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說,讀書可以給自己一個客觀的定義。書讀越多,越知道自己的無知。書讀越多,越會變謙和;我聽說,讀書可以讓心靈更加豁達從容。通過讀書,懂得知識,思考所知,反思自己,讓人更淡定從容。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肆意輕狂,到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謙虛謹慎,我們能更虛心。
我們看過描述讀書好處的大量文章,我們拼命買書、屯書、讀書。然而,就如我們知道了這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類似。我們讀了那么多書,人生為何依然如初?
于是,我們開始彷徨,進而懷疑,最后放棄了。好多人所謂的讀書,其實只不過是看看而已。真正的讀書,是一種高強度知識水平的博弈。
你在書中得到信息,跟原作者觀點發生沖突,進而反思自己,整理、分享、輸出并實踐所知。看書,其實僅僅是最簡單的開始而已。
這幾天,有幸讀了彭小六《讓未來現在就來》,整理和分享一些讀書所知。希望每個人都能通過讀書,實現生活乃至人生的改變。
一、 閱讀四種類型
郝明義在《越讀者》這本書中,將閱讀分成了四種飲食標準:主食閱讀、美食閱讀、蔬果閱讀和甜點閱讀。
1. 主食閱讀
主食閱讀,可以稱之為“生存需求的閱讀”,如教你如何充實地過好大學四年、如何做一個職場新人、如何投資的實用類書籍等。
主食閱讀是為了尋求人們職業、工作、生活、生理、心理等方面,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之道。這一類很像是讓我們有飽腹感的主食。
主食閱讀有它的時效性,當你所處地位或環境不同時,主食閱讀的內容及效果也會發生改變。
2. 美食閱讀
美食閱讀,可以稱之為“思想需求的閱讀”,如哲學、歷史、文化類的書籍等。
美食閱讀不求針對你人生的現實問題,提出直接解決之道。然而,卻可以幫助我們從一個看起來間接但又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這些問題的本質是什么。
這種閱讀是幫助我們體會人類內心深處的共鳴,思想深處的結晶,很像飲食分類里面的“美食”。
3. 蔬果閱讀
蔬果閱讀,可以稱之為“工具需求的閱讀”,如字典、百科全書、年表、地圖等。
蔬果閱讀,是為了幫助我們查證閱讀過程中不了解的字義、語義、典故與出處,很像是飲食里的蔬菜、水果。
4. 甜點閱讀
甜點閱讀,可以稱之為“休閑需求的閱讀”,如輕松閱讀的漫畫、寫真集、消遣的類型小說等。
甜點閱讀和前面的三種不同之處,在于沒有一定的目的,不為了尋求現實問題的直接解決之道,不是為了尋找思想的結晶,也不是為了參考或查證。
甜點閱讀就是為了娛樂、消遣,是一種休閑活動,很像是飲食中的甜點。
【小結】
只有懂得了閱讀分類,我們才能獲知最近需要閱讀的書目。其實,讀書好比吃飯,你什么都吃,才不會偏食,才會營養全面。
如果你已經衣食無憂,事業有成,那么陶冶情操的美食閱讀無可厚非;
如果你還需要在自己的生活圈里拼搏奮斗,那么快讀補充能量的主食閱讀也許是你當下最適合的;
但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忽略精神上的飲食。
不同階段,所讀書目的比重不同。比如,職場新人主食閱讀的比重可能遠大于即將退休的高級管理者。
二、 三種高效的閱讀方法
讀書,你忘記了絕大多數看過的,但你記住的,成為了現在的你。
很多朋友在尋找自己的閱讀問題時,會訴說:“看過了之后,總是記不住怎么辦?”原因可能在于閱讀方法不對。
高效的閱讀方法是事半功倍的良劑,也是讀書改變生活的必經之路。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三種高效的閱讀方法,希望通過閱讀能真正實現知識體系的飛躍。
1. 30分鐘快速閱讀法
根據帕累托原理,在工作中要學會抓住關鍵的少數,要用20%的精力付出獲取80%的回報。
