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天好閨蜜拿來一把紫砂壺,讓我幫著開壺。每次開壺,我都想到人生的起起落落。
一把紫砂壺從養土到成品,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礦坑中挖出的硬塊狀的泥料經過搗碎、過篩、澄濾,所得細土下窯儲藏,叫作“養土”。這些土又經過師傅的近二十道工藝才能成型。完成這些工序,一是要靠藝人們的制作技藝,二是要靠繁多的制作工具,兩者缺一不可。所以一件紫砂壺的完成凝聚了手藝人的智慧和汗水。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而一把壺制作出來了,我們卻不能馬上用它來喝茶,因為它有塵土的氣息,我們給它洗塵。還因為它經過窯燒,必須要給它去火,也因為它的塵土氣和火氣被去掉了之后,我們還要給它甜蜜的滋潤,最后還要為它配上一款茶與它共渡一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經過所有程序重新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這把壺才有了開掛的一生。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生不也是如此嗎?
當一粒精子打敗眾多競爭對手的時候,與那枚卵子相遇,形成一個胚胎占據著母親的子宮,驕傲而貪婪地吸取著各種養料。十個月后,呱呱墜地大聲地向世人宣告他的到來。
作為人,他開始與周圍的一切接觸,學習、工作、戀愛、結婚,每一步都經歷了痛苦與磨難。甚至經歷了病痛、生死離別。所有的這些不就是紫砂壺開壺的過程嗎?
洗掉身上的稚氣、去掉年輕時的火氣、讓知識不斷滋養著自己、找到一個心儀的工作、得一知己、與一人相伴,成就自己。
人的一生可以偉大也可以平凡,但不管怎么樣,當我們回首看自己走過的路,沒有辜負自己所受的磨難和汗水,就是滿意的人生。
開壺還在繼續,我的思緒不敢留在這里太久,否則錯過了最佳時間也是對壺的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