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導致了你們現在這樣的關系?


今天和兩個朋友一起坐在咖啡店聊了一天。三個不同性格的女孩一起交流想法,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坦誠地說出來,才真正感覺到對待同一件事我們不同的思維模式。而不同的思維模式背后更是深受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影響。只有知道自己的思維模式的“黑洞”才能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去做改變。

今天的收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很巨大的。

對待親密關系我可能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于家人我一直是不太忍心拒絕,有時太替對方考慮,結果他們反而會依賴你。于至親,我一直覺得來不得半點套路,一顆真心對待。當然,我的初心是我對你好一倍,你也應該感受到而同樣對待我。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的。不是說他們對我不好,而是人性方面的弱點。人本來就是趨利避害的。對待他們,我總是一個“情”字當頭,卻忽視中間的合理性。最后的結局是我的心變得很累很疲憊。發展得不好了,就容易對親密關系產生一種消極的想法。覺得我都這樣對你了,而你又是怎樣對待我的呢?心委屈了,自然也沒辦法像從前那樣對待,結果又可能生恨,反而我成了壞人。。。今天反思了這個過程,覺得也可能是從一開始我的方式就是錯誤的。一開始就不要開頭,從合理的角度給建議。這是真正的幫助他人而不拖累自己。做個惡的善良人。

也突然想到工作中,對待客戶其實也是這個道理。一顆真誠的心固然重要,做事的方式方法同樣至關重要。有時,因為方式方法的不對,諒你一顆真心他也當做驢肝肺。

不要因為一顆真心沒有得到它應有的對待,而對他人失望對親密關系產生消極的態度,而是反思自己。凡事找對方法。

此外,發現很多自己骨子里自然而然的想法其實都是原生家庭對你造成的根深蒂固的影響。這種影響非常強大,強大到你自己都沒有知覺,化為了你的潛意識,成為了你的思維慣性。這也就導致你為什么這樣認為----你會怎樣做-----最后不同的行為產生了不同的結果。舉個例子,獨生子女的她從小被一大家子人寵愛著,什么東西她都是最好的。結果她骨子里就覺得她就應該配有最好的。而我還有一個哥哥,從小有什么好吃的都是要分享的,如果自己一個人吃了就是自私的同時也會被爸媽罵。所以好的東西都是大家分享、公平最重要。到了處對象的階段,我就會認為什么都是我們共同分擔的,如果不被考慮、不被公平對待就會覺得受傷,覺得哪哪都不對。而她處對象,就是比較強勢的一方,你就應該對我好,你的就是我的。相比之下,她在感情當中不會受那么多委屈,卻不容易給對方帶來溫暖。

了解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就可以有意識地警惕自己的思維慣性。有意識地嘗試改變,活出最舒服的自己。同時收獲最好的親密關系。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