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秤砣
我媽媽的六叔(我叫老姥爺)年輕時候在生產隊干活,那個年代干活都不惜力氣,尤其打場的那段時間,每天都要到十一點多才回家?;丶业谋亟浿?,要過一條貫穿整個村子的小河。但干活的谷場和過河唯一的一座橋之間大概間隔500米,老姥爺188身高腿長加上年輕,一般都直接趟水過河。
這天老姥爺晚上11點多干完活兒回家,順道把生產隊用的桿秤和秤砣帶回家保管,那年代秤和秤砣都是值錢貨。但趟水過河的時候,出了狀況,秤砣掉進水里,其實水并不深,老姥爺就想伸手去撈。這時候他發現,秤砣掉下去的地方咕嘟咕嘟翻起水花,不一會兒掉下去的鐵秤砣自己浮到了水面上。老姥爺心里一驚,突然沖著水里破口大罵,大概一兩分鐘以后,秤砣就自己沉下去了,老姥爺撿起秤砣回家了。傳聞那是水里的小鬼找替死鬼的計量,當時撿了也就出事了。
二、喪葬費
這個故事是我的發小告訴我的。姑且就叫她洋子。
洋子的姥姥是個特別傳統的老太太,纏小腳、吃飯都不上桌的那種。在70多歲的時候大病了一場,突然之間整個人變了一個性情——非要跟洋子的姥爺離婚。老兩口一個80、一個70,在村子里鬧得相當轟動,村婦聯來勸姥姥,問原因,姥姥死活不說。后來,兒女到場跪求老太太的時候,老太太說:我一輩子沒工作,想離婚管老頭要一萬塊錢做自己喪葬費,不想死了還花兒女錢。兒女聽完,當一場鬧劇,誰都沒再理會。
倆月之后,姥姥去世了。當地傳統是在殯儀館停尸1天,第2天出殯。結果第2天到了,大家傻了——殯儀館停電,大三伏天,遺體迅速浮腫了。家屬們不干了,跟殯儀館大打出手,后來負責人出面好一頓道歉,說給姥姥的喪葬費都免。最后,洋子媽算了算喪葬費+骨灰盒+寄存的錢,整好一萬塊錢。
對這件事兒,我唯一的疑惑是,殯儀館都是自供電而且有備用系統,為什么那天會齊齊失靈?
三、黑面條
我鄰居阿姨的故事,真人真事。
小學5年級的時候,鄰居阿姨大病了一場,身體稍微養好了一點之后,開始給姨父打架。打架的原因很簡單,說姨父不給她吃人吃的飯,虐待她。這話兒在街坊四鄰里了不得,姨父有口說不清,都快沒法做人了。后來,隔壁奶奶過來調節倆人矛盾,這時候正值午飯時間,姨父端著一碗面條進來,還沒遞給阿姨,就被阿姨一推甩到地上。奶奶一驚問:你干啥?阿姨說:你看看他,他給我吃黑面條,那是人吃的么?
鄰居奶奶覺得事情不對,把姨父拉出來,告訴他趕緊找個頂仙的看看。頂仙的來了以后跟姨夫說:你老婆半只腳踏進陰間了,所以看到的吃的,不是我們陽間的,壽路已盡,我無能為力。姨父當時不信,說阿姨大病初愈,四處找其他人問,答案都差不多。
半個月以后,阿姨去世了。
四、抱孩子
這是我親姨的故事。
老姨生孩子一波三折,第一孩子懷了不到仨月的時候,有天她夢見去世的姥姥抱著孩子站在她家廚房門口一言不發,沒隔多久,這個孩子流產了。懷第二個孩子的時候,出生之前老姨跟我媽說:二姐,我又夢見媽了,抱著孩子站在懸崖邊上。我媽說:媽這是不放心你(姥姥過世的時候,老姨還沒有孩子,算上大齡產婦了),等你去醫院之前,給媽燒點紙。結果老姨生孩子那天難產,大家手忙腳亂誰也沒顧上燒紙這事兒。老姨的第二個孩子,生出來臍帶繞頸,憋了三分鐘,腦缺氧,醫生勸老姨放棄。
直到第三個孩子,懷上以后,老姨和媽媽兩個人就去給姥姥上墳,告訴她別擔心了,一起都好,不用你照顧孩子。老姨的第三個孩子順利出生,也就是我表弟。
未完待續,不喜慎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