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今日思考 什么才是做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個人都在喊"要做最好的自己",但卻很少去思考什么才是“最好”的自己。又或者說:什么才是做自己?

個人認為,所謂的做自己,不過就是按照自己想的去做罷了,這里有個前提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前提是你要"先有想法"。

人的行為有兩種,一種是執行力的行為,一種是注意力的行為。

執行力的行為就是按照別人傳遞的步驟或者方法去執行,在很多團隊中所謂的執行力就是行為一致的去執行某個目標。

另一種行為就是注意力的行為,這種行為不同于執行力,每個外界過來的信息輸入后要經過大腦處理,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去優化執行。

從具象視角來看,做自己更多是調用個人注意力,每個人能夠通過自己思考的行為去踐行,這便是自己意識中的"做自己"。

執行力和注意力共性就是最終都是在執行,差異就是注意力必須有加工過程,而執行力卻很少或者就沒有加工過程。

記得在之前工作的時候,對于市場機會點,公司都會下發一個checklist,每個人都直接按照這個機會去執行挖掘機會就行了。這便是執行力,直接根據別人的成果去就行了。

而注意力則不同,通過自己的思考,要重新定義翻譯成自己的一個目標,要么是對于輸入信息或事物的優化能力,要么是學習新的問題解決能力,一個是能力增長,一個是能力膨脹。

執行力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避坑能力,遇到未知問題就無法用別人傳遞給自己的執行信息有效解決,因此做自己就是要多想一層,尋找存在的存在,為啥要這樣做,我能夠為這個事情提供哪些幫助,如果不能提供,那么自己就要習得能力,后續碰到就可以優化了,這樣才算是做自己。

做一個真正對輸入有加工能力的自己。而不僅僅是標準化的執行。

之前就說過,每個人的核心就是加工能力,對于輸入的信息通過自己的加工能力,輸出不一樣的剛需價值。只有這樣自己才有溢價,所謂的“做”最好或者更高的自己,不過如此,不過就是通過加工,使得經過自己的事物都變得與眾不同,更加剛需,形成自己更強烈的被需要能力。

遇到問題就是機會,問題輸入,加工,問題有效解決,這便是做自己的核心,自己也只有在這樣的過程中,才是做更好的自己了。畢竟是否更好,不是通過自己來判斷,而是通過被需要的對方判斷的,被需要更強烈,說明自己在變的“更”好,這所謂的更好不過是自己把自己做成了更剛需+稀缺的能力罷了。

回到開始,"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要先想清楚自己具備解決什么問題的能力,或者希望自己具備什么能力,主動去把自己這個能力習得了,形成被需要的剛需機會,才有機會做好自己,這一切的前提,先要從執行力切換到先注意力再執行力,開啟主動思考,主動實踐,刻意練習,真正讓自己輸入輸出之間做的更加剛需和稀缺。

今日思考,不求絕對,但求養成思考的習慣。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前言前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也越來越快,復雜零件的個數也越來越多,產...
    穆山閱讀 1,945評論 0 10
  • //我所經歷的大數據平臺發展史(三):互聯網時代 ?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
    葡萄喃喃囈語閱讀 51,342評論 10 200
  • Spring Cloud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快速構建分布式系統中一些常見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務發現,斷路器,智...
    卡卡羅2017閱讀 134,991評論 19 139
  • 今天學校看你,你告訴我們,說這段時間會主動去找物理老師請教題目,然后發現老師其實講得很好,所以改變了之前的一些看法...
    YY小語閱讀 206評論 0 0
  • 文/孤鳥差魚 使我遂變的聾啞的是 貓吃掉了我的餅干 老鼠喝掉了我的酸奶 一切來不及的事物 都提前找到的依托 而最后...
    孤鳥差魚閱讀 427評論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