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是可能學生時代在書里讀得過多,理想中的鄉村本是那種該純澈的一方水土,而并非現實中這樣。
現實中的鄉村?
是的,令人失望的。沒有所謂的和氣,沒有共進的意識,每天不是說著東邊的事就是西邊人家的話。今天誰家有錢,那邊誰家荒唐。誰家姻緣不錯,誰家買了房買了車。
作為出生于鄉村的一個姑娘,多少有些多愁善感。長大了,看懂的多了,便越發覺得鄉村的落俗。
比起外面社會的一些人際,鄉村里的顯得層次感更低。大多數人頗有嫉妒心,還有理不清的是是非非。
我真不喜歡鄉村中的婦女。傳統守規倒也是良好中華美德,只是現在的她們,特別多的抱怨,特別多的攀比心。竟沒有一點修身養性的意識。甚至,遇到芝麻大點的事,都覺得天快塌下來。他們也沒有一顆感受與感恩的心去生活。
可是我沒有能力去改變這種局面,包括我的家人。
常年在外面工作。外面的事情,苦樂喜悲,沒有辦法去分享去開懷,兩代人的代溝,城鄉觀念的差距。
于是還是都只一個人面對所有,去承受去解決。這也無妨,磨練自己的心志,有失便有得。
鄉村就是怕窮,所以關注得就是錢錢錢,顯得特別遜色。開口閉口就是錢。
為此,引起各種無法調和的矛盾,比如,不能嫁一個窮小子。
可能會去理解他們。越怕窮越活得畏畏縮縮,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親情在,脫離不了這個層面的枷鎖,所以天生的情懷里便是一個孤獨之人。彼此不懂,無法進入對方的世界。