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那天,我想我希望自己可以寫個東西,綜合一下我所經歷過的各個老師的一些感觸,一些欣賞,一些抱怨,一些成長故事。
——初生如花,滋潤發芽,風霜雨打,敬愛無差。
我的學生路,經歷單調,學習似乎是一貫命題,尊師重道,是一貫的,深深的,甚至深信不疑。
對于老師,一來有怕,二來有敬重,三來有對簡單的知識的一種熱愛感染,還有自由參與的快樂。
(這里借此聊幾個我意識當中認識和被影響的老師。)
<小學>?
{與為什么作斗爭,有人給我了為什么,有人幫我做了解答,有人讓我看到了新的希望}
1.白老師。
幼年最早意識到的老師是幼兒園大班之后的白老師,至于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只知道,別的大人告訴我她是個不錯的老師。
2.二、三年級語文老師
曾幾何時,我也是語文數學都不錯的,但是自從這個語文老師的出現,讓我完全失去了對語文的想法,甚至厭惡。因為有抄不完的黑板,寫不完的作業和毫無考慮“慢學生”的繼續加貨。那時候毫無叛逆心的我既不得不慢慢寫字不得潦草,又得絕望的看著一堆一堆的作業讓人看不到盡頭。此后,意識到自己的中指變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甚至還有偶爾大拇指完全沒勁,無法握筆的后遺癥。。。
3.三、四年級數學老師
數學越來越顯優勢的抽象應用題讓我們男生換過氣來,然后喜歡上數學。而越加有激勵作用的是,她提前教會了我們等式兩端的變化和加加減減的移動。提前學習,往往讓人充滿激動人心的感覺。
4.三、四年級語文老師
語文自從被我厭棄后一直都不會喜歡,尤其是這么個時候又出現了作文,對于我而言是極缺少語言功底的。?但是課外書往往被老師提及,其實我家即便有我也是更喜歡看些我哥的初中理化生之類的。從不喜歡看什么小說短文摘抄什么的,確切的說那叫完全沒有那個意識去表達什么。
而尤為讓我無法理解的事情是,為什么明明同桌是抄的作文,卻被評價很高,而我辛辛苦苦寫的卻毫無價值。在此之前,我是深深接受我媽說的“看了西游記,說話如放屁”和“人心實,火心虛”的中國傳統說法。說實話,做實在人,作為一個簡單的人,就是看不懂為什么明明那是假的,卻要編。
誠如那時候需要寫個游記體的作文,可讓我大為為難,自從出世以來,什么時候去過一個景點,我從未找到。也無法寫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XXX”,這種莫須有的事件。
5.五年級語文老師
這個語文老師與以往的老師不太一樣,現在看來是接受了新的教育方式的老師。至少有一點,她曾給我一個科技類書籍,讓我從中抽取一個故事寫一篇作文,讓我感受到了自己背棄語文后,還可以有這么一種清流飛來,讓自己很感激,而又很愿意努力發揮自己積累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初中知識去寫一篇文章。
<無論如何,正面的激勵確實讓人信心倍增,而努力去做一些事情。>
6.五年級數學老師
這個數學老師使我斜對門同學的姐。她結婚的時候我也在旁邊觀看,對面的新郎三跪之后才請下了“神壇”。
那個時候,我的數學能力雖不錯,但是對于考試卻有比較嚴重的強迫癥,如同同學說的一樣,我那時候就是做一個題要再檢查3遍后再做下一個題,往往讓自己的速度跟不上,而導致最終寫不完。
這個問題也是在她的鼓勵下,修正自己的做題方法才最終能夠把試題全部寫完,且有后面的時間去檢查。記得很多時候是這么的做了很多試卷。
當然,除了這個,給我最大的鼓勵,莫過于讓我和另外一個同學一起擁有去縣里面做數學競賽的機會。那時候才開始學習一些競賽的科目,而逐步從難題那找到了自己偏科的自信和可以馳騁的空間。
<初中>
{一個個的老師,一種種的人生,除了教授,也許重在樹人。}
1.初一數學老師
初一首要讓我欽佩的應該是這個老師了。因為他的特點就是黑板上大大的一個解(角羊)字。我一直以來都不知道那個字是什么字,最后才知道是解。
因為晚上交作業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他在他的辦公室一筆一劃的在練習隸書。工整異常,美觀大方。而他在黑板上寫的正是這么一種感覺。
