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巴精神:科比自傳
科比·布萊恩特
32個筆記
事關籃球,我無所畏懼
內在驅動力強大的人會把內心深處的渴望變成現實
>> 看到什么新動作,馬上“下載”下來,把它徹底弄明白。
從一開始,我就渴望成為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日益精進、成就偉大,這是我持之以恒的內在渴望,從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刺激。
>> 看到什么新動作,馬上“下載”下來,把它徹底弄明白。
從一開始,我就渴望成為最偉大的球員之一。
日益精進、成就偉大,這是我持之以恒的內在渴望,從不需要任何外部力量的刺激。
我恪守的訓練哲學
>> 如果有些事情已經被其他偉大球員證明有效,而且對你同樣有效,為什么要舍近求遠,另辟蹊徑?如果有效,就堅持到底,哪怕它不再流行。
局勢不同,精神準備也隨之不同
【專注】他們關注的事情太多,無論重要與否,都浪費了太多精力。精簡生活,少即是多。
>> 想要精通某事,必須對它真正上心。想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必須為之癡迷。很多人說他們渴望成就偉大,卻不愿為此做出必要犧牲。他們關心的事太多,無論重要與否,都浪費了太多精力。這沒什么不好,歸根結底,偉大并非常人所能企及。
>> 想要精通某事,必須對它真正上心。想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必須為之癡迷。很多人說他們渴望成就偉大,卻不愿為此做出必要犧牲。他們關心的事太多,無論重要與否,都浪費了太多精力。這沒什么不好,歸根結底,偉大并非常人所能企及。
例行訓練,我總是從籃下投射開始
>> 我總是留意身體的反饋,那是我所能提供的最好建議:傾聽身體反饋,帶著目的去熱身。
我可以跑上一整天
>> 如果你想成為偉大的籃球遠動員,就必須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當其他所有人都在談論那些花哨的訓練項目,我卻堅持不懈地苦練基本功,確保雙腿和肺部能保持巔峰狀態。
只管去做
從清晨到深夜,從拉伸、舉重、訓練、投籃、恢復到錄像分析,需要付出大量努力,花費很多時間。日復一日的刻意練習,稍事歇息,然后繼續
>>
只管去做
對我來說,日常準備是不需要額外考慮的標準動作,從不為“做還是不做”猶豫不決。如果想把比賽打好,就非做不可,準時到場,直接去做。
我的例行訓練殘酷至極。從清晨到深夜,從拉伸、舉重、訓練、投籃、恢復到錄像分析,需要付出大量努力,花費很多時間。實話實說,這令人疲累無比。正因如此,為了養精蓄銳,很多球員會在賽季期間逐漸減少舉重量和訓練量。不過,我不會這樣。我發現,日復一日的大運動量訓練的確讓人吃不消,但經過又苦又長的一整個賽季,它足以使我更加強壯,更有準備。
>> 對我來說,日常準備是不需要額外考慮的標準動作,從不為“做還是不做”猶豫不決。如果想把比賽打好,就非做不可,準時到場,直接去做。
訓練安排與時俱進,內在動力始終如一
>> 每一次訓練,每一個項目,都必須全力以赴,盡你所能去做到最好。
好教練的重要性無與倫比
>> 有些教練——層次較低的那種——會嘗試告訴你一些事情,但優秀教練能教會你怎么去思考,傳授給你必要的基本工具,以便你能正確執行。
菲爾·杰克遜遠不只是教練——他是夢想家
>> 他還能讓球員們理解能量、心流和冥想到底是什么。
保持真實
>> 不管怎樣,都會有人喜歡你或不喜歡你,所以要做真實的自己。不管他們是否喜歡你,評判依據都應該是你真實的樣子。
我在美國男籃的賽前準備,與其他所有人迥然不同
>> 隨著菲爾·杰克遜的到來,我才逐漸開始理解,這種個性化冥想過程對自己有多重要。從那以后,我越來越重視它。
曼巴精神
“曼巴精神”是一種思維模式,它不在于尋求結果,而在于如何做才能取得結果,在于從現實到目標的這個過程。它是一段旅程、一種方法、一種生活方式。我真心認為,在所有努力之中,擁有這種心態最為重要。
>>
曼巴精神
一開始,“曼巴精神”只是我在推特上發起的一個話題標簽,它激勵人心,飽含智慧,令人過目難忘。但隨后它從那里流行開來,開始有了更多象征意義。
“曼巴精神”是一種思維模式,它不在于尋求結果,而在于如何做才能取得結果,在于從現實到目標的這個過程。它是一段旅程、一種方法、一種生活方式。我真心認為,在所有努力之中,擁有這種心態最為重要。
每當我聽到有人提起“曼巴精神”,無論他是一位精英大學球員、一位NBA球星,還是一位《財富》500強公司的CEO,我都感到意義非凡。
科比綽號黑曼巴,黑曼巴是非洲草原上毒性最烈的一種蛇。
