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父母的8個特質

在講這八個特質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下究竟什么是情商以及我們通常容易犯的理解誤區

相信有很多關于情商概念的定義,但最為精準和權威的是彼得薩洛維和約翰邁爾提出的,情商是通過有效綜合思考與情緒而達成最佳決策的能力。所以通過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知道

第一個誤區,認為情商只代表感性的部分而缺乏理性的思考,情商的概念是做最佳決策的能力,是有理性部分參與的。

第二個誤區,很會做人,八面玲瓏的人就是情商高的人,有些“老好人”經常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苦逼了自己,夜深人靜的時候在默默的流淚,事實上高情商意味著一種平衡,自己與他人的平衡,感性和理性的平衡,長期與短期的平衡

第三個誤區,高情商的人就是可以控制情緒的人,不容易情緒化的人,每一種情緒都是有價值的,不在于控制,而在于發現情緒傳達重要的信息及背后的價值,從而去駕馭情緒,讓情緒為我所用。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高情商父母需要具備哪8個特質呢?

1.善用情感引導幫助孩子建立情緒的認知,從情緒的命名開始,當孩子出現新的情緒時,處理完后,需要告知剛才那種情緒的名稱,以及它能夠傳遞怎樣的信息及價值

栗子:孩子,你剛剛的情緒是氣餒,通常會出現在因為感覺沒法做成某樣事情,失去信心,而放棄努力的時候。他通常傳遞著想放棄的信息,以及此刻“需要找到激勵自己”的價值。

2.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小孩擁有更多做選擇和決策的機會,這樣有利于孩子自我尋找解決方法的能力以及負責任品質的建立

栗子:孩子,關于起床的時間,你有什么想法呢,你認為如何可以確保做到呢。

3.行多于言的影響原則如果我們要求孩子愛護衛生,做有禮貌,有時間觀念,遵守承諾的人,也許我們的示范是最好的影響力,哪怕我們沒有做到也需要解釋和道歉

栗子:這個大家都懂,就不脫褲子放屁了

4.善用純粹的傾聽純粹而非帶評判的去聆聽和觀察孩子,多一份好奇去感知孩子的想法,感受和行為,嘗試著去理解,建立了連接和信任后再做引導

栗子:教練型父母的課程有個案例,媽媽說自己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表情沉重的問到:花是要枯萎的,可為什么大家還要拿來送人呢,當我們帶著評判想扭轉孩子轉變為積極觀念的時候,溝通之門或將關閉,由此也無法啟發孩子新的思考。

5.善用同理心溝通多針對孩子的情緒做出回應,特別是在深度傾聽環節做出情緒確認的步驟,可使孩子更容易感受到被愛,因為我們首先關注的是孩子本身,而非事情。同時也發展孩子從多維度來看待問題。

6.善于激發孩子覺察自己,探索興趣和價值觀有利于孩子更多的認識自己,找到樂趣,熱情,引發更多關于未來的思考和內在動力的探尋

栗子:孩子,你在打羽毛球的時候能夠給你內在帶來怎樣的感受,在這件事情上是什么能夠令你做到持續的堅持,什么東西對你來是重要的

7.放下完美的期待在輕松的環境中相互成長,接納彼此的不完美,成長的路上在于堅持,每天發現彼此的進步,一起加油!

栗子:今天在哪方面轉化了自己的情緒能量,孩子在哪方面的行為得到了改善,哪怕是等待孩子起床的時間減少1秒鐘,也值得為此銘記!

8.基于行為和影響的欣賞和鼓勵價值感是內在驅動的核心,提升孩子的勇氣去接受更多更大的挑戰

栗子:孩子的一次關心,一份禮物,一句提醒,需要我們及時去描述他的具體行為,對父母或他人的影響(想法,感受,行為),并表示欣賞和鼓勵的有效反饋

孩子,今天媽媽在切菜時,手指不小心被刀劃了一下,你迅速的拿著創口貼過來,

緊張的詢問媽媽是否傷的嚴重,當時我感覺備受溫暖,感受到你充滿熱度的愛,謝謝你的細心和付出!

本文由劉小權 ICF ACC認證教練發布? 2017年1月6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