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9-林中漫步
做到學習和生活的平衡
曾經有段時間,我特別不喜歡自己當下的生活,我認為:我為了家庭,付出了太多,我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沒有辦法去追尋自己的夢想和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無意中看到一句話,讓我的心里為之一震。
從我有限的人生經歷來看,有兩項投資的回報率是奇高的,甚至上不封頂。無論對于什么家境、什么出身、什么民族、還是什么國度。那就是:第一、研究學習的方法,投資自己。第二、研究孩子的教育,投資孩子。
我意識到:我是孩子的媽媽,必須帶著孩子一起成長。那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兩者兼顧呢?有!而且我早已做出了選擇。那就是學習正面管教。
可我總是受制于社會的慣性,比如擁有一個什么樣的社會身份、掙多少錢、取得多大的成功等。這也造成了我在家帶孩子時焦慮的情緒
當我聽完《正念的奇跡》,我知道我痛苦的原因是:不能夠活在當下,不能安享現在的生活。我總是把工作和生活割裂開來,我認為工作能夠讓我創造更大的價值,而帶孩子是我迫不得已才做的事。我忘了工作的時間和帶孩子的時間都是我的時間,他們共同構成了我的生命。而生命質量的高低取決于我在每一段時間是否過得歡愉。
所以我決定好好的、深入的學習正面管教,用正面管教的工具教育我的孩子,寫一些育兒方面的文章,以求影響更多的人和我一起學習。
我又不笨,怎么會學不會
由于出生環境和性格的原因,我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聰明、所以我也不夠自信。我總是高估學習的難度,看不到自己的進步,總覺得自己和成功隔著高山大海般的寬度。
這段時間我看了《心流》、《深度工作》和《刻意練習》一些對我影響深遠的書。我突然對自己有了信心。按照書中的方法去學習、去工作,我又不笨,怎么可能學不會。
最近在跟著魚哥參加寫作小打卡和寫作訓練營。得益于魚哥一步步悉心的指導,我也發現了很多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我現在的想法是:只要我不再期待自己一下子就能寫出驚為天人的文字、不再渴望自己一口吃成胖子,一段時間我只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解決自己寫文章時的一個問題,每天進步一點點,總有一天我也可以。
定期復盤和總結
剛開始寫作時,我特別羨慕別人有那么深厚的積累。那種感覺就像別人擁有一個水庫,而我只有一瓢水。有些惶恐,又有一些焦慮。于是我開始高歌猛進的閱讀,不管白天黑夜的惡補。可結果卻是:補來補去,我把自己補得消化不良,于是更加的焦慮。
這兩天我放慢了腳步,甚至會有意識地停下來。回想一下我閱讀過的文章的框架結構,語言特色、打動我的是什么、我從中可以學習到什么?我突然有了頓悟:我讀多少書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能學到多少,我在腦海中能留存多少。不閱讀時比閱讀時是收獲更多,我知道這都是思考和復盤的結果。
這就是我這段時間學習的感悟和收獲,分享給屏幕那頭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