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阿蘭·德波頓,看到智慧閃著光

2017年12月最幸運的事是無意邂逅了阿蘭·德波頓的作品,自此,對他的作品陷入深深的迷戀狀態。這種迷戀來自于他借助哲學、藝術、作家、宗教對痛苦、對愛情、對婚姻、對教育、對幸福等一系列人生問題發表的洞見。

對于讀了那么多書,還是過不好這一生的感慨,我想我在阿蘭·德波頓這里找到了答案。他借蒙田之口告訴我們,我們在學校里學的是知識,而過好人生需要的是智慧。他同時又悲哀地發現,大學對于人文教育的態度則是智慧是無法傳授的。

我卻從他的書中發現了無處不在的智慧。在《哲學的慰藉》中,德波頓細數了蘇格拉底、伊壁鳩魯、塞內加、蒙田、叔本華和尼采這些西方哲人們的思想所能帶給我們的塵世慰藉:在我們面臨與世不合、缺少錢財、經受挫折、惱人的肉體、愛情傷心、人生困難時,這些哲學家早已為我們預備了治愈的良方。因了德波頓深入淺出的闡釋,這些原本矗立在歷史風塵中神一樣的存在,第一次離我這么近。

來自百度圖片

德波頓的第一本小說《愛情筆記》是一本帶給我驚喜的書,它打破了傳統小說的寫法,不以沖突和懸念取勝,而是全書充滿了對從愛情邂逅直至告別愛情各個階段的哲學思考。

《擁抱逝水年華》以普魯斯特為主角展開,將他和家人及朋友的軼事趣聞掰開雜糅在每一章節中。摘取《追憶逝水年華》的片段以及普魯斯特的書信等,闡述普魯斯特對友情、痛苦、寫作、戀愛等的見解。這本書讓我愛上了普魯斯特,也激起了我要去讀《追憶逝水年華》這部七卷本小說的勇氣。

來自百度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擁抱逝水年華》的譯本非常好,我在讀譯序的時候,被譯者的文字功底深深折服,后來查資料得知譯者是南京大學的余斌教授。

《寫給無神論者》是從基督教、猶太教和佛教中擷取有益于世俗生活的真知灼見,談群體、談和善、談教育、談溫情、談悲憫、談視角、談藝術、談建筑、談體制。這本書目前仍在閱讀中,它帶給我的閱讀感受是一如既往地好。

《愛情筆記》和《愛上浪漫》主要談男女戀愛時的羅曼史,《愛的進化論》則著重圍城之內和為人父母的生活,理性解析伴侶之間的慍怒、無端怪罪、施教與受教等話題,道出的是我們心中已有體悟卻無法道出的東西。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人生有諸多疑惑,曾經試圖從心理自助類讀物中找答案卻效果欠佳,不妨去讀讀德波頓的作品。

附上他的作品一覽(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我查了他的英文作品,沒有發現《無聊的魅力》這本書,這本應該是國內出版社編寫的隨筆集,看讀者評論,里面的文章在其他作品中出現過,不推薦優先閱讀)

小說類:

《愛情筆記》(1993)

《愛上浪漫》(1994)

《親吻與訴說》(1995)

《愛的進化論》(2016)

散文類:

《擁抱逝水年華》(1997)

《哲學的慰藉》(2000)

《旅行的藝術》(2002)

《身份的焦慮》(2004)

《無聊的魅力》(2005)

《幸福的建筑》(2007)

《工作頌歌》(2009)

《機場里的小旅行》(2009)

《寫給無神論者》(2012)

《新聞的騷動》(2014)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早上醒來,喉嚨痛頭痛發燒,全身沒有力氣,鳳體繼續欠安中,不能夠晨練還是啟動例外模式,本來想盡快好起來沒有想到反而加...
    溫柔如春風閱讀 165評論 0 0
  • "看不見的手"這個類比,常常被拿表現市場對資源分配的作用規律,其實每個人的行為選擇背后,也有一雙隱形的手——情緒。...
    楷歌Kale閱讀 348評論 0 1
  • 萍蹤俠影少年行,行到春深折柳青。莫使幽苔輕踏破,黃泥之下響春鈴。——知曉
    知曉1020閱讀 211評論 2 2
  • - (unsigned long long)fileSize { // 總大小 unsigned long lon...
    水手008閱讀 741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