(由此,心中油然而生這么一種向往,自己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堅持這么一種修身養性的做法,不失為一種美麗人生。)
2.初二(第二個初一)數學老師
初二數學老師,據說她早期的時候是個數學神童,很早以前就已經可以考入重點高中,接著考入大學。但是由于家庭條件比較差,而那個時候只要考個中專就可以出來掙錢為父母分擔了,所以她就毅然放棄了學業,而考了中專。現在做了老師。
(由此,其實人生變化是如此扭曲,神童也好,家庭終是牽腸掛肚。。。現在也深深的可以體會到這么一點。)
3.初二(第二個初一)語文老師
這回便是聞名那個時期的“田老婆兒(土話轉書面語:田老嫗)”。當然最為聞名的是打人的問題。而逼迫我們必須買課外輔導資料也是她這出的先河。而在我這貌似她就真知道我哥也在她那上過,并挨過批評。但至少那個時候,她已經不怎么打人了。
(
1.打人,或許是那個時期好多地方的通用做法,直到某個時期才被上級主管部門禁止。但是變相體罰還是一直存在,只是不會殃及不搗亂的同學。
2.后面才意識到,那些從初一開始分化為全級第一的“高手”們竟然是如此的有心計,很早很早以前就開始買大量的輔導書和做大量的試題。。直到初三我才有些許意識需要用拼練習出成績。。
?)
4.初三(初二)英語老師
這個老師雖說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是一片溫文爾雅和偶爾帶著彈奏古箏的指甲,讓我感覺還是比較有內在的。
期間發生過一個事情:初中一“壞”學生帶了一批人,直接闖入我們班,進入之后撇開老師直接對另一同學進行了毆打,眼看頭上出血了。
而這批學生的帶頭人,正是這個老師常說的“偉大”“理想”兩兄弟的一個。
(由此,其實這個老師應該是個較為“弱”的老師,但至少本身就在這個村里,也不會招致打擊報復,但是面對學生被打,也不能挺身而出,至于應當如何,或許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換做我是如何,我也不知道。)
5.初四(初三)政治老師
這個老師教會了我們背目錄,作為了解和穿起來所有知識的系統化思維,第一次引導進入系統學習的狀態。
當然,最為津津樂道的是這些政教處的老師們是多么厲害的在路邊蹲點抓那些上網的學生們,一抓一個準。。。
(系統性的穿起來一些學習內容是學習的一大重點,而越早意識到這個東西的重要性,越有利于不是在浪費時間的學習或者背誦。因為知識只有系統了,才能真正成為知識體系。)
6.初四(初三)語文老師
這個語文老師是我緣起寫這么一片文章的起點。
是他第一次讓我意識到了什么叫好作文和第一次由衷的希望去描述和寫一些東西。
他是個從南邊山區調過來的老師,據說是優秀老師,有些跛腳。
他經常身體力行他的一些說法和想法。比如在學生面前彎腰撿地上的垃圾。
且比較堅持一個觀點,就是文章要寫自己真實的故事,才會是好的文章。
在作文這方便,他經常性的選出他認為不錯的文章奢侈的給予了100分的評價,這是我們多少年未曾看到的情境。
而我在這樣的原則下,也曾由衷的想寫那么一片文章,記敘我曾經經歷的一個救一只被打濕的小麻雀的事情,由于是自己親身經歷的,由于是自己希望寫的,尤其是自己渴望把這么一件小事寫的美麗而又充滿想象力的,所以也會用了擬人擬物和前鋪后展的做法。甚至于讓自己都無法想象的寫出了,曾經認為700字都很難寫出來的,卻一次性寫了3頁多,還差點停不下來。
——因為很簡單,那是我親身經歷,那是我希望寫下的故事,那是一個給我帶來美好的故事。
(寫作不再枯燥而痛苦,堅持寫自己想表達的東西,自然愿意用最美好的語言去描述,用有意境的方法去表達自己內心難以表達的東西。
而且,這個老師確實身體力行,我覺得非常值得尊重。而到了高中畢業之后,我仍然見到他會打聲招呼,其實他已經不認識我了。)
<高中>
{一束束豐碑,高掛在心中,一位位值得尊敬的老人用余生夕陽照亮我們前進的道路。他們那個時候的奮斗和精神,還有對于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無疑激勵著我的存在。還有廣闊的胸懷和遠大的抱負,為什么不愿相信,大家可以走的更遠!}
<此項內容太多,寫不完了,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