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三國演義里提及的古地名,現(xiàn)在在哪里嗎?(五)

曲阿

江蘇省丹陽市的古稱,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新石器時代,曲阿境內(nèi)就有人類活動。曲阿建置始于戰(zhàn)國時期,初為云陽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tǒng)天下,實行郡縣制,改云陽邑置云陽縣。不久又更名為曲阿縣。新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改曲阿縣為鳳美縣。東漢初復(fù)名為云陽縣,后復(fù)名曲阿縣。東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在孫策平江東之戰(zhàn)中,折沖校尉孫策奪取揚州刺史劉繇根據(jù)地曲阿,雙方發(fā)生激戰(zhàn)。稱之為“曲阿之戰(zhàn)”。

江都

廣陵郡。西漢置。西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 120年)改江都國為廣陵國,領(lǐng)廣陵、江都、高郵、平安(今寶應(yīng)縣部分)4縣。治廣陵縣(揚州市區(qū))。

郿塢

故址在今陜西省眉縣東北。郿塢是董卓在遷都至長安后,在長安以西二百五十里處建的院邸。

據(jù)《后漢書·董卓傳》:東漢初平三年,董卓筑塢于郿,高厚七丈,與長安城相埒,號曰“萬歲塢”,世稱“郿塢”。塢中廣聚珍寶,積谷為三十年儲。自云:“事成,雄據(jù)天下;不成,守此足以畢老。”后卓敗,塢毀。

據(jù)《三國演義》:役民夫二十五萬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長安,內(nèi)蓋宮室,倉庫屯積二十年糧食;選民間少年美女八百人實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知其數(shù);家屬都住在內(nèi)。

郿塢

并州

并州為古州名。其地約當(dāng)今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帶地區(qū)。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內(nèi)為九州。山西太原古稱并州,三國魏黃初元年(220年)復(fù)置,領(lǐng)太原、上黨、建興、西河、雁門、樂平、新興等七郡,仍治晉陽。

三國魏冀州、并州圖

盩室

即周至。西漢太初元年(前104年)置盩厔縣,治所設(shè)在今終南鎮(zhèn),屬右扶風(fēng)。東漢建武三年(27年)盩厔縣并入武功縣,隸扶風(fēng)郡。西晉建興元年(313年)復(fù)置盩厔縣,隸扶風(fēng)郡。

陳倉

今陳倉區(qū),隸屬于陜西省寶雞市,位于陜西省西部,西與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相鄰。戰(zhàn)國秦在今陳倉區(qū)東始置陳倉縣。陳倉名勝古跡眾多,漢劉邦暗度陳倉,諸葛孔明兩伐祁山都發(fā)生在這里。

穎川穎陰

今河南許昌。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zhàn)略家,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就是穎川穎陰人。

荀彧雕像

東郡東阿

今山東東阿。漢置東阿縣,屬東郡。三國時期為魏地,隸屬同漢。東漢后期至三國時期曹魏謀士、名臣程昱是東郡東阿人。

程昱畫像

淮南成德

今定遠縣。西漢置。章和元年(84年)九月壬子,屬揚州(初治歷陽,今和縣歷陽鎮(zhèn)。后改治壽春)阜陵王國(九江郡改)。延康元年(220年)十月,曹魏代漢,成德縣屬魏國揚州九江郡(均治壽春)。魏黃初二年(221年),改九江郡為曹邕淮南公國(仍都壽春)。四年,國除為淮南郡(仍治壽春)。太和六年(232年),改淮南郡為曹彪楚王國(仍都壽春)。嘉平元年(249年),復(fù)為淮南郡。成德縣均屬之。

山陽昌邑

今山東菏澤市巨野縣城南二十七公里的大謝集鎮(zhèn)前昌邑村。西漢山陽國、昌邑國的都城。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144年)分梁地,置山陽國,治昌邑,封梁孝王之子劉定為王,從此昌邑就成為王國之都。漢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改山陽國為山陽郡。天漢四年(公元前97年),改山陽郡為昌邑國,封其子劉髆[bó]為昌邑王。劉髆在位十一年,死后其子劉賀繼位。公元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嗣,劉賀被征為帝,僅在位僅27天,因昏庸淫亂,被大將軍霍光所廢,霍光親自送劉賀回巨野繼續(xù)做昌邑王,其后劉賀被貶為海昏侯。漢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至東漢,改為兗州刺史部。

任城

今山東濟寧東南。三國時期曹魏將領(lǐng)呂虔是任城人。

陳留平邱

今河南封丘。東漢末年大臣毛玠是陳留平邱人。

泰山鉅平

今山東泰安南。。三國時期魏國武將于禁是泰山鉅平人。

瑯琊郡

瑯琊郡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郡,于秦朝登上歷史舞臺,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東漢改瑯琊郡為瑯琊國,建都開陽(今臨沂舊城區(qū))。今山東臨沂、黃島等地尚擁有較多瑯琊文化遺存遺跡,現(xiàn)瑯琊已成為山東省臨沂市的別稱。

鄄城

今鄄城縣,隸屬于山東省菏澤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西漢(前202年-8年),初始置鄄城縣,因境內(nèi)鄄邑而得名。三國(220年-265年),屬魏兗州東郡鄄城縣,濟陰郡城陽縣地。其間鄄城曾兩次改為縣王國。

范縣

今范縣,位于河南省東北部,隸屬于河南省濮陽市。西漢初(公元前206年)置縣。

九江

今湖北廣濟,黃梅一帶。九江作為古地名,見于《書·禹貢》:荊州,"九江孔殷","九江納錫大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