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認命,沒有飛不上枝頭賽鳳凰的麻雀,哪怕最開始低賤到塵埃里。
聞其名
2014年冬季在中國傳媒大學的一間教室里,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做一場分享會,我第一次在他的口中得知“羅家三兄妹”——羅永浩、羅振宇、羅玉鳳,一個比一個能折騰。羅永浩和羅振宇我都是知道的,唯有羅玉鳳我完全不知,回家上網看過后,大多在描寫她的人生慘狀,后來就逐漸忘記了。
再次聽到鳳姐的消息是2015年7月15日,鳳凰網簽下羅玉鳳為新聞客戶端新聞主筆,那時也是當做新聞一看,沒有太多留意。而最近聽到鳳姐在美國拿完綠卡且結婚,終于得閑研究了一下,包括閱讀她前兩年寫的一篇《求祝福,求鼓勵》,就連高曉松都為她此文批注:寫的不錯,樸實白描,哀而不傷。
知其人
于是我這次終于去網上檢索了鳳姐相關的消息,包含了正面和負面的聲音。從她母親被采訪的言辭中我能感受到,鳳姐扭轉命運轉盤的路數已經出格到常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9歲,開始努力閱讀每一份讀物(《知音》《故事會》以及一些經濟類讀物)
18歲,確立第一個職業規劃在讀教院時,鳳姐已經不想當教師。
20歲,寫詩、實習。和網絡詩人AA聚餐,最后別人看穿了她的寒酸,結賬走人,讓鳳姐更加堅定自己要成為優秀的人。
21歲,教書。干了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最后辭職。在老家千夫所指,親戚都拉黑她的QQ。
23歲,用教書兩年的錢到上海。投了近萬份簡歷,卻只得到一份家樂福理貨員的工作,她意識到一切將重頭再來,至于為什么要這樣做?她的回答是“都認為我就這樣了,那我就到中國最發達的城市去,讓你們承認我也可以成為你們。”
24歲,開始炒作。“征婚事件”、綜藝怒懟、車站亮相……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將自己綁在輿論中心,背負罵名,忍辱前行。
25歲,用炒作的名氣加炒作的錢到了美國。美甲、修腳、哥倫比亞大學征婚,還是在艱難的維持自己的生活去實現目標
30歲,宣布融資1000萬創業。至今未真正看到項目上馬,但是確實有idea,國內一些類似業務平臺于當年如火如荼的獲得資本投資。
30歲,成為鳳凰新聞客戶端新聞主筆。這個消息當時很轟動,我們單位的人都認為鳳凰網在借著鳳姐導流。
32歲,拿到綠卡。鳳姐說:這是她這十年奮斗的畢業證,給自己一個答案
33歲,在遇到很多青蛙后,她終于遇到了屬于她的王子,結婚了……“只要不認命,沒有飛不上枝頭賽鳳凰的麻雀,哪怕最開始低賤到塵埃里。”
觀復其行
母親希望她好好帶弟妹,畢業回家任教。從農村人的角度看,已經是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但是家人根本不知道,18歲的羅玉鳳已經不喜歡教院,未來也不想當教師。
畢業任教,她不喜歡這個職業,自然就沒做好。她在23歲選擇辭職到上海,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選擇未來的職業和生活。雖然有些做法不值得提倡,但是我并不贊同都是錯誤的說法。成名之人的奮斗史不見得人人都光明磊落,誰都希望藏起來。但是對于一個沒有任何背景優勢和外部資源的人,她的成名之路也并未見得不是很光彩(最近的一些社會新聞至少能證明這一點)。
“我才到紐約的時候住地下室,沒有暖氣,窗戶外的地沿一直是濕的,出去找工作的時候還被華人同胞嘲笑,在華人開的美甲店里被老板罵等等,正如國內媒體所說那樣,我在美國也是屬于“社會底層”。雖然在美國的日子很艱辛,很累,但我覺得做得沒錯,在國內的時候被母校趕出校門,但我到了美國后,母校的校長在畢業講話時拿我做例子鼓勵學弟學妹們,有媒體找我開專欄,很多名人開始認可我,比如高曉松,又比如很多人認為我的文章寫的比王石 (微博)他媳婦田樸珺強……我還是那個我,我也不是到了美國才開始學寫詩學寫文章的,唯一改變的是只是舞臺。”
