夠更好地看待多與少,得與失了。
3)欲求歸因
這些看似是平和心境的修煉或平常心的獲得,無不與個人價值觀、社會觀及人生觀的變動或確定密切關聯。
4)求解傳統文化
當我們遇到一時不能釋懷的問題時,向外求解是一種途徑,向內求解也是一種途徑。
個人當前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道家以“無為而治”為著力點,倡導順應天道,天人相應。儒家文化,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訴求,主張個人修為、建功立業。佛家,講究以出世的精神或修為,去做入世的功業。儒、佛兩家,到最后歸為一途。
但不管怎樣,三家自古以來,都沒有破壞“家庭”這個社會單位的本意,并于儒家達到極致,那就是齊家。(家庭作為一種社會治理結構,不在此討論之列)
5)再次分析
結合傳統文化,再來分析看房的動機。
A、 如果為了自己享受,是不是可以推到以后,待各方就緒或財力寬松時,再作考慮?畢竟,目前于家庭而言,不宜以自己享受為主(給自己做減法),而應以孩子學業為重。因為,物質享受并不是自己的價值觀。至于,孩子臥室的光線或通風,可以通過房間布局加以改善。(變通)
再說了,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即使再好的房子或環境,時間久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變動的情致)
B、最近幾年的財務收入保持穩定,雖多處求突破,但目前并沒有看到變化。當前的財力收入,并不支持再次購房。也就是說,能力支撐不起欲求。(量力而行)
(雖然,人生有無限可能,但目前看不到財力支撐的可能。)
C、欲求,可以作為持續努力的動力,但不應執迷于欲求,不能自拔。
這也是把自己得到的“不執一相、不拘一處”的生活實踐。悟到的道理,只有應用到實踐中,才是有價值的。
D、平和心態的建立,不在于一時感悟,還要注意因環境的改變而產生的波折、變動,此時應不自覺地應用已經得到的感悟,如“不執一相,不拘一處”。否則,會打破平和心態,而從頭再把心態去平和一番,費時費力,耽誤生活。
E、把持續進步作為自身修習的第一要務,并應用于實踐。以實際所得,驗證習得的感悟或心得。
以上,是自己對這次看房前因后果的記錄。寫出來,既是思考,也是驗證自己對生活的所得所悟。
歡迎看到的朋友,共同探討生活、探討所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