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福建電子廠結識了幾位十八九歲聰明麗質的南方女孩,她們是寧化的黃莉華、建寧的葉麗萱、將樂的馬曉紅、莆田的劉穎,都是剛從學校走向社會,并沒有放棄學習的有志女孩子。劉穎自學英語,馬曉紅報了財會班,葉麗萱在學習電腦打字。劉穎學習最用功,有空抱著英語書在廠區花壇邊郎讀。我和黃莉華都喜歡文學,一有書就交換著看,《簡愛》、《呼嘯山莊》、《基督山伯爵》、《牛虻》、《紅與黑》等都是那時候看的。黃莉華清純靚麗,性格活潑開朗,她經常疾走如風地在車間和宿舍的道路上,高高的馬尾松在腦后搖擺著,邊走邊唱“總是在失去以后才想再擁有,如果時光能夠倒流”。
初次相識,幾個南方女孩驚訝我的身高:“你們北方人都這么高大嗎?”我大大咧咧直爽性格吸引了她們,紛紛問起我家鄉的情況,我眉飛色舞的描述讓她們羨慕不已,驚嘆之余表示以后有機會一定到我的家鄉去看看,她們眼中展現出的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一望無際的金色麥浪如潮水般涌起又落下、春天柳絮飛揚槐花飄香、夏天青蛙鳴蟬蜻蜓飛滿天、秋高氣爽白云飄飄大雁成行、北風呼嘯雪花紛飛、、、、、、奇怪,平時俗不可耐的家鄉,一心想逃離的地方,怎么變得如此可愛了呢?
群山包圍中的城市,廠區就建在半山腰,青山綠樹環繞。清晨,鳥叫聲不斷,山在霧氣中朦朧,若是下雨必是淅淅瀝瀝十幾天不見日頭,潮濕的環境令人身心不爽。
傍晚,我夾著一本書在廠區花壇邊坐著,面對群山發呆。留著學生頭的葉麗萱來到我身邊,我贊嘆她的頭發光亮,麗萱說她都用家鄉的茶籽洗頭,還送我一些讓我試試,我照她說的方法洗頭,頭發果然光滑明亮。周末,我和她相約去爬山,翻過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總覺得前面轉彎處風景不一般,在好奇心驅使下,我和她一口氣不知翻過了幾座山,最后來到一個泉水邊,周圍很多不知名的植物,我想往里走走,葉麗萱叫住說:“不敢往里面去,獵人下的夾子會把你夾住的!咱們回去吧?再不往回走只怕天黑前回不到廠子了!”我們緊忙回趕,快到廠區的山頭了,我們想抄近路走小道翻過去,在竹林叢中剛走不遠,麗萱就喊我回走,她說:“這里都是墳,怪嚇人的!”我問哪有墳?麗萱用手指指山坡邊磚頭堵塞的洞口,說:“這里面都是死人!”還有的剛剛燒過紙灰,我一下子慌張起來,趕緊和麗萱狂奔而回。
聽說葉麗萱要辭職走了,傍晚,我倆并肩在廠區散步,我問她以后有什么打算?她說想先回家學習電腦,如果再打工,打算去泉州。我心中傷感,看著天空若隱若現的星星發感慨,人生相識皆是緣,緣起緣落,很多人轉身就是一輩子,很難再相遇了。葉麗萱說:“是啊,相識就是緣,你從那么遠的山東來到這個地方,不想家嗎?你以后有什么打算?”我心里茫然,不知道目標在哪里,以后到底做什么呢?我無法回答麗萱的問題。
麗萱走后不久我也計劃離開了,臨走之前和黃莉華、馬曉紅、劉穎她們道別,她們個個唏噓不已,一個勁求我別走:“你要走了以后沒人給我們講笑話了!”我笑著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可不愿意走在你們后面抹眼淚!咱們寫信保持聯系,以后你們誰混好了不許不認識我啊!”
后來我打工輾轉北方,幾年后聽姐姐講南方有人來過信,可惜時間太久信被姐姐弄丟了,至今我也不知道那封信是誰寫給我的。不知以后黃莉華她們有什么樣的經歷,以后又去了哪兒?麗萱去泉州了嗎?一切都無從知道,我只有在心里默默祝愿她們生活幸福美滿。
作者簡介:朱秋霞,山東單縣人,愛好寫作多年,系列隨筆《故鄉記憶》、《歲月留痕》、《鄉村故事》及中篇小說《打工者》等,風格以寫實為主,記錄過去,讓微小人物在歲月流年里留下一點印跡,作為文字影像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