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透盤:消費金融市場那么大,風控怎么辦?

“遵守契約,你將得到的不僅僅是尊重。”這是猶太人流傳千年的一句名言,也幾乎是所有猶太人在經商甚至是做人時始終在恪守著的。契約精神甚至也是整個近現代文明得以維系的重要原則,而在這種契約精神下的信用體系則一直是現代金融業不可缺少的支柱之一。

上萬億的消費金融,仍然面臨巨大市場空白

當信用體系與消費結合在一起時,消費信貸則走入了人們的生活,早在上世紀20年代,早期記賬卡的出現就讓零售業成為第一批走入消費信貸的行業,隨著1938年基礎循環借貸賬戶引入美國金融市場,消費信貸迅速流行起來。而在1950年左右,分期還款的方式被引入房地產市場,此后分期消費的模式也逐步開始普及,大到房產、汽車,小到水電煤氣繳費都可以實現分期還款。近年來,更是與一些具體的服務場景相結合,延伸出多種不同的玩法。

但對于中國的消費金融業而言,直到1985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銀行珠海市分行才發型了第一張信用卡。有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中國信用卡持卡人數僅為1.2億人,累計發卡量則在5億張左右。考慮到目前年5000-6000萬的新增發卡量,消費金融市場在未來幾年依然存著一個巨大的空白市場,這也因此帶來了國內互聯網消費金融在2015年前后的井噴。

面對巨大的有一定信用記錄,但未持有信用卡的群體,這個市場最初的切分也很自然的是依照人群來劃分。于是我們看到了做校園市場的趣分期、分期樂,做藍領市場的買單俠,在短短幾年之內,迅速獲得了過億融資,市值也直奔獨角獸而去。

資本市場對這些消費金融項目的看好無疑是因為他們看到了這背后巨大的市場空白。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數據,2015年達18.96萬億,占中國整體信貸規模約18%,而這個市場近5年始終保持著超過20%的增速。盡管如此,中國依然有3500萬的在校學生,2.7億藍領,以及5.5-6億的農村戶籍群體,他們則成為了上述那些創業公司們爭奪的重點,盡管在很多人看來,給沒有信貸記錄或沒有具備參考價值的信貸記錄群體借貸是不安全的,甚至是不道德的,但市場競爭依然可以用狂熱來形容。

這樣競爭帶來的問題則是從2016年起爆出種種校園借貸丑聞,借用他人身份借貸詐騙、以裸照要挾借貸人等等事件的爆出,讓監管部門迅速出手,從今年4月開始各地頻發文件限制校園借貸行為,趣分期作為昔日這個領域的領頭羊也宣布退出校園市場。但從相關部門發出的文件中大家依然不難看出,對于消費金融大的方向國家依然是支持和認可的,在經濟下行壓力巨大的情況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興起無疑是對內需的巨大刺激。

2.0時代到來,從人群到場景,再到拼服務

而隨著第一波消費金融圈用戶的結束,整個市場中的優質用戶其實已經被各家分的差不多,這也同時促使國內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呈現出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場景化。

場景會對用戶的消費決策產生巨大影響,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就如同女人喜歡逛街是一種天性一樣。在美國,當1985年西爾斯百貨發行第一張信用卡時曾飽受質疑,專家們認為在信用卡市場競爭已經足夠激烈和飽和的情況下,西爾斯想切入當時已有1.75億流通的Visa和MasterCard的消費信貸市場是極為困難的。但結果卻是,憑借著西爾斯百貨的6000萬用戶,以及眾多門店作為使用場景,西爾斯禁用了4年時間就成為了全美第二大信用卡發卡機構。

歷史總是不斷地在重演,在國內,作為電商領域毫無疑問的前兩名,阿里和京東也早早地就布局消費金融市場,并最終在2015和2016年實現了爆發。他們擁有著足夠大的用戶基數,更重要的是他們掌握著消費場景,以及由這個場景延伸出的歷史消費數據,后者大大降低了他們的風控成本。

占據了社會零售總額超過10%的電商是一個巨大的場景,很自然的也成為了最先普及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場景。但消費與互聯網行業最大的差別就在于流量入口的多元化,阿里、京東這樣的巨頭只能掌握單一的購物場景,卻無力涉足線下繁多的消費場景。

因為在這些細分的場景下,場景掌握著繁多,所提供的服務更是多種多樣,作為平臺如何盡可能地使產品標準化,提供穩定質量的服務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們就根據不同的場景特點,列舉了一些場景金融活躍發展的領域:

1、租房分期

代表公司:58、斑馬、鏈家旗下丁丁(已轉型)

特點:剛需、入口級、線下中介強勢、連續性強

對于生活在城市的白領人群來說,租房子、找工作、家政服務、用車等等都是極佳的入口,這其中最適合分期的無疑是租房。對于很多上班族來說,市場上遵循的慣例往往是季付房租,這無疑給很多月光族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有這樣的痛點,自然也就有互聯網公司的身影。

而租房作為分類信息平臺重要的一個頻道,58上線相應的服務也就順理成長,而沒有優質流量入口的中小創業公司們,則只能從地推搞定中介來獲得相對穩定的客源。

不過盡管中介在這個領域中的話語權巨大,在線下深耕多年的鏈家則沒有在這個領域走下去,今年6月鏈家宣布旗下丁丁租房正式停止運營,全面并入鏈家。而這個曾經被鏈家視為互聯網化排頭兵的產品,最初的一大賣點則是和京東合作的租房分期服務。

