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爾打開郵件,發現郵件內容是幾個勤工儉學的孩子做的翻譯材料,內心有點觸動。當年曾夢想勤工儉學的我,現在已經畢業多年,那時候的想法和做法,還一直潛藏在記憶深處。
進入大學一年級之前,就想象著用自己的雙手掙回四年的學費和生活費,甚至還給家里寄一些錢。掙錢的方法是家教、打工、發表文章稿費等。這是心里想的,實際情況是,一分錢沒有掙,學費是父母給的,每月都是家里給錢。
原因或者理由有很多,就像剛進大學看到公告欄里貼的很多很多兼職的小廣告,其實,打電話過去多半是交了介紹費,就沒下文了,反正就是騙你錢的多,掙錢的少,一般都是一些抄寫、文案之類的工作,反正一看就沒有技術含量,很適合剛高中畢業的人,尤其是老實人做。因為,有高年級學生提醒過不要受騙,所以,我沒有去,但是,有些同學被忽悠過。
后來,真正兼職勤工儉學的一個班里面就兩個同學,中間穿插著有個別的去做家教,絕大部分都是靠家里人供應。
師范類學校的學生,出去兼職的較多,家教,或者補習班里當老師,當然是英語。這樣相當于實習了,提前當老師,進入職業狀態。
還見過學校辦公室,有大概幾個同學,在輪流值班,每月幾百塊錢,是學校提供的,在圖書館或者食堂幫忙,一般錢不多。這些真正勤工儉學的學生很讓人感動的。
憑借自己的力量,為父輩減輕負擔,其實,從法律的角度講,18歲以后,就不需要監護人了,父母沒有義務給你學費,這是成人的事情,自己解決。當然,法律的運行需要考慮人文、社會及歷史傳統。還得考慮現實情況,18歲的小孩子,經濟自理能力極弱,很難通過正常途徑自我養活(更確切意義上是發展,吃飯是沒問題),所以,父母繼續金錢支持,促其完成學業,甚至幫助其找工作、結婚籌備、買房子之類的,這都是父母愿意做的,更何況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以后父母年老還得靠著孩子照顧,雖然,事實上未必靠得住,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都是這意思。
如果,家里實在窮,或者父母身體不好,或者其他特殊原因,還是有貧困學生,憑借自己能力勤工儉學,或者有個別想鍛煉自己能力的學生,選擇勤工儉學。整體上把握個度,勤工的目的是儉學,以學習為導向,自食其力的目的和前提都是不能影響了學習,這是根本,否則,就是舍本逐末。在把口袋填滿之前,先得把腦袋填滿。知識學習是第一位的。
不建議為了所謂的能力訓練而長期地采取非腦力勞動純碎耗時耗費精力的方式去勤工儉學(例如,去超市做促銷等),除非你是當家教或者當授課老師,或者翻譯之類能夠歷練你學習力的腦力勞動。偶爾短期還行。
一個大學同學在我給他借1000塊錢時,直接給我打過來5000元,就說一句話:你現在缺錢,不要因為錢影響了你的性格。我給你,別舍不得花錢。還有高中同學一出手小2萬。都是這意思,別影響性格。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會引起性格變異。
他的這句話我一直忘不了,別因為錢影響了你的性格。其實,可以借錢,貸款。這些錢對以后工作來說九牛一毛,別因為錢而影響了自己身體、性格和情緒健康發展。
后來,我給即將入學的學生談到錢的問題時,都會重復同樣的話,在你求學需要錢的時候,不要為了面子不接受親朋好友的好意,可以直接開口。現在好了,可以直接去銀行貸款,利率太低了,貼息,就是國家給你付一部分利息。
好好學習是根本,每周一本書,每天鍛煉半小時,四年的付出會打下很好的基礎。
不過,很多人大學四年,用一根網線和一臺電腦玩,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華廉價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