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很多夫妻離婚都會東躲西藏,隱瞞天下,而且這頭號要瞞的就是孩子。
究其原因無非是: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卻很少有人因為離婚而找孩子好好談一談。
這讓我想起來了前一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白百何疑似“出軌”事件,前段時間塵埃落地。二人雙雙公開坦陳:其實早已于2015年離婚。
而隱瞞婚變的理由——只不過是為了給孩子童年一個完整的家。
在眾多“吃瓜群眾”感慨唏噓,紛紛表達質(zhì)疑與嘲諷時,我卻對他們二人頗為同情。
離婚,原本是為了找回失去的自由,但離了之后,卻要在孩子、甚至雙親面前裝作沒事人一樣,這究竟需要多大的隱忍?
一個謊言終究是要靠很多個謊言來圓的,那是一件多么累人的事!
昔日孩子眼里溫馨、甜蜜的家,突然有一天要宣告“解體”,那是一種多么難以啟齒的尷尬?
為了孩子,或許也為了面子、財產(chǎn),先編個善意的謊言,等到不得不說的一天再說吧……
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而且是以這樣一種讓自己和孩子、家人更加難堪、更為尷尬的方式......
記得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委屈,求不了全;只有不委屈,才能求全。
逃避只會讓問題越來越糟,唯有面對。然而,真的要去面對,的確需要足夠的勇氣和智慧!
婚姻生活中常有這樣的劇情
A:我的老公對我不好怎么辦?總愛出去玩。
親戚朋友:給他生個孩子吧,有孩子以后老公會收心的。
B:我和我老公感情越來越淡了。
親戚朋友:生個孩子吧,孩子是夫妻之間最好的紐帶。
C:我的老公和小孩一樣,不能照顧家庭
親戚朋友:有了孩子以后就好了。趕快生一個吧。
A生完孩子后發(fā)現(xiàn),老公還是很愛玩,因為受不了孩子沒日沒夜的啼哭聲甚至徹夜不歸;
B生完孩子后把孩子作為了生活的重心,與老公更加漸行漸遠了;
C的孩子出生后,老公不幫忙帶就算了,還會跟孩子吃醋,婆婆也是各種護著老公,不讓老公干一點事。
就這樣她們天天心生怨氣,老公的漠然,生活的艱苦,導致她們每天都是愁云慘淡。
她們不開心時就會對孩子說,我不跟你爸離婚都是因為你,都是為你好,你可不能辜負媽媽的希望啊。
孩子看著媽媽是懂非懂的眨眨眼,每天生活在媽媽情緒的陰影里倍感壓力。
父母真的是為孩子好嗎?NO,父母在決定生孩子的時候明明是想用孩子來挽救你的婚姻,孩子只不過是你的工具而已。
在中國夫妻的婚姻里,我們從來不覺得孩子是獨立的,反而孩子就像是家里該有的一件家具或是電器一樣。
結(jié)婚了,家里人就都會催著說,該要一個孩子了吧;夫妻關(guān)系不好時,大家又都會說,要個孩子就好了;離了婚以后,孩子又是被爭奪的對象,
夫妻經(jīng)常為孩子的撫養(yǎng)權(quán),鬧的你死我活,但沒有一個人問過孩子想要什么樣的生活。
就像現(xiàn)在的白百合和陳羽凡,兩人的聲明里都把”因為保護孩子所以才沒有公開離婚“作為理由,這聽著似乎很能讓人理解。
但是,為啥你不能和孩子說你們決定離婚呢?孩子不是家庭中的一員嗎?因為打一開始,你就覺得他只是你們中的附屬物;
父母說也好不說也好,都與孩子無關(guān),孩子只能被動接受,如果孩子不接受,那父母只能選擇隱瞞。
朋友P,高中時候他在自己家的抽屜里發(fā)現(xiàn)了爸媽的離婚證。
他說他的感覺就像五雷轟頂,即使他的爸爸媽媽那時候為了瞞著他依然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他仍然會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
他開始變得孤僻,不愛說話,現(xiàn)在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他說他恐婚,不知道婚姻是真是假,萬一婚姻不幸福,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受苦。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當然也是婚姻的組成部分,孩子有權(quán)知道家庭所發(fā)生的一切。
為什么父母不能平等地對待自己的孩子,不能平心靜氣地和孩子說爸爸媽媽離婚的原因呢。
父母獨斷地認為是為孩子好,這以后只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影響,讓孩子受到更大的傷害。
朋友J,她的爸媽就因為感情不和在J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但是她的爸爸媽媽沒有選擇隱瞞,而是找她開誠布公地進行了一次談話。
