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越賺越多,卻發覺自己越來越窮

最近朋友聊天,現在的人,不管是有錢、沒錢,大家都覺得自己沒錢,月薪五千羨慕一萬,月入一萬羨慕月入十萬,月入十萬的覺得,什么時候才能追上月入百萬啊!

賺錢的速度追不上欲望的速度,就算賺的再多,都會覺得自己是窮光蛋一個!

一、窮的原因不是你賺的不多

有個朋友,畢業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覺得錢少或多生不如死,我們聊了一個下午,臨別,她揮揮拳頭,回去好好看,爭取升職加薪,最近她出差,我們又見了一面,她

的薪水比當年翻了一倍。我問她爽不爽,她困惑地說:“為什么我覺得自己更窮了。”

以前,她的朋友一樣跟她畢業,月薪普遍是三四千,消費精打細算,如今她做了主觀,薪水翻了一倍,見識多了一倍,欲望同樣翻了好幾倍!

我們要知道的是,欲望鋪成的舒適是永無止境的!

不知道你們小時候,你媽有沒有跟你說過有錢人小氣,說他們越有錢,越哭窮!以父母當時的社會環境認知,是覺得有錢人的矯情,生怕別人跟他們借錢,所以總哭窮!

我們長大之后,見到不同階層的人,自己拿到讓別人羨慕的薪水,卻覺得很多想買的東西都買不起,慢慢理解了越有錢越窮并不是矯情,而是沒有處理好財富增長與欲望增長之間的關系!我們衡量有錢沒錢,習慣以自己的消費水平為標準!

月薪五千,想當然覺得月薪兩萬,每個月有一萬五盈余,好爽,但是月薪兩萬的時候,會發現以前去的小飯館臟,以前買的衣服LOW,周圍都開車上班,她也要買車,如果還要買房的話,那真的是窮的要命啊!

窮的原因可能不是我們賺的不多,而是我們的欲望太多了!

二、對于欲望,富有是不能達到狀態

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我們量力而行的賦有不是一個數字概念而是一種心思狀況,如果不能控制愿望,充足就會成了一種永久達不到的狀況!

有一期《圓桌派》,竇文濤問嘉賓,什么時候你們覺得自己特別缺錢。能坐在那兒的嘉賓,都是普通人眼里的有錢人,年收入百萬不止,但是我們都馬上說出了自己在什么時候特別缺錢。

馬家輝說了一個觀點,所謂有錢,其實就是你的愿望永久比財富少一塊錢,不然你永久不可能有錢。

這句話能夠答復許多人的疑惑:為什么我掙錢多了,卻感覺比曾經更窮。由于你的薪水增加了一倍,愿望卻增加了10倍。

我們不幸活在一個愿望被最大極限激活的年代。經濟高速開展,錢能買到的好東西越來越多,一件衣服,距離能夠從幾十塊到幾十萬。

啃老、花唄、學校貸,讓許多年輕人還沒領會過掙錢的不容易,就現已早早嘗到了當有錢人的直爽。在被錢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他們常常自我安慰,以后掙錢就好了。

不幸的是, 如果你的愿望比錢來得快、來得早,你這輩子根本翻身無望,注定是個貧民。你不是被老板克扣,而是被自己的愿望克扣。

三、什么是真正的財務自由

我形象最深的充足日子,是楊絳在《我們仨》中描繪的日子場景:

我們兩人(與錢鐘書)每天在起居室靜靜地各據一書桌,靜靜地讀書作業。我們作業之余,就在鄰近各處“探險”,或在院子里來回漫步。阿瑗回家,我們大家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石子”把玩賞識。

楊絳筆下這個天堂般的存在,是北京西城區南沙溝小區,她在此居處四十多年,房子一向沒有裝修過。

別把不會日子、過得不開心這口鍋,全都甩給沒錢。錢當然能買來好東西,但并不是一切的美好都需求用錢買。

比掙錢更重要的是控制自己的愿望,而控制愿望最好的辦法是,馬上、馬上,在不需求花多少錢就能享受到的高興中找尋滿足感和成就感。

這種窮開心的才能,能幫你馬上過上充足的日子,并且跟著財富的增加,揮灑自如地將新增的財富用于投資與增值。

人間沒有絕對的自在。所謂財政自在,只是愿望永遠比財富少一塊錢。

財務自由,希望我們早日都達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