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展現出來的是推理小說最質樸的樣子。
從主角匠千曉以及高瀨千帆等人被邀請去平安夜聚會開始,一行人從便利店買禮物出來目睹了名叫此村華苗的女性跳樓的瞬間。一年后,發現手中混入了華苗小姐跳樓時身邊的“禮物”,本只想送還給華苗的家人,結果發現事情比大家預想的詭異,接下來的調查也一步步由彼到己,成為事件的中心。
西澤保彥作為本格推理的代表作家,其邏輯性與縝密度讓人嘆服。全書線索明朗,謎團解開不得不讓人驚呼腦洞其大;人物關系簡單,在推理小說中有時難免的冷酷被作者以“友情”的方式填補。多了這種人物間互相吐槽的互動,小說顯得平常但是又不平淡。
我們所看到的大部分推理小說,往往都少了這種“日常”的感覺。華麗的連環計和復雜的人物背景是吸引現代讀者的一個尤為重要的點,看完大呼過癮也是推理小說的魅力所在。然而在《羔羊們的平安夜》中,事件的真相顯得沒那么復雜,有些莫名其妙又合情合理,從頭到尾的抽絲剝繭也只是自然發展,判斷理由來自于社會的人情冷暖。中間的每一個細節極度貼近生活,看到最后感覺像身邊人講了個離奇的社會八卦,滿足了好奇心又會點頭感慨。
“人情味”這個詞也表現在幾位主角身上。二三大學好友的設定親切而單純,人物之間的聯系也是全書看上去清爽的一個重要原因:戀愛,損友,知己,或多或少有一點青春校園的感覺。
作為“匠千曉”系列其一,偵探這個角色并不局限于匠千曉本人。就本書而言,高瀨千帆成為敘述事件真相的關鍵人物。她的位置表達了這本書不同尋常的地方:在情感面前,我們任何人都可以是真相的發現者。
我們在生活這個過程中,一直處于一個挖掘者的角度來探討生活。我們需要了解如何與父母進行有效溝通,如何與同事上司相處……每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每段關系都是不可復制的獨立存在,我們除了學習前人的方法,更多的是尋找真相。而千千萬萬的關系網形成了我們現有的復雜的社會,這種網絡必然是交織的。
高瀨千帆與華苗的家人以及鳥越久作,調查者與被調查者的感情交疊,是全書一個重要的引子。包括匠千曉在內,這種“恰好看透真相”的發生像是轉移一樣,當心理活動的轉移到事件本身上,解釋自然就通了。
他們都不是偵探,也不具備偵探的專業技能與素養,但正是這種突然的相似重合,讓這本書在所有推理小說中,顯得跳脫又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