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西方的情人節。
情人節又叫圣瓦倫丁節或圣華倫泰節,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于基督教。這是一個關于愛、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賀卡的節日。男女在這一天互送禮物用以表達愛意或友好。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系的發展關鍵。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
而在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七夕節也是姑娘們重視的日子,因此而被稱為中國的情人節。由于能表達共同的人類情懷,各國各地紛紛發掘了自身的“情人節”。
情人節在一起度過的人,最終走到一起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最關鍵的是互相體諒,互相理解。如何理解呢?那當然就是知道TA在想什么,知道TA想要什么?如果你是TA肚子里的蛔蟲就好了。你知道了TA的想法,TA能知道你的想法嗎?理解是相互的,不是單方向的。這種單方向的理解從來都不長命。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只愿意付出,不愿意收獲。即使是父母對兒女的付出,總也希望有個笑臉吧?
茫茫人海中的兩個陌生人,從相識到相知,再到一起生活,需要共同走過的日子至少要50多年。柴米油鹽、雞毛蒜皮的小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要跟隨著他們50多年,想想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么把這些日子過好呢?
首先是多看多想對方的優點。結婚之前大家都表現優秀,呈現在對方眼中的是優點,是長處。對方能看到的也全是這些。缺點都被縮小了,也都被忽略了。即便是有點缺點: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結婚就是一道坎,邁過去之后有人就會盯著對方的缺點和不足。以前忽略過的東西現在都顯得那么刺眼。矛盾也就逐漸產生了,如果不能及時妥當的處理,恐怕會埋下一個可怕的種子。等這個種子生根發芽后,再想扼殺就難了。發現對方的優點,接納對方的缺點,改造自己的不足,是婚姻生活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其次就是不斷培養雙方共同的興趣。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說大家都感興趣的話,做大家都感興趣的事,有共同語言,就更容易溝通。雞同鴨講,話不投機主要還是溝通不在一個頻率上,沒有共同的興趣點。培養共同的興趣,擴大雙方的共知,求同存異,是奠定婚姻生活基石的重點。
最后就是用最大的善意解釋對方的行為。大家約好下班一起吃飯,結果TA遲到了整整1個小時,你最應該想的是TA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耽誤了,或者是堵車了,或者是找不到路。以最大的善意去解釋對方的行為,而不是抱怨,發牢騷。有時候可能就是一個小小的誤會,理解一下,解釋一下,生活還在美好的繼續著。如果一個不愿意解釋,一個老往壞處想的話,兩個巴掌就真的拍到一起了。這種日子只能用可怕來形容了。
生活不易,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兩個人的肩頭可以扛過更大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