25歲的她深知目標艱難,但必須努力,甚至要死磕到底。打工、學語言、讀書、寫作……羅玉鳳活在別人嘴里還是一副不爭氣的樣子,可是就在2015年7月鳳凰新聞簽約她成為新聞客戶端主筆。她再次用努力證明了自己。
“我想拿到這張綠卡,并沒有什么不能告人的原因,只是從我到上海開始,我一直在和某種隱秘的、難以形容的、無可名狀的規則較勁,這個過程已經小十年了,我的青春,我人生最美好的歲月都在里面了,這張綠卡,是對我這十年的交代,就像是我的大學畢業證。我只是想拿到這張綠卡,然后告訴所有人:只要不認命,沒有飛不上枝頭賽鳳凰的麻雀,哪怕最開始低賤到塵埃里。”
2017年拿到綠卡,2018年結婚。叛逆十年,出國8年的羅玉鳳終于給自己十年的折騰畫了一個階段性的句號。難得不是十年奮斗無人懂,而是如今還能再回首將此間坎坷一一道出。
她的炒作喧囂云間,她的敗落也如灰暗地獄,縱使千夫所指,她也無從辯解,唯獨去實現自己的目標才是對一切最好的解釋。這讓我也想到一個人,還是“羅家人”。今日早飯時看了錘子創始人——羅永浩的一段演講,他居然在產品發布會上將網評產品缺陷的差評和網絡媒體對他的謾罵放在大屏幕上,自己念出來。拋開話題營銷和自黑段子的思維,他也絕對是一個敢于面對現實而卻執著追求未來的人。
誰知未來
最近一則新聞北大博士生感慨沒有規劃的讀到經濟學博士生,卻輸給了當年同屆有規劃的本科生。自己本科浙大、碩士清華、博士北大,到現在才想到職業發展的起點。而別人在本科時已經想過,并在大一大二就開始準備,如今已經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他們都是在學以致用,而自己白白錯過了好時機。雖然有人指責他炫耀學歷,但是老高覺得誰痛誰知道。我在前天寫的原創文章《你媽~逼~你干啥了?》【“職想咨詢”公眾號】里面的幾個案例真的深深刺痛我們,大家可以看看?
十年前幾乎沒有人意識到該如何或者是不是要重視職業方向和學習的結合。今日浙江大學求是學院院長邱利民微博推薦給2018級新生關于職業發展方向的書籍和建議,讓我們看到了職業命運的抗爭不再是個笑話。
筑夢何其難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是美國一個小伙子通過在硅谷附近發簡歷和打電話求職,被包括Google及Facebook在內的一眾企業伸出橄欖枝,然則我們是不能這么做,要不然你絕對就是安定醫院(國家級精神病醫院)的準客戶。所以羅玉鳳在上海投了一萬多份簡歷最后只能得到家樂福的理貨員的崗位,后來她離開了。
我國目前沒有專業的職業輔導機構,只是做職業規劃。規劃完之后的工作具體怎么做,那就人各有命富貴在天了。對于任何一個人人來說,找到工作難,找到好工作更難,找到好工作再做好那簡直就是登天難!
鳳姐是幸運的,有太多人在風口浪尖飄蕩之后就銷聲匿跡。
我們怪不得別人冷酷,也怨不得企業無情,但是成長總是太多坎坷后不是每個人都能堅守初心。有多少人是在困難時選擇了離開呢?如果能有專業機構提供針對性的輔導,也許我們都不會去冒險挑戰底線或者激進式生長,不是嗎?
鳳姐從18歲開始折騰、23歲“大鬧天宮”、25歲遠赴他國、30歲逆轉成名、33歲成家立業,無人支持、無人理解,甚至被親人打壓、央視封殺、美國政府驅逐,但她還是死磕到底。雖會飽受爭議,但是實現了自己的想法。
所以,無論身處何境,不要過度自責與悲嘆。如果這是你的規劃,努力去完成。如果不是,那就盡快去調整自己做出一份規劃。然后去實現,拼命實現,直到真的實現。只要你有想過要沖破云霄,那么你就會守得云開見月明!
看完感覺不錯,勞您順手分享出去~~~不勝感激!
關于老高
2013年至今,輔導了70多名大學生選擇行業和崗位
其中60%已經升為中層干部,已有1名成為總監
2015年至今,輔導34名職場人士升職轉型
輔導出12名總監、5名副總裁、3名CEO
敢下手,會調教,想要突破趕緊來撩
老高幫您制定一對一輔導方案
讓您快速實現職業夢想
搜索關注“職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