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私奔”去

山川不變,古鎮依舊在,時代變遷,女性的生活和命運也在變化,有了“私奔”的權力。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晴

記得《圍城》里面趙辛楣方鴻漸一行去三閭大學,一路風塵,得出一個結論:要想結為夫妻,先去旅行一次。近些年,遠程近程也時不時有,同游者也不一,行程不一,感覺不一。所以,關于旅行那句名言:去哪兒不重要,和誰去才是重點。我深以為然!

我和月兒上山了認識始于簡書,國慶見過面。于是痛快約定,秋高氣爽時分,各自帶閨蜜,來次“私奔”,去廣西黃姚古鎮。

月兒說,玲是她二十年的好友,常一塊出行。悠是我的蜜友,家相距很近,兩人關系屬可以無約而至,隨時打擾的那種。四人組成立,卻極有意思,相交甚久有,初相識也有,還有并不相識。微信群呼啦啦地建起,訂票找酒店,大家一起商量,因為上班的原由,悠比我們晚出發,我們仨先行。

又來一個暗號接頭,我和玲會上面,月兒卻是半天不見人影。電話中,月兒說她還在幾公里之外,我們一面檢票,一面回頭,該是沒戲了,我和玲遺憾地搖頭。好吧,即便我倆是第一次見面,還是話題多多,那就先行一步吧!賀州見。

高鐵關門的聲音“嘀嘀”響起,我們正聊得起勁,玲說月兒是老司機遇到新問題,出行這么多,居然還會遲到。“哎,哎!”一個風一樣的身影,正東張西望尋找座位,居然是月兒。“啊!”我們幾乎尖叫起來,簡直是一個意外驚喜,月兒一面擦著了滿臉的汗珠,一面講述著她的有驚無險。

高鐵飛馳,氣溫適宜,我們穿行而前,秋意薄涼,不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意先去玉石林,酒店人員告訴我們,距離有些遠,趕不及,不如去園博園,一個新開的園子。我們在里面轉了一圈,一輪紅日漸沉,該回去,滴滴打車的單始終沒人接,轉乘公交,搜盡身上的散錢,還不夠三人的公交費。正在路邊吸煙的司機掐滅煙頭,微微一笑,寬厚地擺擺手:“錢不是問題!”我們謝過,歡快地跳上車。

悠如期而至,那是晚上,四人終于會合,商議好第二天去姑婆山。

姑婆山位于廣西東北部,湘、桂、粵三省交界處。每座山川自有它的美,廣西的喀斯特地形以精巧著稱,姑婆山靈秀而渾壯。我納悶于姑婆山名字的由來,后來才知道,姑婆在廣西一帶指未出嫁的女子。這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姑娘和她的情人給山民求雨,情人不小心掉下了山崖,姑娘忍著悲痛翻山越嶺,感動天神,終于求到雨。她芳心已碎,誓言一生不嫁,出家為尼。人們為了紀念她,就把這一遍大山命名為姑婆山。

大好河川,不少地名與女性相關,都是凄然的,這些神話故事,最終都是歌頌傳統女性的隱忍與堅毅。封建時代對婦女實施壓抑,才會有著這么多千篇一律的神話,我不由地想,假如放在現代,人們又會給這些地方取些什么樣的名?閑話一扯,便又遠了。

月兒和悠都是屬于資深旅行者,她們要么獨自一個走在異鄉的角落,要么背上背包去深山露營,旅行的意義是什么?是目的地,還是過程?我們幾個人可以異口同聲:過程。

于是,我們的整個行程是不斷地在調整,泡酒店也好,閑逛大街也好,被約車的司機放鴿子也好,突然得知景點有活動,上午不能入內,只有等下午也好。面對未知,隨遇而安,沒有急躁,沒有焦慮,也沒有糾結,商量之后,一拍即合。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們是下午去的姑婆山。

陽光正好,一條清澈小溪嘩嘩奔向下去,遇上石頭,撞出一碎水花,落葉掉在水面,打著轉兒,影子在河底移動。河床盡是大大小小的石頭,光滑潔凈,摸上去細膩如脂,那是給溪水和歲月打磨光滑的。我們坐在巨石,陽光撫著我們的肩膀,山風撩動著我們的頭發,桂花香浸染著我們的衣裳。

突然,一陣風,小小的桂花跌落,剛好在我腳邊的水面,我想去捉,指尖卻不小心帶出一個小漩渦,花兒似乎要沉入水中,卻又一躍而起,我伸手去接,它又隨水花兒跑遠了,一線桂香襲過河面。由它而去,我撥弄著溪水,涼意如絲滑般透入我的肺腑,深呼吸吧!

