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紐約,我才真正愛上博物館。
在紐約的博物館里,不定期更新的主題特色展覽永不謝幕,真實的行為藝術正在發生,熱播的電影在也這里放映...在博物館里,除了必不可少的格調咖啡店,甚至,還有米其林二星餐廳,精神美食與肉體美食的雙重誘惑。
紐約的不少博物館是和畫廊gallery是一體的,或者博物館和圖書館是一體的,甚至圖書館和藝術館是一體的...常常人很多,人多,就顯得更加有活力,有生命力。
更重要的是,紐約的博物館,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什么程度?在上東區第五大道附近走上半小時,就會遇到不下10家博物館!不信?下次專門寫博物館專題,我給你數數看。
于是,想要喜歡上博物館,真的不難。因為它無處不在,融入你的生活,而給你帶來更多的愉悅感,更好的藝術品位和更有品質的日常生活。
在紐約,博物館不是冷冰冰的建筑和死氣沉沉的歷史遺物,不是一個被動的教科書式的存在,尤其是這座——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of Natural History)。
為什么這座博物館絕無半點死氣沉沉呢?
因為在美國歷史自然博物館,每到夜里太陽落山最后一絲陽光消失時,這座博物館就復活了。
是真的!復!活!
電影《博物館奇妙夜》中講述的就是這個神奇的博物館,每到太陽收起它的最后一絲余暉,這里的所有展品就會活過來,即使是那些億萬年前的恐龍化石!
于是,當生活落魄的拉里·達利不得不成為了美國歷史自然博物館的夜間警衛之后,他的生活一下子充滿了“精彩”,在他上班的第一天晚上,館中所有的標本都活過來了,蒙圈的拉里就這樣和追逐骨頭的霸王龍、愛搗亂的猴子、暴虐的匈奴王、鉆木取火的穴居人……開展了斗智斗勇的奇妙之類。
折騰了幾晚上之后,拉里好不容易能控制住局面了,但是,他馬上又遇到了新的麻煩:有人想打法老金牌的主意。職責所在的拉里不得不挺身而出,攜手整個博物館成員展開了一場斗智斗勇的戰斗...
電影的結局皆大歡喜,拉里拯救了整個博物館,實現了自己的英雄夢,贏回了兒子,連兒子也視他為英雄。而白天一派“正經”的博物館,一到夜晚就處在一派“狂歡”之中...
上圖就是拉米·馬雷克飾演的法老王,頗為可愛和呆萌的風格大大的圈了一波粉。第一部大受歡迎的《博物館奇妙夜》,接下來拍了第二部時就有點投巧了,加上了愛情可是并不好看...
到《博物館奇妙夜 III》,大本營就轉移到了倫敦大英博物館。帶著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里的一大家子,拿著“復活板”來到大英博物館的拉里和朋友們,讓整個大英博物館的展品第一次復活了。
到了第三部,除了說有笑點,整部劇情就顯得過于敷衍。所以關于電影就不過多劇透啦,如果一部也沒有看過的,推薦一定要看看《Night at Museum I》,當你來到博物館時,你會覺得走進了好萊塢喜劇大片的現場,整個博物館都在你眼前活過來了。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位于曼哈頓中央公園旁,與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隔著中央公園遙遙相對。創立于1869年,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占地面積為7公頃,擁有25座相互連通的建筑,面積超過120萬平方英尺的展覽區、研究設施和圖書館。
這座綜合羅馬與文藝復興樣式的雄偉建筑,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館,最大的科學和文化研究院之一,同時也是建筑學上最宏偉的建筑之一。
位于博物館門口的雕塑是美國第26任總統羅斯福,他最早提議建造這個博物館,同時他也是一位自然科學研究專家。因此在這個博物館里面有一個紀念他的專門展廳。
博物館的設計師是約翰·羅素·鮑勃(John Russell Pope),當年他提出的博物館主體建筑設計方案獲得了紐約紀念羅斯福建筑設計大獎,他同時也設計了坐落于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NGA)、杰斐遜紀念堂等建筑。
博物館建有46個常設展廳,超過3200萬件永久展出展品,是同類館藏最為豐富的一個。其中,該館收藏的恐龍化石和隕石數量在全球數一數二。最大的藏品要數近29米(94英尺)長、重達9千5百公斤重的藍鯨模型了!
