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說三國 154 | 周瑜打仗忙,孔明圈地急
趙云率領人馬趕了幾天才到達最遠的桂陽,見守軍由于得到曹操大敗的消息已經逃亡了大半,便輕易殺進桂陽,在城頭插滿了自家的旗幟。
剛布置不久,這時江東的隊伍就趕來了。見狀,猜想一定是諸葛亮的神算布局,又見城頭站立的大將是神將趙云,知道再爭搶也沒有結果,便自行退去。
諸葛亮、糜竺在數日內也沒費什么力氣順利地奪下長沙、零陵兩郡。?
曹仁駐守長江重鎮江陵,得到探報說大軍在赤壁一帶遭到火攻,正在焦急和緊張時,聽到城門外鳴鑼擊鼓,喊聲大震。曹仁想:“這一定是江東的賊兵殺來了,可以將計就計破除他們。”便命令手下在城門內放起一把火,又讓將士們大喊“反、反”,并大開城門,放下吊橋,迎接江東人馬。
江東的領軍大將太史慈見城門大開,以為曹軍內部發生兵變,挺槍縱馬帶領一隊人馬先進了城。誰知道,剛進了城門,城上頓時亂箭齊射,江東的將士多有損傷。太史慈急忙后退,用槍擋撥箭支。
曹仁瞅見,急忙彎弓使出三箭齊發的神功,直射太史慈。
太史慈本來忙于應付曹軍的箭雨,又要搏殺沖到近前的曹兵,卻不想被曹仁的三支毒箭射中胸膛,仍然忍著巨痛左右沖殺,奮力迎戰曹軍。曹軍的士卒懼怕太史慈的威猛,竟然不敢近身。太史慈指揮越來越少的殘兵鏖戰多時,正在危急中,甘寧卻從天而降,率領一隊人馬忽然殺到。
甘寧本來因為沒有殺得諸葛亮,郁悶憋屈地回到營地,暗暗發誓要在破曹的大戰中顯示本領。出發前,他從隊伍中挑選了一百多人的精銳將校一起吃飯,共飲孫權所賜的米酒。
吃完飯,甘寧用耳杯斟滿酒,自己先飲了兩耳杯,然后又斟滿酒給副將陳到。陳到跪伏在地上,聲稱自己每次喝酒都上頭誤事,不肯接酒。甘寧拔出刀來,放置在膝蓋上,厲聲喝道:“大戰在即,一耳杯酒都懼怕,如果上陣拼殺,生命瞬間可能就沒了,豈不是更加懼怕?我甘寧決不懼怕戰死,難道你就懼怕死亡嗎?”
陳到見甘寧神色嚴厲,馬上站起來施禮,恭敬地接過耳杯一口飲下。甘寧又斟滿酒給士兵,每人一耳杯,讓濃酒激發豪氣。
等甘寧率領人馬踏上北岸,立即命令手下先往曹軍的陸營放火,劫殺曹軍。
這時,曹軍已經是人心散亂,兵敗如山倒,四散而逃。甘寧劫獲了曹軍一部分還沒有來得及燒毀的車馬輜重,斬獲頗豐,連忙安排人馬運過江東。隨即,甘寧又整點人馬,殺往江陵與太史慈會合。
等沖入城內,正遇到曹軍把太史慈和所剩無幾的手下團團圍住。太史慈渾身的鮮血流到了地上,已經沒有氣力了,卻仍然苦撐著帶領殘兵拼殺。甘寧與太史慈四目對望,盡釋前嫌,于是協力一起殺散曹兵,掩護部從撤退。
孫權早就趕到了周瑜的大帳,等候各路大軍的捷報。
得知劉備、諸葛亮搶奪了江北的臨沮、旌陽數縣和江南的武陵,正發兵搶奪長沙、零陵、武陵、桂陽四郡,周瑜心里明白自己又輸給諸葛亮一步,既然自己技不如人,輸得心服口服,就不能再挑起戰事去搶奪;但為了在孫權面前表明寸土必爭的氣概,就假裝氣得暴跳如雷,大罵:“劉備、諸葛亮這些無恥之徒,既然合縱抗曹,就應該思考怎樣合力破曹,卻趁著我們打仗流血的空當渾水摸魚,處處算計自己的一點私利,真是流寇本性!”
孫權的心中怎么能不生氣,但事已至此,再爭奪過來也不是現在的事情,而且,自己貴為江東的主人,不能與屬下一般斗氣泄憤,便有意顯示出心胸寬大的一面,寬慰周瑜,說:“諸葛亮確實狡猾之至,沒有人能相比。算了,如果談及為私利算計,哪個人又不是這樣呢?”
周瑜仍然余怒未消,說:“我五萬江東弟子冒著火雨腥風才殺敗曹軍,想不到大片的城池土地卻被劉備搶奪,我與全軍將士怎么可以咽下這口惡氣?!”
孫權說:“這次作戰重在破曹,目的是摧毀江東往后十數年的威脅,現在已經大功告成,戰果超出你我原來的預計,也算知足了。劉備既是當世的梟雄,也是一個無賴,加上諸葛亮具有神鬼莫測的鬼才,一時小人得志也不足為奇。我們不必與他們爭一日之長短,一城一池之得失,來日方長。”
正在議論,屬下突然來報,甘寧等人抬著太史慈到了大帳外面。
孫權、周瑜連忙出帳迎接,等看見身中毒箭而奄奄一息的太史慈,忍不住心痛萬分,傷感不已。太史慈沖著孫權大叫:“大丈夫生于亂世,應當帶三尺長劍,立下不世之功。今日壯志未酬,真無奈就這么死去!”說完,不幸身亡,時年四十一歲。
——自肖永革《三國絕對很邪乎》,配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