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社會上關于幼兒教育的話題比較多,對其中的一些問題存在比較大的爭議。但是,我們也不必太過擔憂,前天我在北京衛視的電視節目中看到,北京市某區教育主管領導的發言中說:絕大多數幼兒教師是很有愛心的,也是很敬業的,有時孩子中午不睡覺,她們就抱著哄。對幼兒教育正了視聽。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絕大多數幼兒教師是合格的,存在一些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我認為有些幼兒園在教育活動上還沒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去落實,存在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傾向,這樣并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因此,我們在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時,還是應該有正確認識的。
一、幼兒教育市場還需要規范。由于公立幼兒園在無法滿足幼兒教育的需求,各種形式的幼兒園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幼兒園的招牌遍布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什么金色陽光,千色寶貝、金色童年、未來強者、哈弗雙語,名字一個比一個誘人。似乎這些幼兒園的舉辦者,一個個都是教育專家。我不知道開辦一所幼兒園需要具備什么資質,這些幼兒園是否都經過了有關部門的審批。我們這些小城市的情況就更慘了,有些從外表看上去就十分簡陋,里面怎么樣就不得而知了。甚至有的只是幾間簡易房,圈上點鐵柵欄而已。或者租上幾間房子稍加粉刷,再掛上一次名字十分誘人的招牌,便成了幼兒園。當然,這些只是個別現象,大多數幼兒教育機構是符合規定的,大多數幼兒園還是很受家長歡迎的,有問題的只是個別現象。
二、國家對幼兒園教育是有明確要求的。對于幼兒園如何對孩子開展教育活動,國家是有明文規定的,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等等。但具我所知,許多幼兒教育教育辦園機構沒有認真去執行,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小的私立幼兒園,招聘的幼兒教師或者保育員,根本沒有相關幼教資格證書,甚至文化水平很低,有的只是看孩子而已。如果只是看看孩子也就算了,更可怕的是這些幼兒園為了搶生源,打出名種誘人的招牌,什么雙語教育,什么德智雙育,不顧國家幼兒教育綱要,違背教育規律,讓孩子們學一些小學一年級的教學內容,來博得家長們的眼球。我每次到幼兒園去接孫子時,經常聽到有些家長在議論,咱們這里不教東西,人家某某幼兒園學了好多,都會寫好多字了,都會算數學題了。每每聽到這些,我就不由得感到一陣悲哀,家長的學識如此不堪實在讓人無語。我還見到過,有的幼兒園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小手的骨骼還沒有發育好,握筆很吃力,再加上拿筆的姿勢不正確,很可能影響手指關節正常發育,對孩子的健康是十分不利的。
我從教數十年,深知以上做法的弊端。比如有的孩子剛上一年級時,寫字的筆劃順序都是錯的,漢語拼音的發音也不正確。一旦形成習慣就很難糾正過來,反而影響孩子的學習,這都是幼兒園不規范教學造成的。有的孩子因為在幼兒園學了點,剛上一年級時時好象比別的孩子強,但過一段時間后就不行了,甚至于還落了下風。這是因為幼兒園學的不規范,孩子一知半解吃了夾生飯,反而影響了后來的正規學習,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希望家長不要盲目選擇幼兒園,不要被錯誤的認識誤導。如果你不懂就去學一學國家的有關規定,里面對幼兒各方面的教育都做了科學系統的安排。你只有清楚了到底怎樣是對的怎樣是錯的,才能為孩子選擇到合適的幼兒園。
三、家長要認識到學前班弊大于利。在我的印象里,各地政府幾年前就已經明令停辦了學前班,令我情訝的是目前許多地方仍然還在堂而皇之的開辦學前班。那么什么是學前班 ?根據1991年國家教委頒布的《關于改進和加強學前班管理的意見》,學前班定位為:“學前班是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教育的一種組織形式。在現階段,它是農村發展學前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城市,則是幼兒園數量不足的一種輔助形式。”過了這么多年,早以不是當年的教育現狀了,學前班的逐多弊端也顯露出來,近幾年各地陸續發文取消了學前班。
但是由于利益驅動,各利益集團紛紛爭搶幼兒教育這塊大蛋糕,有不少城填還在辦學前班,讓孩子提前一年進入小學學習狀態,學習拼音、識字、算術、英語等小學課程。試想一個五到六歲的孩子提前面對四十分鐘的課堂學習,孩子們的快樂又從那里來呢。這樣的‘拔苗助長’,會適得其反,不利于孩子的長遠發展。也違背了國家當初開辦學前班的初衷。教育是一種系統工程,不同成長階段的教育是有其自身規律的。孩子習慣的培養和知識的學習是有前后順序的,不應該被突破。
另外,在學前班里提前教授小學課程,造成小學的教育前移,這樣就嚴重擠壓了幼兒教育的空間。國家對幼兒教育是有明確要求的,在國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都有具體規定。其實整個幼兒園階段都是為幼兒的后繼學習打基礎,在幼兒園教育中就有幼小銜接的內容,而不是靠學前班做準備的。因此強烈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堅決徹底取消學前班,理清幼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邊界,還孩子們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可喜的是,我從電視新聞中看到,按照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的要求,近幾天全國多地教育主管部門,已經開始對當地有關幼兒教育機構和幼兒園,開展規范辦園行為的專項督導檢查。但愿幼兒教育能得到進一步規范,還孩子們一個健康快樂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