南方的秋總是那么跚跚來遲,不黃不暴力,夠溫婉,幾屢瀑布揮灑而下,似輕描淡寫,而又不失靈動,周圍還是一片蒼翠。淺淺小潭,太陽透進去,白色光影,一直在飄動,時深時淺。周圍綠得深濃,如墨,幾聲鳥鳴不知從哪個方向傳來,悠揚婉轉,還有不知名的蟲,也似在和聲,鳥鳴山更幽。枝葉搖晃,影子碎了,又碎了,還是碎了,怎么也連不起來。

“看,紅葉!”我順手一指,悠一個健步,爬上石頭,端起相機,調著角度。月兒和玲連連驚呼:小心小心!悠平日夠淑女,但只要端起相機,便變了一個人似的,馬上成了那個可以上山下海的女漢子,你拍葉,我便拍你唄!于是,我們的鏡頭里,出現了許多張端相機的圖兒。你在橋上看風景,樓上的人在看你,大約就是如此罷!

夕陽漸斜,山氣冉冉升起,從起點到終點,再從終點回到起點,開始著下一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到達黃姚古鎮已是晚上七點多,我們早已饑腸轆轆,客棧老板順手一指:里面好多吃的。

四周群山環繞,天上星星忽明忽滅,隱隱可見,靜謐安祥,千萬年都是如此。遠處傳來音樂聲,還有人的喧鬧聲,夜晚的古鎮,熱鬧。我們順聲尋去,古鎮一排單層老屋,青磚青瓦青石板,游人如織,昏黃的燈光,如老者的雙眼,朦朧不失睿智。

趕緊找一間餐館坐下,古老的房子,青磚砌成,舊梁的氣味被飯菜香沖淡,又隱隱透了些出來,商業氣息和古典氣息揉和在一起。

一個老奶奶過來收拾桌椅,八十歲該有了吧,手腳還這么利索,身體真好。美食足以把旅途疲勞驅散,飽餐一頓后,我們果然精神抖擻。“老奶奶,您多少歲了?”旁邊一桌的客人問道。“103歲。”103歲?問的人重復兩遍,老奶奶點頭微笑。我們不禁驚嘆,這是我們見過最老的服務員了。問她是否能拍照,她點點頭,默認了,配合著,露出淺淺的笑容。

客人散去,老奶奶就站起來,端起碗筷,抹去雜物,又擺上干凈碗筷。忙完,她坐在旁邊的椅子,一個人。旁邊是餐廳工作人員,看樣子是一家人,他們圍成一桌,都在低頭看著手機,有的在玩游戲,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看視頻,時不時有一兩句聊天。

老奶奶眼窩凹陷,臉上布滿皺紋,手如一節枯枝,盡是老年斑,她伸手理了理白發。又抬頭,一會兒看看電視,一會兒又看看這桌子人,沒有說話,格格不入,有孤獨,也有落寞,她完全不懂年輕人的世界。

我們走出餐館,一股濃郁的醬香撲鼻而來。一家店鋪前,十多個大罐,罐里有各種口味的豆豉、辣椒醬、木瓜絲。紅的、黑的、黃的,和在一起,蝦米味、蒜蓉味、香辣味,應有盡有,清冽的秋風將香味從東頭吹到西頭。按瓶賣,大中小價格不一。

游人駐足,圍觀,老板不停招呼:用小勺子,挑一點嘗嘗味道!顧客們慢慢品,不住點頭,爭相喊道:“老板,給我三個小瓶,二個中瓶!”

一間屋子里,有歌手駐唱,我們沒有進去喝上一杯,站在門口,聽著歌聲和吉它聲飄出窗外,飄上山頂,飄去無邊的天際。我們的心似乎也跟著年輕了一把,時間不必倒流,這樣便是極好。我默默不語,打量著門口的對聯,玲在拍著夜色中的燈籠,月兒和悠熟絡起來,并肩坐在門口長椅上。

古鎮縱然商業氣息濃郁,仍然不失古樸。還有本地居民炸著新鮮的小河魚,香脆可口,我們邊走邊吃。夜來香香氣襲人,我們在那暈氳中迷失了方向。

圖片發自簡書App

次日,天色漸亮,我們走在光滑的石板上,夜晚的喧鬧如瞬間消失,只剩本來的安靜,人們都還在睡夢之中。藤蔓爬滿青磚墻,開著花,龍須根垂成一道道簾,綠色、粉色、紫色的根須在風中搖曳生姿,幾處怒放的三角梅直指蒼穹。

青石拱橋邊,榕樹下,人們擺起早餐攤,支起桌椅,我們坐下,一碗云吞端起,配上酸菜,慢悠悠吃,沐著陽光,聽著溪流聲,看鴨子游泳,看鳥兒從這枝跳去那枝,看游人拍照,看本地人曬腌菜。

這樣的早晨,多美好!這樣的生活,多愜意!

這座千年古鎮,只有在晨曦中才得以片刻喘息,才可以恢復它的本來面目。我們從各自的生活中逃脫出來,來到古鎮找詩,古鎮迎合現代人的口味,滿足著每一個前來的游客。

我突然又回想到關于女性的話題,姑婆山的傳說,103歲老奶奶,還有我們,不同時代的女性。山川不變,古鎮依舊在,時代變遷,女性的生活和命運也在變化,有了私奔的權力。

歸途,我們踏歌聲,追斜陽,下一次“私奔”了然于胸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