她的爸媽和她說,他們覺得彼此之間的感情已經(jīng)破裂無法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們對J的愛是不會變化的,希望J能夠理解,同時還告訴J,無論J選擇和誰生活在一起,他們都會非常支持。
J告訴我,那一刻她很理解爸爸媽媽的決定,她也不想天天看到爸媽發(fā)瘋似的爭吵。
在J的爸媽離婚后,J選擇了和媽媽一起生活,但是J的爸爸都會定期來看J,J從來沒覺得失去過爸媽的愛。
J還說:“爸媽離婚后,家里面沒有了爭吵,媽媽的心情變好了,爸爸有時候也會回家看我和我談心,我覺得比以前更幸福。
父母千萬不要覺得孩子小,孩子就沒有思想。孩子需要的不是看似齊全卻冷冰冰的家庭角色,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用”心“去關(guān)愛他們。
你們分開了不代表你們不能給予他們愛,好好地與孩子溝通,把孩子看做家庭的一部分,傾聽他們的所想,告訴他你們的難處,我想這才是真的為孩子著想。
之所以很多人選擇“為了孩子”而待在無愛的婚姻里,表面上看是因為害怕給孩子帶來傷害,骨子里其實是害怕面對可能接踵而至的一大堆麻煩。
包括他們最擔心的孩子情緒的安撫,雙方老人的嘆息......當一切還沒有發(fā)生,我們就已經(jīng)被自己想像中的恐懼所淹沒了。
然而,如果不作任何改變地繼續(xù)這段無愛的關(guān)系,哪怕只是表面上的維持,事情也會變得更糟糕,你會在內(nèi)在謀殺自己,因為壓抑了情緒。事實上,這樣做,是在邀請疾病的到來。
面對離婚如何把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這個問題上,有以下7個原則應該遵守
離不離婚,跟隨自己的本心——結(jié)束不合適的婚姻,這既是自愛,也是愛對方,尤其是愛孩子的表現(xiàn)。
在家庭中,父母如果不快樂,孩子是沒法快樂的;父母如果活在不幸中,孩子也沒法幸福。
如果感情難以為繼,那就不要因“維護老人的面子”、“考慮孩子的感受”而繼續(xù)待在沒有出路的婚姻里。
如果每個人都能學會對自己的快樂負責,那這個世界就是快樂的!
明明白白地告訴孩子——這需要你和另一半共同來完成。
因為從爸爸媽媽兩個人口中聽到這個消息時,孩子的恐懼和驚慌會小一點。
保護彼此的形象——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責另一半,也不要把自己對另一半的怨恨轉(zhuǎn)移給孩子。
請記住,孩子愛爸爸,也愛媽媽。他的身體里一半流淌著爸爸的血,一半流淌著媽媽的血,不要因為你的怨恨,把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的形象同時毀滅。
離婚不離愛——你對孩子的呵護和關(guān)愛,應該跟以前一樣,并且要經(jīng)常性地和孩子強調(diào)這一點, 以打消他們的疑慮。
“爸爸媽媽雖然不在一起了,但是對你的愛有增無減,永遠不會變。媽媽現(xiàn)在過得很快樂,你無需為媽媽擔心。”
調(diào)整好你的情緒——用你的樂觀和積極,一點點地驅(qū)散孩子內(nèi)心可能積壓的恐懼和失落。
如果你能堅持認為,發(fā)生在你身上所有不開心的事,自己都負有一半責任,那就沒有什么能破壞你的心情了。
可以通過更多的親子陪伴,來增加你與孩子之間的親密互動;也可以通過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和家庭計劃,讓孩子感覺到踏實。當生活回歸到正常軌道,孩子就能夠很快適應。
愛孩子不缺席——告訴孩子:你想爸爸的時候,他就會出現(xiàn)的。
“我什么時候可以見到爸爸?”
“寶貝,爸爸不和我們住在一起。但是如果你想他了,他隨時可以來看你。周末的時候,他會帶你去游樂場玩;你過生日的時候,他也會給你準備生日蛋糕。”
傳遞給孩子正確的婚姻觀——這可能是你能給孩子上的最好的一堂課。
愛是相互的選擇。一段婚姻的維系,需要雙方共同付出,共同給予。如果某一方只享受權(quán)利,很少履行義務;或者一方不斷成長,一方停止不前,那這段婚姻遲早會結(jié)束。
離婚不是丟人的事,也不是孩子有什么過失,既然這樣,父母必須把真相勇敢地告訴孩子。
其實想瞞也瞞不住,孩子很敏感,總能從生活的細節(jié)中感覺出變化。
與其讓孩子心里七上八下、胡思亂想,被各種無端的猜測一點點地折磨,還不如用適當?shù)摹⑺芙邮艿恼f辭干脆說個明白。
選擇對孩子隱瞞離婚的事實,初衷是善意的,但后果往往是適得其反。
地球不總是每天都有陽光,還會打雷和下雨。打雷和下雨的意義,并不是告訴你陽光有多溫暖,要你珍惜。它們是在制造臭氧,洗滌塵埃,灌溉生命。
看似在傷害,其實是在保護你,用你不理解的方式。就像離婚一樣。隱瞞下去是傷害孩子,說出真相才是真正的愛。
你的坦白和尊重,就是給孩子戰(zhàn)勝坷坎的最大的勇氣。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