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學習:四兩撥千斤的秘訣

臨界知識

有本新書《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作者成甲是知識管理達人、“得到”說書人。他在書里分享了一個觀點,學習應該學臨界知識。這是什么意思呢?我來給你說說。

成甲對知識的定義,是那些可以改變你行動的信息。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連連贊嘆,結果生活照舊,那這篇文章也不過是一個信息而已。如果你看完文章之后受到啟發,改進了思考問題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這個信息才是知識。

但是知識和知識是不一樣的,有些知識對我們行為的影響更大。比如石頭從山上滾下來會越滾越快,就是一個有用的知識。不過,如果你懂得牛頓第二定律,也就是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就不光能解釋為什么下落的物體速度越來越快,甚至有可能想辦法造出火箭。像牛頓第二定律這種能更廣泛、更普遍地指導我們行動的基本規律,成甲定義為“臨界知識”。如果我們能掌握臨界知識,并且應用到生活里,甚至能預測和控制未來。

那么,怎樣發現臨界知識呢?

我們先得學會對知識進行管理。知識管理最重要的不是收集、分類、保存,而是提升我們的認知深度,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

怎么提升認知深度呢?先來說說,什么才算深度認知。比如有人問:大城市的房價為什么這么高?有人說,都是炒房團炒的。有人說,大城市土地供應稀缺,而高購買力的人群又過度集中,所以推高了房價。你看這兩種回答,第一種就屬于對問題的淺認知,但是第二種不局限于具體問題,而是分析現象后找出普遍性的規律,就屬于深度認知。所以說,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夠跳出問題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況;在尋求答案的時候,能根據理由的可信度判斷要不要接受這個結論。這種思考方式,就是對知識的深度認知。

通過深度認知得出的結論,往往能解釋相似情景中的很多問題,這些結論有的經過長期驗證,在更普遍的領域具有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也就是我們前邊說的臨界知識。掌握臨界知識,我們就能“四兩撥千斤”,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

說到提高學習效率,可能是每個人都追求的,但為什么很多人的效率就是上不去呢?這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把時間花在提升“技術效率”,而不是“認知效率”上,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學習的內容如果僅僅是用來應對具體工作和問題的,就是在提升技術效率,在這種模式下,遇到每個新問題,都要學習新知識。看上去很努力,實際上一直在原地打轉。但如果我們的學習是在了解問題的本質,了解問題的底層規律,那我們就是在提升認知效率,在這種模式下,很多看上去全新的問題,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換了個說法。

說了這么多,到底哪些知識值得學習呢?知識不是學得越多越好,也不是只學某個專業的知識,而是要學習解決某一類問題相關的所有核心能力。比如想要做好市場營銷,就不能只學市場營銷的教材,而是要涉及到心理學、經濟學、歷史等等的知識。只要掌握了底層規律,具體的、技術層面的問題都好解決。

最后總結一下,我們學習的目的是掌握臨界知識,也就是更廣泛、更普遍的基本的規律。要尋找臨界知識,需要我們提高認知效率,培養深度認知的能力。這個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好好學習: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這篇文章介紹一個關于學習的新概念:臨界知識。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終身學習知識很重要。但是,什么是知識呢?魯迅筆下...
    73feb922c323閱讀 632評論 0 0
  • 簡介 因為認知的不同,人們活在各自的平行世界里! 這本書是成甲打磨三年的力作,值得一讀,干貨滿滿,剛開始豆瓣評分高...
    大雄作品閱讀 1,332評論 6 11
  • 在如今的工作和生活中,“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成了我們的追求目標。我們都希望在短期內速成,什么“21天成就xxx”、...
    think12閱讀 2,979評論 9 38
  • 我因為一個問題問老師,就是關于接納這件事。 我說如果我被小偷偷了,那我還怎么要怎么接納?這時候是有情緒的,還談何接...
    MaryCeeport閱讀 158評論 0 0
  • 女兒被自己養的兔子咬破手指了!下午我和朋友在外面談事情,女兒在電話里大喊大叫,我讓她冷靜點,根本聽不見說什...
    悠云小筑閱讀 232評論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