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題是“同性戀”,我有點懵。但來到寫作訓練營的目的不就是,迎難而上嗎?
很多時候,我們不接受,是因為我們不理解。
我嘗試用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這個現象。
首先,寫了一段話。
試著站在他們得角度看待事情。于是,我試著把之前在河邊看到的一幕意淫出來:
河邊,靜靜的蘆葦蕩邊,枯藤老樹,早春的柳樹仍然封凍著蠢蠢欲動的綻放。猶如羅澤此時的心情。
“多久沒有見到他了?不思量,自難忘。”
食堂里吃飯是他的影子,教室里上課是他的聲音,澡堂里洗澡想到的仍是他,甚至希望能讓他看到自己越來越健碩的身軀!
思念,如同蜜糖,時間越熬,沒有淡化,反而越來越濃烈!
蘆葦蕩里的鴛鴦相互依偎。羅澤拿起手機拍了下來,發了出去,把心底的那句話一并帶給他:只羨鴛鴦,不羨仙!我愛你!
“多久沒有見到他了?不思量,自難忘。”
食堂里吃飯是他的影子,教室里上課是他的聲音,澡堂里洗澡想到的仍是他,甚至希望能讓他看到自己越來越健碩的身軀!
思念,如同蜜糖,時間越熬,沒有淡化,反而越來越濃烈!
蘆葦蕩里的鴛鴦相互依偎。羅澤拿起手機拍了下來,發了出去,把心底的那句話一并帶給他:只羨鴛鴦,不羨仙!我愛你!
然后,想起一對人。
這張照片曾經轟動過整個娛樂圈,也讓當事人飽受爭議。
年少時的我當做一個娛樂新聞一掃而過。
今天重新從網海里查閱出來,卻有種淡淡的心酸,和些許的哀傷。
誰說,男女之間的是愛情?難道他們就不是?
一個人可以給另一個人安全,幸福,快樂。另一個人回報幸福,安全,快樂。
當年的歌壇還沒有周杰倫的哼哼哼哈嘿,只流行譚詠麟那樣的水中花,對于稍顯另類的“哥哥”的歌聲幾近嘲諷!甚至,在臺上被吹倒口哨!
愛情是什么?當全世界都不要你,我仍然無怨無悔地支持你,接納你,陪伴你!
若干年后,當我們看到這張照片。再看如今以未亡人身份紀念著的唐唐,似乎能明白“哥哥”在《霸王別姬》里的那句,“差一天,差一分都不能算!”
唐唐也給了他這樣的情愛!4月1日,哥哥張國榮去世十二周年,唐鶴德在Instagram上貼上了兩人曾十指相扣的照片。并配上文字:“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最后,看到這樣一段話。
伊莉沙白。莫白莉博士(Dr.ElizabethMoberly)未發表她的專論之前,很多心理學家及精神病醫生都相信同性戀的產生在于同性戀者與異性父母的關系過于親密,導致他們與異性父母而非同性父母認同。另同性戀者也因此與母親的心理相一致,尋求受男性的庇護。這些心理學家及精神病醫生的統計也顯示男同性戀者的母親大都是屬于過份溺愛他們、獨立性強、強悍的一類。他們的父親則多數都是屬于內向,不茍言笑,與自己的孩子的關系不怎么親密,甚至疏遠的一類。
人類性行為是多元化的,本能的宣泄和外界的刺激所產生的渴求,是人性正常的需求。在缺乏異性的環境中,如軍隊、監獄等,同性間的性愛是一種滿足性欲的取代行為因為,在我看來,異性,同性,雙性,他都只是人作為人的情感需求。
在咨詢課上,老師會分析親子關系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一個男同,有時候,可能是小時候缺失母愛,一直只和父親在一起。0-7歲之間的情感需求是父母應該給孩子最好的最重要的奠基。”
我一邊聽著,一邊感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你的今天是你過去的軌跡,你的明天又是你今天的走向。每個選擇背后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尊重這不一樣的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