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是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只有善,或者只有惡,都不可能有今天的人類

人類之所以會發出「性本善?性本惡?」的疑問,是因為在人的生命體驗中,是能感知到別人以及自己的天性中,存在和「善」與「惡」的。

于是,人就會疑惑「人之初,性本善or性本惡」。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擺脫我們對自己基于感覺經驗的認識。

感覺經驗告訴我們,我們能感覺到的我們就是我們的全部。

這句話有錯嗎?

放在現代科學歷程的角度來看,是對的。但是,放到更大的科學進程來看,這種觀點是錯的。

完整的人是這樣的,請見下圖:

完整的人,是由兩個不同世界的人體重疊而成的。

上圖左邊甲骨文「」字,表示我們能感覺到的肉體,右邊甲骨文「」字,表示我們感覺不到的人體,這個人體才是真正的我們。

人體是重疊的,人的意識也有兩個,一個是外在肉體上的意識,還有一個是內在身體上的意識

肉體上的意識,主要負責肉體的生存,以及肉體的舒適感,也許大家自己看明白了,人類天性中的「」都來自于這個肉體上的意識。

身體上的意識,則是人類「善」的來源。

所以,對于人來說,人之初,善、惡共存。

一般情況是,當人的生存受到挑戰的時候,或者肉體感到不適的時候,人的惡性就占主導作用。而肉體沒有生存危機,也覺得挺舒服的時候,善性就會占據主導地位。個人是如此,整個社會也是如此。

人類天性中的善、惡并沒有好壞、對錯之分,都是為了人類能在這種設定的、特殊的人類社會環境中生存下去,所需要的。

沒有惡的天性,人類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就沒生存下去。

沒有善的天性,人類也不可能成為真正的人。

惡、善共存,才使得人類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走到今天,發展出來人類文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首詩(四十八) 我覺得 我此生 不能失去你 不能失去你 是因為 我心中 還有一個完整的你 完美的輪廓 完美的身形...
    碎塵啊閱讀 165評論 0 0
  • 準備5只雞蛋,蛋白蛋清分離 分別裝在不同的容器里 蛋白用電動打蛋器打發成霜,分三次加入60g白糖,打發成尖兒即可 ...
    GAGABrittany閱讀 35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