該博物館建立至今已經有147年了,它有一個外號——The Biggest Daycare Center,美國歷史自然博物館把“教育”作為其發展的使命。常常有小到幼兒園,大到高中、大學的學生組團來參觀這個博物館。
館中時常能夠聽到孩子們此起彼伏的提問聲和工作人員耐心的解答,博物館內大多數地面都是厚重的地毯而不是冷硬的水泥瓷磚地,常常有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在這里嬉戲玩耍,甚至在地毯上滾來滾去~
這樣的場景,往往會讓你感動于美國教育的全民性和自覺性,也讓你愈發深刻的感受到——博物館里,盛納著文化的血脈。
? 不能錯過的藏品
(1)太空步道 Harriet and Robert Heibrunn Cosmic Pathway
位于一層羅斯館(Rose Center)。
從宇宙大爆炸到現在,太空發生的一系列奇妙的演變都在這109米的步道中得以展示。
(2)藍鯨 Blue whale
位于一層海洋生物館(Milstein Hall of Ocean Life)。
這只巨大的藍鯨模型懸掛在大廳的正上方,博物館把它的重量、體積都做到了精準地還原,它無疑是該館除去隕石外最“重量級”的展品。這頭近29米(94英尺)長,9千5百公斤重的藍鯨模型在館中時刻提醒著人們對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態的關注。藍鯨游泳的速度可達48公里/小時,他們的聽力驚人的強大,可聽到約992公里遠的地方。
(3)印度之星 Star of India
位于一層的摩根寶石紀念館(Morgan Memorial Hall of Gems)。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星彩藍寶石。寶石中間有一個巨大的六角星。印度之星重達563克拉,壽命已逾20億年。
(4)摩艾石像 Rapa Nui MoaiCast
位于三層的太平洋岸人文館(Pacific Peoples)。
它是電影《博物館驚魂夜》中巨石原型之一,非常受歡迎,和華盛頓的摩艾石像相比,這里的石像更大、位置更容易觀看、面部刻畫更生動、輪廓更清晰具體。它是目前科學家所知完整存世的887尊摩艾石像之一。
世界上最有名的摩艾石像是由智利考古學家克勞迪奧·克里斯蒂諾(ClaudioCristino)在上世紀90年代恢復,它位于復活節島的阿胡湯加里基(Ahu Tongariki)。
深邃的眼眶、高鼻梁、黝黑、巨大、笨重、整齊排列都是形容它們的關鍵字。傳說其擺放的樣子也和外星人有關,一系列未解之謎讓摩艾石像成為世界奇觀之一。
(5)阿拉帕戈斯象龜 Galápagos Giant Tortoise
位于三層爬蟲類和兩棲動物館(Reptiles and Amphibians)。
象龜僅分布于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上,是體型最大的陸龜,如果不能到厄瓜多爾也不要緊,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就有這種巨龜的標本。
(6)霸王龍化石 Tyrannosaurus Rex
位于四層恐龍展廳(Saurischian Dinosaurs)。
這是一幅擁有1.2米(4英尺)長的下顎和10厘米(6英寸)長尖牙的霸王龍化石,它曾是陸地上最為兇猛的食肉動物之一。這具化石從牙齒到最后一節尾骨都完整地呈現在大家眼前。在處理這具化石形態的時候,工作人員經過了精心周密的安排,力圖更精確地表達和顯示這個食物鏈頂端的巨大生物兇猛的一面。
? 推薦藏品
(1)巨型紅杉樹 Giant Sequoia
位于一層多樣性生物館(Hall of Biodiversity)。
這是一棵樹齡超過1400年的巨型紅杉樹橫切斷。直到1891年在加州被砍伐時,這棵巨型紅杉高達91米(300英尺),伐木工人用了13天才將其用斧頭砍斷。從這個橫切斷面上我們可以由紅杉年輪的密度判斷出紅杉的成長速度——幾乎是以非常緩慢的推進,經過漫長的時間,才能形成這樣一棵蒼天大樹。在這個橫切斷的表面標出了每100年年輪所在的位置,這里一共有1342條年輪。現在美國已經成立了加州紅杉樹森林國家公園以保護這些珍貴而古老的紅杉,還明確立法嚴禁砍伐。
(2)露西 Lucy
位于一層人類生態和演化大廳(Hall of Human Origins)。
這是一具4至2億年前的古猿人遺骨,可能是人類目前發現的完整遺骨中最早的一副。它于1974年被科學家發現,身高大約是1.2米,人們以當時流行的披頭士的歌“露西是天空中最閃耀的鉆石”(Lucy in theSky with Diamonds)將其命名為“Lucy”。正是它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達爾文的人類起源和進化的理論。
? 推薦體驗項目
(1)樂弗萊克IMAX電影影院 LeFrak Theater Films
位于一層西北海岸印第安人展館旁。
前陣子放映的是蝴蝶館特展(Flight of theButterflies),進入展廳參觀可能還會遇到蝴蝶停留肩頭的美妙時刻哦。從9月初,將上映“未見世界之謎”(Mysteries ofthe Unseen World),體驗為該劇院量身打造的3D影像。
(2)海登天文館 HaydenPlanetarium Space Show
位于博物館三層。
雖然在三層,但是只能從一層進入,進入劇院前會有一個專門的展廳介紹放映內容的相關知識。在海登天文館上映《黑暗的宇宙》(Dark Universe),它講述的是關于宇宙的結構和人類認知宇宙的歷史,同時還提到新領域的探索,具有裸眼3D效果,讓人們感受到遨游在外太空的奇妙感受。每一場放映時長約30分鐘。
? 參觀路線 & Tips
參觀美國歷史自然博物館時,可以提前下載官方免費的博物館APP哦,因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比較大,館藏也非常多。可以直接利用APP,根據官方應用中路線推薦(Highlight Tour),按自己時間的長短相應選擇想要參觀6、12或是18個官方推薦展品的游覽路線,按照其箭頭表示指示進行相應參觀即可。
也可以花上10-15分鐘的時間在大廳就安排好自己喜歡的展品,通過APP制定出自己偏好的參觀路線,非常好用。
而且,在博物館內有免費的Wi-Fi,有三家咖啡廳,也有點心甜品等,地下負一樓還有超級大的一個半自助美食城,在博物館逛渴了餓了都不用擔心~
所以,到紐約一定不能錯過哦。
@林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