同樣,對于一些書籍,我們也可用20%的時間快速掌握80%的重點。剩下的20%的重點不是不要,是不值得看。
30分鐘快速閱讀法,就提供了用20%付出獲取80%回報的有效途徑。
A. 轉變心態
首先,我們要把自己當作書籍的國王,而不是書奴。
作為書的國王,你讓書從書架上下來給你講。如果覺得不對胃口,或聽煩了,就讓它滾。你日理萬機,哪有那么多時間浪費在無用的奴才身上。
很多屯書狂,成了書的奴隸。看著日益增多的書籍,變得更加拖延。
我們應是書的主人,不必為了當時促銷或頭腦發熱而買的書,強迫自己全部讀完。要學會斷舍離,對不需要的書籍堅決“辭退”或送給需要的朋友。
B. 五分鐘自我介紹
利用5分鐘時間,看下書本的自我介紹,讓你明確這本書的目的。
書籍的自我介紹包括:
①封面
封面除了這本書的題目,還有副標題,以及背面的作者介紹或專家推薦。
這是一次很好的文案閱讀機會,一般標題高大上的,副標題肯定會告訴你這本書想要表達的主題。如最近讀的一本書“《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②作者自序
作者寫作意圖、他希望達到的目的、他覺得適合的人群、書中大概內容及所講內容重點等。通過作者自序,我們很容易察覺這本書適不適合自己。
如果在這五分鐘內,你的奴才還不能把事情說明白,勾不起你的興趣,那就果斷讓它消失在共存的空間吧。
C. 5分鐘關鍵點掃讀
5分鐘掃讀,就是根據之前所獲得書籍的關鍵詞及內容,開始掃蕩整本書。
這個過程非常快,基本在每頁停留時間很短。主要看圖片、表格、粗體字、段落開頭和結束,這些都是你要尋找的關鍵要素,這些都是可能隱藏“寶藏”的地方。
掃讀就如大海上巡航目標,切莫貪戀一個地方。這個過程,強調對整本書有個全局觀,把重點地方標記下來,等著回來精確掠奪。
D. 15分鐘精確打劫
經過前面兩個步驟,你對整本書的目的、內容和重點都有了粗略了解,你也發現了書中一些感興趣的點。那接下來便是精度了。
精度就是掠奪巡航中標記的“寶藏”。你利用15分鐘時間,對重點標記的區域詳細勘察,精確收獲寶物。
經過15分鐘的拼殺,你獲得書中絕大部分精華部分。那接下來就是梳理寶藏,收納總結環節。
E. 5分鐘輸出整理
這個階段屬于輸出階段,你利用之前步驟,把搶到的“寶藏”寫出來。可以采用列大綱、思維導圖或手繪的方式。
記住,沒有輸出的讀書就是耍流氓。
【小結】
可能有些人覺得,對于有些書籍30分鐘內看不完或看完后沒有收獲怎么辦。沒有關系,因為這是快速閱讀,只要花30分鐘就能迭代一次。所以,如果時間充裕,可進行第二次搶掠。快速迭代閱讀一本書,重復去整理這本書的要點。
請注意,這類閱讀方法是有書籍范圍限制的。我們不可能用30分鐘快速閱讀法閱讀一本哲學巨著。
30分鐘快速閱讀法僅限于商業類書籍或者相關知識已有完整知識架構的書籍。
商業類書籍一般使用金字塔原理敘述方式,觀點要么在章節開頭,要么在章節結束。它具有明確的論點,且圍繞這個論點,作者會用不同章節的分論點進行例證。
再比如,你已經閱讀過大量時間管理類書籍,且具備了時間管理方面相應知識體系。那么你在閱讀時間管理相關類別書籍時,你也完全可以采用30分鐘快速閱讀法。因為大部分通用知識你已具備,只需在本書中快速裁剪新知就可。
2. 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如何閱讀一本書》里,閱讀的最高階段,也是秋葉大叔、戰隼老師強烈推薦的閱讀方式。
之前,我很早就知道主題閱讀的方法,但出于認知的不足,從未對其有足夠的重視。一直忽略閱讀方法的我,直到最近開始閱讀“拖延癥”相關的主題書籍時,才發現大有裨益。
主題閱讀,能讓你系統研究某個領域。一本書中無法明白的知識,可能在另一本書中得到佐證或解釋。
這種閱讀方法是想成為某個領域大牛,十分有效的閱讀方式,需要經過下面3步來實行。
A. 確定主題和收集書單
首先,根據自身需求,確定自己要讀的主題。
比如,最近發覺自己總是拖延,而拖延問題帶來一系列痛苦的困擾。拖延的結果給自己生活帶來很大壓力,故而我確定的主題是拖延癥相關的主題閱讀。
其次,收集相應的書籍。
可以通過搜索引擎,看網上推薦的書單及書評;也可以去知乎,詢問相關領域大神,讓其幫忙推薦一些書單;還可以通過微博或微信公號勾搭大神,咨詢相關領域書單,一般大神對于積極上進的小伙伴不會拒絕的,說不定就是這么個小舉動和日后不斷輸出書評,得到大神的青睞。