曼巴精神就是永遠不放棄,每一天都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
>> “曼巴精神”是一種思維模式,它不在于尋求結果,而在于如何做才能取得結果,在于從現實到目標的這個過程。它是一段旅程、一種方法、一種生活方式。我真心認為,在所有努力之中,擁有這種心態最為重要。
關鍵一投,只是另一次出手
>> 人們總是對各種所謂“絕殺”大驚小怪。事實是,那終究不過只是一次投籃而已。如果你每天要命中1000次投籃,就只是千分之一。如果你每天都能投進那么多球,區區一次投籃算得了什么?從打球第一天開始,我就是這種心態。
妙不可言
>> 當你的球衣被對手拽住,你必須享受這件事,同時死死拽住他們的球衣。當你被對手的一記重拳擊中,你必須甘之如飴,這樣你才能找機會回敬他們兩記重拳。你必須熱愛每一次推搡,每一次肘擊。理解并全面擁抱這種心態,只要你照做,勝利就在不遠處向你招手。
不再基本的基本功
>> 說來奇怪,在現如今的籃球圈里,基本功其實一點都不“基本”了。很多球員對比賽都缺少了解,也不理解步法、空間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如果你對基本功有足夠了解,你就能從大多數球員中脫穎而出。
2003年所有人的世界末日
>> 我猜對有些人來說,如果你達到巔峰,可能很難繼續保持鋒芒。對我來說則不然,我的字典里從來都沒有“夠了”。我總是渴望變得更好,得到更多,這很難解釋。一方面,我對比賽始終充滿熱愛,另一方面,我的記憶總是很短。向上的欲望會持續激勵我前進,直到退役掛靴那一天。
我準備接管比賽
>> 每場比賽,我的心態都始終如一:從不在乎對手是誰。唯一的區別在于,針對不同的對手,我需要有不同的策略。
科比VS托尼阿倫
>> 你必須敢于直面對手。更重要的是,你必須更加興奮,把它視作一次挑戰。就像是“盡管放手來吧,盡管硬碰硬,相信我,你肯定會比我先認”。
與大個子卡位肉搏,其樂無窮
>> 你需要把身體重心降到比對手更低,這樣才能猛攻其弱點,成功擠開他們。
受傷之后,我從不胡思亂想
提出一個好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 在20年職業生涯里,我先后多次遭受重傷。受傷之后,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從來都是:“我該怎么做,才能回到百分之百的水平?”這就是我的心態,從不讓任何恐懼或懷疑侵入我的心靈,既不牢騷滿腹,也不怨天尤人。我是說,何必呢?
>> 在20年職業生涯里,我先后多次遭受重傷。受傷之后,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從來都是:“我該怎么做,才能回到百分之百的水平?”這就是我的心態,從不讓任何恐懼或懷疑侵入我的心靈,既不牢騷滿腹,也不怨天尤人。我是說,何必呢?
威少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
>> 那種對信息的饑渴,對進步的探尋,稱得上價值連城。因此,我們在一起花了很多時間相互砥礪。
科比VS慈世平
>> 我告訴他,我不在乎他的所作所為,不在乎他的場外生活,但只要他出現在球館,投入訓練中,就必須保持頭腦清醒。我要他做好準備完成每一次訓練,每一秒都全力以赴,贏下每一場隊內混戰。他每天都準時出現,練到汗流浹背,我們之間從未有過任何麻煩。
勝利的喜悅有多美,失敗的痛苦就有多深
自律不僅僅是一切順利時可以,遇到障礙挫折也可以保持。
>>
勝利的喜悅有多美,失敗的痛苦就有多深
即便如此,對我來說沒什么不同。不管是贏得總冠軍,還是一個賽季輸掉50場比賽,之后我都一樣在球館里揮汗如雨,雷打不動。
2004年6月15日,客場對陣底特律活塞隊
我忘記了時間
>> 比賽開始后,我變得異常專注。所有“這是最后一戰”的小念頭全都不翼而飛,我只是活在當下。比賽最終回歸到比賽本身
籃球帶我無所不至
>> 我曾夢寐以求的每一個機會,籃球都如數奉上。在這段旅程中,它讓我受益良多。收益遠不止在球場之內,球場之外的收獲更是難以估量。如果沒有籃球,我不會懂得該如何去創造,去書寫,不可能理解人性,也不可能明白該如何去領導。
本質上講,比賽教會我講故事的藝術
譯后記 向偶像致敬的最好方式,是讓自己配得上他
>> 向偶像致敬的最好方式,是讓自己配得上他
點評
點評:
一次次超越自身限制,抵達運動巔峰,永不言棄。
對籃球的專注熱愛,偉大的運動員背后付出的努力難以想象,見過每天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即使受傷也不放棄,休賽期也不間斷刻意練習,追求細節,專注永不言棄的曼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