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又道:“這一個丫頭就好。方才兩遭,說話雖不多,聽那口聲就簡斷。”
王熙鳳夸贊的這人名為林紅玉,被叫作小紅,寶玉院里的粗使丫頭,在一應人等進入大觀園后,方出現在眼簾之中。
書里的人對她的評價可謂是褒貶不一,我對她的印象也有些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但很喜歡她身上的那股子進取的精神頭。
二十四回癡女兒遺帕惹相思。
賈蕓進園子求見寶玉,不知道寶玉在不在,里頭沒有消息,在外枯等。
焙茗(即茗煙)在,他雖是寶玉的最得用的小廝,但是院子里頭都是姑娘小姐,不是他能進得去的。
這個時候來了一個喊話聲音“嬌聲嫩語”的丫頭,十六七歲,就是小紅。她見了賈蕓,“抽身躲了過去”,這是規矩禮數。
然后知道他:
是本家的爺們,便不似先前那等回避,下死眼把賈蕓釘了兩眼。
【下死眼】三個字,給我的印象極深,始終清楚記得,在這句話中還有后面的釘字,立馬把她的主動性格給描寫出來了。
釘這個字,給人的感受很強烈,那種眼神就像釘子扎入木頭這么牢靠堅定,跟下死眼相輔相成。如果是盯字,就變得異常寡淡了。
這種情形和她的主動性格,在古代是反常規、反傳統的,如果站在書里那種封建角度的立場看待,大抵從這里就會不喜歡她。
另外,站在寶玉的立場上,即完全代入寶玉的角色中,不知道別人會不會這樣,有種抵觸的情緒。原因是寶玉希望得到眾人的青睞與陪伴,然而小紅卻離他而去。
從主動性上面來講,我已經心生了親近之意,因為對那些性格積極的人,天生帶有好感。
半晌,那丫頭冷笑了一笑:“依我說,二爺(賈蕓)竟請回家去,有什么話兒明兒再來。今兒晚上得空兒我回了他。”
她這個冷笑有點奇怪,結合下文來看,“難道只耍的二爺在這里等著挨餓不成!”顯然不是針對賈蕓冷笑,對焙茗冷笑,也說不過去。
或許她的冷笑是對賈蕓在此等人這件事,而不是對誰,笑容中的意思是:你今日等錯了,白等了。
小紅這段話很有心思。
首先是直截了當地給出賈蕓今日見不到寶玉的準信,她只是寶玉院里的雜使丫頭,離房里侍奉還隔著一段距離呢。
退一步說,就算是房里的貼身丫鬟,也未必就有這準信。
她就敢明明白白下此斷言,屬實不凡。
結合她下文解釋的一段話,“他今兒也沒睡中覺,自然吃的晚飯早。晚上又不下來。”可見她并非是一味無知亂為的說大話,她的不凡,在于膽大心細,敢想敢說。
兩段話經她一說,今日見不到寶玉的信息,清晰了然。這是平常對“里頭的”事情足夠留心的證明,也即是說心思活泛,因為那份了解和掌握事情的自信心。
其次是末尾一句,“今兒晚上得空兒我回了他。”
看過書都知道,小紅跟寶玉之間還隔著許多人呢,在院子里,想要“直達天聽”,恐怕不是一件容易事。
她這里直說我和他,給人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的,多少有點裝腔作勢,但其實她的心思并非是在充臉面。
她是在為自己從賈蕓的心里爭取一份重視的印象。
這份活泛的心思,或者說不為人知的想法,發生在“下死眼把賈蕓釘了兩眼”之后。
寶玉看時,只見這人容長臉,長挑身材,年紀只好十八九歲,生得著實斯文清秀。
本回的前面,在賈蕓出場時提到的這段話,他長相不俗,很惹眼的。
這樣一看,她的心思也就一目了然,不僅自己心中動了念想,她還主動創造機會,想要讓賈蕓心里也動一動念想。
你看賈蕓的反應,一面走,一面回頭說話,“眼睛瞧那丫頭還站在那里呢。”
所謂謀事在人,她的目的達到了,是不是?
積極的人主動求機緣,被動的人原地等機緣,心性聰敏的人更是自己創造機緣。
說他們容易成事,容易二字下得不對,因為只看得、只想到人家輕巧便能成,卻沒發覺里頭的艱難。
所以倒不如說人家付出得多,方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