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只是想寫個狀態,結果晚上看了一篇麗島的文章,頓時傷感起來,排列在微信次條位的這篇,排版也算是精致,我大致看了下比較顯眼的字,小字部分就自動忽略了。后來想了想,自己也曾經是這樣一個字一個字碼出來,然后文指改改改,總監改改改,再甲方改改改,咦?這樣一想,我就努力地去把小字也讀進去,看了三分之一,關了微信,開始一個字一個字碼地寫這個。
對文字的熱愛總是“夸兒子”一樣的從小說到大。
小學特喜歡研究字典,恨不得把字典全部吞掉,翻爛了好幾本。課文里覺得妙的話也要二次運用到作文里,語文老師給我的評語是:你以后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小作家(哈哈哈,稚嫩得掐出水)
初中寫書評被老師表揚了,好開心呀,喜歡上讀書。可后來我發現我對書的喜歡很淺薄,我并沒有好好品嘗它的打算;當時還酷愛使用成語寫作文,一句話里可以出現三個成語,結果被老師孜孜不倦地臭罵了;也樂意把美好的文字記在很多個不被珍惜的本兒上;再后來得了一些作文比賽的獎項,不得了,對文字的喜愛很膨脹。
高中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天天追著我叫我去她那里背課文,我說不背啊,這時間我多練習幾個數學選擇題。然后我的名字上了墻,爬在最后幾位,反正也沒什么羞恥感。最后高考,老天在語文答卷上蓋了一個讓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優檢章。
大學的時候,算是不用寫作文了,倒是饒有興致地寫了QQ空間,大家對我的孫氏風格加了13級的馬屁效果后期。那是一段對文字沒有憧憬也不會害怕的時光,自然而然。
再后來去了YOU,我是一個連寫的軟文會不會發布都要和甲方計較的人,我說你不發以后我不寫了,寫那么多干嘛。聽得最多的一句就是“叫你做就做咯”。心中只想說“食蕉啦你”。現在的我,當然也計較,可只在心中計較,與自己較真,其樂無窮。
有時候寫了什么發給大家看——
“啊?什么啊?我只看了圖”——我有一些做設計的朋友
“太長了,你廢話真多”——我有一些患有閱讀障礙癥的朋友
“等下啊,等我忙完”——我有一些敷衍了事的朋友
對文字的熱愛真的是挺經不起考驗的。
微博來了,哇,特意建了一個公開群組叫“沉魚落雁的怪逼”以表我對微博的愛。天呀,世界各地的人寫出這么多有意思的東西,還能被我發現,還都用中文發布的,中文太偉大了,天呀天呀!
微信又來了,哇真好,大家寫的東西真是一個“屌”字也要余音繞梁!結果后來,迫于工作的需求,我寫不出這么厲害的東西,很痛苦。我對文字的索取太多,而之前對它的照顧卻太少,它已經不想再一味地付出了。
到現在,對文字的熱愛不足以支撐我繼續以此過活。我不愿關注很多個“永遠未讀”,我不愿去為了有意思而有意思,我不愿呆在小角落里寫大世界……我給疲憊不堪的自己找滿借口,你問我答非常流暢,你搖頭說啊可惜,可我卻再也感受不到一種為自己惋惜的感覺,因為文字這么美好的東西,它的工作者該對它永遠熱情和忠誠,然而我卻無法做到,或是說我害怕自己有一天會厭倦它。
我不能像韓寒這種不上學只讀書還能寫出一些狗屁道理騙我讀了五六本現在做個網紅曬曬女兒寫寫段子……
也不能像三毛這種奇女子,以人生換故事賺我眼淚……
也不能像東野圭吾這種活在自己的幻夜里,以驚奇的大腦和摧毀人性的手法寫出那么多令我徹夜難忘的小說……
也不能像隨心小鹿這種我身邊的書仙,人家買衣服她買書,人家不開心吃美食她買書,人家順豐到了她當當來了……
所以,在我對文字熱愛的余量還沒消耗完畢前,重重剎車,可能會撞到玻璃,可我不能怕疼,因為我是多么害怕失去它。給自己一周的時間,做一個很貪婪又想空手套白狼的決定,謝謝你還有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