最后,書單確定后,可以去豆瓣查看這本書的評分。
評分可考量這本書是否值得讀的依據。一般8分以上,最起碼在質量上是過關的。對于6分以下的書籍,還望慎重閱讀。
以下是我拖延癥相關的主題閱讀,電子版書籍圖片供閱覽。當然可以購買紙質書,而且購買紙質書時,會有相關書籍推薦購買,也可以作為一個書單參考。
拖延癥主題閱讀書目
B. 進行主題閱讀
① 先掃讀
利用上述30分鐘快速閱讀方法,將書單中所有書籍全部快速閱讀一遍。這個過程可能會淘汰一些書,因為用30分鐘閱讀完后,這本書可能與自己要研究的主題關系不大。
這個過程需要確定一個主角,即你主要閱讀的書籍,其他的書會淪為配角。
主角是本次主題閱讀的核心書目,是書單里你認為系統最全面或最好的書籍。配角的任務是提供和主題相呼應的章節,這些章節對主角的內容進行了延伸和補充。
如通過閱讀拖延相關書籍,我把《終結拖延癥》當作主角,因為它的系統框架全面。其他書籍可做配角,在知識架構上填充相關細節。
② 確認章節,確認共同的主題關鍵字
通過第一步快速閱讀,已將一本書中比較重點的章節標記出。通過對主角書籍的仔細研究,讓配角做配合。
比如主角《終結拖延癥》中,提出目前的拖延方法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注重內心成長和價值觀整理;另一類注重任務解決和時間管理。
我會把提高自控力和意志力相關的書籍歸結為第一類,對主角框架進行擴充;而時間管理及GTD相關書籍歸結為第二類,擴充主角的框架的血肉。
③ 整理輸出
可以借助思維導圖等工具,將所讀知識整理總結,進一步加強所學。
主題思維導圖繪制,可以借助成熟的框架書寫,如5W2H分析法。
5W2H分析法是用五個以W開頭的英語單詞和兩個以H開頭的英語單詞進行設問,發現解決問題的線索,尋找發明思路,進行設計構思。
如你要研究這個主題,其實就是從什么是(What),怎么辦(How),適用于什么時候(When),適用于什么場合(Where)等延伸開來總結。
輸出過程非常重要,大部分人讀書沒有收獲就是缺少整理、總結、反思、輸出環節。
C. 分享主題
任何學習沒有分享都是不完整的,不能驗證自己是否真正掌握所學。
可以通過“千聊”、“朝夕日歷”“紅點”等線上平臺給大家講授所得;可以通過微信社群給大家語音分享所知;也可通過寫作或讀書PPT形式分享自己所學。
3. 便簽讀書法RIA
便簽讀書法是一種學習方法,強調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將知識轉化成行為,將知識拆為己用。
這種學習方法好就好在,你只要把書中的任何一條知識轉化為改變行為的途徑,那你收獲到的成就遠大于這本書價。
R是Reading,此環節是閱讀原文片段;I是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A是Appropriation,A環節包括A1激活經驗,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A2規劃應用,以后該如何應用知識。
此方法是破拆一本書的關鍵方法論,即閱讀片段→引導促進→拆為己用。這也是成人學習的三個核心環節。
RIA拆書方法強調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關注能提升自我的原文片段,聯系以往經驗,規劃應用促進改變。
此方法,很好解決了我們讀書沒有收獲的處境。因為你無需花費精力記住書中的每一個細節,只需把對自我提升有用的知識拆為己用即可。
便簽讀書法是提升自我十分高效的讀書方法。在書本里,你如一位尋寶者,挖掘對自己有用的寶藏。快準狠,帶著標簽讀書,也能倒逼你立刻輸出。
【附一篇“RIA”例子,供參考】
便簽讀書法示例
一個人讀什么書,如何讀書,決定他將達到的高度。
選擇高效的讀書方法,不僅事半功倍,而且有利于迅速提升自我,進而生活和人生發生巨大改觀。
愿你多讀書,會讀書,遇見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