2、教育分期

代表公司:小牛計劃、蠟筆分期

特點:高客單價、線下分散、低頻次

對于年輕來說,租房是日常的大額消費支出最重要的一部分,而對于已經成家的80后們來說,孩子的教育無疑是家庭消費支出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種素質教育產品層出不窮的當下,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自然也愿意投入資金在對孩子的教育上。高客單價、剛需也促使著分期消費在這個領域有了流行的基礎。

但面對集中度極低的教育培訓領域,如何BD培訓機構則成了一個大問題。與此同時,低頻次的消費特點也讓他們從單一用戶上獲取的價值有限,這兩點大大制約了教育分期的發展。

3、醫療分期

代表公司:美黛拉、美分期

特點:高客單價、產品標準化、低頻、高毛利

同教育一樣,醫療領域消費金融的場景并不在,也不可能在公有的醫院中。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把它稱作醫美分期似乎更為恰當。愛美女是男人的天性,愛美則是女人的天性,隨著整個社會消費水平的提高,醫美也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有行業報告預計,到2018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000億人民幣。

作為一個高客單價、高利潤的領域,互聯網的滲透速度顯得非常快,尤其是在原本作為醫美領域重要線上流量入口的百度被用戶不斷質疑的情況下,獨立的醫美社區App成為了愛美人群的新寵。

這其中主打對接高質量醫美機構的美黛拉則是比較早推出分期服務的平臺之一,在不久之前推出了免息分期的業務無憂購美,用戶只需要綁定銀聯卡即可購買醫美服務。考慮到其投資機構中有著平安創投的身影,這樣的打法也顯得很順理成章。尤其是在醫美領域頻頻爆出一些負面新聞的情況下,分期或許只是一部分,如何提供高質量、標準化的服務才是關鍵。

而相比于教育市場支付方和實際受服務方不匹配的特點,醫美領域更標準化的產品和更高的客單價無疑為分期消費提供了沃土,這也使得消費金融在這個領域顯得尤為有價值。

4、旅游分期

代表公司:首付游、呼哧旅行、京東旅行

特點:高客單價、產品標準化、低頻、低毛利

同樣是低頻高消費的旅游市場和醫美領域特點相似,尤其是以機票酒店為核心組成部分的出境游產品因為其高客單價的特點,用戶很容易也愿意接受分期消費的方式。

但不同于醫美的則是旅游類產品毛利偏低,上游的產品供應商對毛利的敏感,使得分期平臺在和他們談判時并不容易,所能提供給用戶的分期產品本身性價比偏低。另一方面,低頻的旅游類產品消費決策流程過長,這個過程中除了攜程之外幾乎沒有什么高轉化率的流量入口,窮游、螞蜂窩等社區產品多年來都不能完成從社區到旅游電商的轉變,創業公司希望以分期的打法從攜程口中分一杯羹更是困難。

5、裝修分期

代表公司:小窩金服、家分期

特點:高客單價、極低頻次、服務非標準化

如果說最早的分期消費發生在房產這樣的極大額支出上,那隨著人們對住房水平要求的提高,以及最近一波買房熱的推動下,裝修分期也逐漸成為一個新的消費方式,尤其是有著和父母不同消費觀的80、90后們已經成為裝修市場的主要購買力。

不過與上面提高的所有領域不同的是,裝修幾乎是一個一套房子只會有一次的消費行為,極低的消費頻次意味著平臺必須在獲客后努力挖掘出用戶價值,這并不容易。更何況,裝修復雜度高,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裝修服務產品非標準化眼中,很容易帶來一些平臺和消費者之間的矛盾。

長遠來看,風控仍然會是一道跳不過去的坎

消費金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但從線上到線下的互聯網消費金融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同于線上的場景入口單一,線下多元化的消費場景將是阻礙互聯網消費金融普及的巨大障礙。這也將使得那些高客單價、產品標準化的領域更容易先發展起來。

但對于大多數基于消費場景形成的分期購物平臺而言,風控問題則是一個始終無法繞開的坑。不同于淘寶、京東積累了大量的用戶消費記錄可作為征信信息的補充,這些新興的消費分期平臺往往都出現在一個低頻次的消費場景下,且大多數都是創業公司,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很難通過用戶之前的購買行為信息實現風控。不過好消息則是隨著發欺詐等技術手段不斷提高,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風控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未來也會越來越少。

而不少創業公司也通過較輕的模式,降低風險,例如美黛拉的美購分期,實際上是由信用卡發卡銀行提供信用判斷的依據,免息的部分其實是美黛拉對高客單價用戶的補貼。不過也有從業者對醫美分期看衰,播美創始人張伍新就曾發文質疑,醫美分期在風控、資金獲取等方面還不夠完善,而對于整個行業來說效率更關鍵。對于這樣一個產品存在一定風險的行業,或許更本質的則是服務,如何保證提供醫美服務產品的品質才是根本,而分期則屬于錦上添花。

但就整個行業來看,通過分期培養用戶的消費習慣和互聯網的依賴程度,鞏固互聯網作為消費入口的作用,增加一個支付方式,已經目前市場上消費領域分期產品的主要訴求。更何況,在這樣一個分期消費作為一種新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用戶們也越發珍惜自己的信用記錄。正如文章開始那句話一樣,“遵守契約,我們將得到的不僅僅是尊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