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音樂軟件隨意點了個電臺,正好放郝云的歌,憶起最初知道郝云的時候是因為《結了》這首歌。
當時老公朋友要結婚,作為哥們的他們準備在婚禮上唱這首歌,當時只是覺得那首京味十足,歌詞詼諧好玩的歌曲很有意思,但是沒有深究,只是每天家里音響老是一遍遍放著“我的兄弟就要結婚了,再也不能胡來了。。?!?br>
后來又聽《突然想起理想這個詞》《活著》《賣藝的小青年》等等 才發現郝云的歌曲里的歌詞都是那么貼近我們的生活,當然有我喜歡的三弦和口琴伴奏,到處都滲透著一種雖然對生活的無奈但依舊樂觀的陽光的態度。
地道的北京味民謠,帶點小痞氣的灑脫,讓你不得不會心一笑。
似乎歲數越大,越開始接地氣的生活,沒有琴棋詩畫詩酒花,開始柴米油鹽醬醋茶,開始除去對生活傳奇的想象,去掉矯情的外衣,明白平凡的人哪有那么多的傳奇和曲折,我們每一個人最終是過著普通人的生活,無非靠一雙手,孝敬兩對父母,累了一天回家去是溫馨的三個人,吃著熱騰騰的飯,關注房市,菜價。
至于那些曾經想的,深埋在內心就可。不再為賦新詞強說愁,也無需強顏歡笑展示最好的自己,簡單地豁達的接受歲月的洗練。
但是再平淡的俗世生活也會像郝云音樂曲子里的三弦,嘈嘈切切的細碎音節串起來也雅致成篇,又像唇間的口琴,樂器雖小也能吹出意味深長。再平凡的生活又何嘗不孕育這令人欣喜的溫暖和力量。
孩子在你遞給她水杯的時候說謝謝媽媽。
老公在你穿上新衣時候夸贊老婆你今天真漂亮。
成功的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被家人吃的干凈。
自己買的房子又漲價了,今年的整體物質收益遠超去年了。
…………
也許就是這樣,由青澀到成熟,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和生活打成和解,努力探索他的陽光。
嗯,我喜歡這樣的自己。
關注處處都是新鮮的生活,而要想的到生活的快樂,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在時光流程中,感覺每個平淡生命力的喜悅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