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寫完了這篇,才發現自己漏了011沒寫,對不起讀者們orz,下次補上。因為最近新引入了思維導圖筆記,恍惚以為011已經寫完了。
順便做個沒有廣告費的小軟廣,幕布非常好用,制作思維導圖、寫閱讀筆記,體驗順暢,界面簡潔,我現在使用它的頻率已經超過word和ppt啦~
重寫李笑來:一年52個概念,用自己的話“縫合”一遍,寫一個自己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實踐版。
此活動由虛舟發起,我參與的全部文章將發布在我的微信公眾號“用字如心”(ID:yongziruxin)上,讓你看到專欄在我身上起的作用。(也會發布在我的簡書“用字如心”上)。
第十二課講了什么?
1. 你不需要堅持。骨子里不愿意的、需要堅持才行的事,基本你就不可能做好,更不可能多久。
2. 不需要堅持就能持續做好事情有三個技巧。
(1)一念一世界,賦予它一個重大意義。
(2)拿一張紙羅列,不做它有哪些負面影響?
(3)在社交中學習——想盡一切辦法尋找擁有那項技能的人及人群,共度大量時間。
第十二課的思考與行動是什么?
1
堅持做一件事的方法,是根本不要去堅持這件事。
2
3
這樣的例子還可以再舉下去。在你的生活中,什么事情“必須”要去做,就可以用這個方法,轉化為“想去做”的任務。
例如說,如果你想在攝影技能上更進一步,翻開枯燥的課本從0開始學當然也是一種方法,有沒有更有趣的方法呢?
比如我是一個新手寶媽,我給自己規定了一個小任務,就是盡可能地每天給寶寶拍一張照片,記錄她的成長(月子里我還真的基本上做到了,等到寶寶大了,拍照的頻率下降了一些)。
用iPhone手機是為了增加拍照的樂趣(當然華為手機的照相效果也不錯,此處插入不收費的軟廣XD),遇上一些拍得好的,爺爺奶奶也很喜歡,發給老家的親戚們看,或者遇上大的節假日,我也會選取一點發在朋友圈。
而且我發現在媽媽群中,有兩位朋友拍照水平特別不錯,于是就間或請教一些小技巧,比如用她們愛用的APP來修圖,加濾鏡,做模板等等。
4
運用這套技巧,如果能組合使用,會比單個策略效果好很多。
比如說,笑來老師在專欄中舉的實例,主要集中在“如何賦予一個重大意義”的方向上,卻沒有展開講如何具象化“不做的負面意義”。我覺得這塊內容其實反而更加不可或缺。
僅僅做到“錦上添花”,未必會使一件事成為一個每天必做的習慣。如果這件事是“雪中送炭”就大不一樣了,為了不餓肚子,你總得出門賺錢吧。當然說得夸張了一點。
例如我特別想給寶寶建立一個成長相冊,而她的每一天過去了就不可能再回來了,這就可以鞭策我每天必須抽一點點時間,嘗試拍一張好的照片。
第3項技巧,則是把前2項技巧的效果疊加放大。引用笑來老師的理論——能讓生活變得更好的知識——可以聯想到,堅持做一件事,也是建立一個新生活習慣的過程,既然如此,找到已經這樣生活的人群,是最快的變化方式。
5
再回顧一下,本次專欄講的概念“堅持”是個沒有必要存在的概念。
一件需要持續、長期做下去的事情,賦予它一個重大意義、找到不做它的負面效果、找到已經這樣做的人群并花時間產生聯系。這就是本次的方法論。
你有什么感悟?可以留言給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