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式記賬法的守衡思維

我今天從得到中聽到復式記賬法的巨大功效,又叫借貸記賬法,是相對于單式記賬法取名的,它奠定了資本主義工商業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軟實力。

這里面有一種游牧民族的守衡思維,就是一筆錢總會有流入和流出,只有達到平衡,也就是說把所有來龍去脈全部記下,才算是記賬。

這是我們最缺乏的金錢觀念的由來。

我們農耕民族過于簡單的思維以為錢就像樹上的果實,地里的莊稼,就是需要的時候從地里收回來吃掉就可以了。很多現代人都覺得錢就是資源,奪到手里就可以了,他們不管能不能讓錢更好地流通,所以中國人才變成世界上最愛儲蓄的人,只會平時緊衣縮食,在一個最需要的時刻大手大腳,這都說明他們把錢當果實或者資源,沒有想過它只不過是流通的工具。而且不斷有人覺得它是罪惡的,引發不穩定因素的罪魁禍首。比如遲志強唱的那個鈔票,說明市場經濟對人的觀念的沖擊非常嚴重,可是不知道是哪里的問題。

其實在遇到不涉及人命或者難以估量的損失的時候,我們通常用什么來解決問題,自然是錢啊。

錢是解決諸多社會矛盾的重大溝通工具,是無法用其他工具做替代的。

平常人不會理財,也是因為這個,認為賺錢就是獲取資源,獲取資源干啥,當然是消費與儲蓄(也就是下次再消費),從沒有想過,錢是流水,到你手里不動就死了,沒有用了。你花出去的錢,也不是屬于你的資源,而是你用原來的勞動資源與別人的資源做交換而已,你即使吝嗇到了最后,錢也不可能真正屬于你啊。

這就是為什么馬云上次說的中國人消費很理性,理財很感性,而美國人卻恰恰相反?

消費只不過是與別人換取勞動產品的最簡單的事情罷了,理財才是涉及維護一個平衡和系統地復雜事情。

是理財更需要理智,人們只不過是適應這個規律罷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